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除三害》大火出圈,點映時暴力尺度先聲奪人,首映前臨時換盤被傳删改更是推波助瀾。
一時間竟有滿屏驚呼," 這電影真的是我們能在内地電影院看到的嗎 "?
隻能呵呵了,是少見多怪還是選擇性無視啊?不說早前的《血戰鋼鋸嶺》《紅海行動》這些港台都被标爲叁級的殘酷戰争場面電影,不說同樣是罪案題材的《神探大戰》,
就說去年院線上映的《涉過憤怒的海》《孤注一擲》《爆裂點》,甚至張藝謀的《堅如磐石》,其暴力或血腥尺度哪一個低于眼下這部《周初除三害》啊?
《周處除三害》之所以被拔高關注,一是因爲台灣電影在内地市