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雷科技 Ieitech,作者 | 定西
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最高興的事情莫過于拿到新手機,但一旦開機後進入到手機桌面時,又會被 " 琳琅滿目 " 的各種預裝軟件搞得眼花缭亂。不少消費者在拿到新機後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機内置的各種第三方軟件全部卸載,然後再到應用商店下載自己需要的軟件,雖然流程比較麻煩,但用起來起碼更加舒心。
但别忘了不少消費者尤其是中老年群體,他們根本不懂所謂的預裝軟件是什麼,也幾乎不會去管它,雖說不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使用體驗,但确實會占用一定的手機系統資源。可以說手機預裝大量第三方 APP 已經嚴重影響到用戶的使用體驗,但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對此也無可奈何。
圖源工業與信息化部官網
不過好在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一份《關于進一步規範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行為的通告》将在 2023 年 1 月 1 日起開始執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莫過于 " 生産企業應确保移動智能終端中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預置應用軟件均可卸載,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載方式供用戶選擇。" 簡單來說,之後的手機廠商在生産新機時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地安裝各種亂七八糟的預裝 APP。
為什麼有那麼多預裝 APP?
事實上,2016 年工信部曾出台《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對移動智能終端預置、分發應用軟件等行為加強監管,明确了隻有預置的 " 基本功能軟件 " 才可設為不可卸載等管理要求。在今年 2 月份工信部再一次發布通告,公布了不可卸載的基本功能 APP 對象及範圍,在發布後的一段時間内确實有效規範了終端預置應用軟件行為,但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份規定也逐漸被市場淡忘。
從好的角度來看,手機廠商給手機預裝 APP 軟件是出于一番好心,方便那些不怎麼熟悉智能手機的用戶使用。 畢竟對于一個之前從未接觸過智能手機的用戶來說,如果新手機上沒有預裝任何第三方 APP 軟件,也不知道去哪裡下載哪些 APP 的話,那智能手機不久成了一台屏幕大一些的 " 功能機 " 了麼?
而且手機上的大多數預裝軟件都是應用商店内下載量排到前十的産品,用戶數量和軟件質量都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确實能夠幫助那些不熟悉智能手機的用戶快速上手并了解智能手機到底能做到哪些事。
但預裝軟件的缺點也是不可忽視的,除了會占用手機存儲空間外,其内置的廣告推送會嚴重影響到用戶的使用體驗。雖然可以通過手動設置規避這些煩人的廣告推送,但是設置過程有一定的學習成本,尤其對老年人群體來說,更是無從下手,加上推送廣告極具誘導性的标題(如觀看視頻後可領取多少錢,可免費領取禮品等),很容易讓老年人群體點進去。
雷科技制圖
而且有不少預置軟件在植入過程中把預置軟件直接寫到手機系統的底層,緻使一般用戶無法正常卸載,以此保證預置應用軟件的激活量。用戶隻能在 Root 手機後才能操作這些 " 毒瘤軟件 ",流程不但複雜,操作門檻也很高,導緻不少用戶隻能對着幾十個預裝 APP" 望洋興歎 "。
明知有害,為何還要裝?
既然手機廠商自己也清楚過多的預裝 APP 會影響到用戶的實際使用體驗,為什麼非得要繼續安裝?
實際上預裝軟件是國内手機市場迅速發展所帶來的一個惡性産物,由于國内手機廠商内卷程度遠超國外,因此手機廠商們在硬件上的利潤會越來越低,而預裝軟件便成了它們的另一份收入來源。
根據業内人士的爆料稱一部手機每安裝一個軟件,廠商就可以向軟件開發商收取 8 毛到 5 元不等的 " 平台費 ",雖說看起來不多,但考慮到國内主流手機廠商每年的出貨量都是千萬台起步,可以輕松實現上億元的收入。
手機廠商需要高利潤,軟件開發商要收獲用戶,雙方各取所需,可謂一拍即合。所以,現在我們新買的手機裡,除了系統自帶的基礎功能軟件第三方應用變得越來越多。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網友的實測,同一品牌的兩款定價不同的手機,價格較高的旗艦機預裝的應用數量要比千元機更少,一方面是因為旗艦手機面向的是高端用戶,過多的幹涉會引起這類用戶的反感,另一方面則是千元機的利潤本就不高,從預裝應用和廣告上謀取一些收入也是正常的。
而且心細的消費者應該發現了,新機不但會預裝大量的第三方 APP,還會自帶例如某某錢包、某某商城、某某音樂等系統級軟件。更過分的是這些自帶的應用不僅内置了大量跟應用本身毫無關聯的功能和資訊推廣,在很多時候還會強制用戶隻能使用系統自帶的應用。 這不但能夠帶來一定的利潤,而且還能推動自己的應用産業,綁定自己開發的 APP 應用,實現産業鍊推廣的作用。
從工信部的公告來看,此次行動的力度确實很大,也必然會對整個市場造成不小的影響,但會不會像之前一樣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呢?
這點工信部自然也是想到了,通告中也要求了廠商不僅要貫徹落實,更要制定規範标準,加強 APP 安全管理,除基本功能軟件之外的 APP,必須要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載方式,廠商在智能手機中可以提前預裝 App,不過最終的選擇權必須交還給消費者,新規出台後,内置 App 亂象将得到徹底根治。
既然工信部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相信短期内也不會有手機廠商敢頂風作案,不過這份通告會不會像五年前一樣最終變成一張廢紙,就得看手機廠商們和應用開發者們如何去維持整個市場的秩序了。
小米的剃刀計劃,會是範本嗎?
對于各大手機廠商來說,雖然允許用戶卸載預裝 App 會讓他們損失一定的利益,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做法充分保障了用戶的權益,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體驗,也有利于手機行業的長期發展。
而在這一方面走在前線的便是剛剛發布的 MIUI14,小米在發布會上表示在 " 剃刀計劃 " 的加持下,如今搭載 MIUI 14 的小米手機僅有電話、短信、聯系人、文件管理、系統設置、應用商店、浏覽器以及相機這 8 個必備的基礎功能不可卸載,把選擇權幾乎全權交還給消費者。 相對市面上動辄預裝幾十個軟件且不能卸載的手機系統來說,MIUI14 幾乎是市面上最幹淨的操作 UI,也正好契合了工信部的新規。
圖源 MIUI 14 官網
MIUI 的做法也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想法,除了電話、短信、相冊、相機和應用商店等等基礎功能需要保留外,其餘第三方應用和部分系統軟件都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卸載。 其實,我們并不完全反對預裝應用,讓大多數用戶不滿是軟件不能卸載。用戶購買手機,就應當擁有手機的完全使用權,要知道,一個手機廠商能不能走遠,最終還是要看用戶。
對于其他廠商來說,MIUI 14 的剃刀計劃确實是個很好的借鑒學習對象,但光憑這些依舊不夠,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誰知道某些廠商會不會再在應用商店、浏覽器這些必備應用上動手腳,例如繼續搞開屏廣告誘導你下載第三方 APP,又或者強行挾持手機系統鍊接,必須讓你使用 " 官方推薦 " 的 APP 才能進行下一步操作等等。
前文也曾提到,預裝軟件的好處是幫助那些中老年用戶快速上手,那麼在手機廠商大量減少預裝軟件後,這類消費者又該如何是好?這十分考驗手機廠商的引導能力,不但要用簡單易懂的方式教會這類消費者如何下載到自己需要的應用,而且還得為消費者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應用,不能因為某些利益上的交易就把某些剛剛上架不久的新應用直接推到消費者面前。
也就是說想要徹底改變當今手機預裝應用數量過多的情況,除了需要工信部出手制止外,也需要手機廠商們去優化自己的應用商店和相關搜索能力,在預裝軟件越來越少的未來,它們要如何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不去過度打擾到消費者的正常使用。至于結果如何,還得看這些廠商的自覺性。
手機機廠商要做的,僅僅是 " 輔助 ",但如果手機廠商想要從用戶手中拿回使用權,那顯然已經本末倒置了。
畢竟,隻有尊重用戶的廠商,才能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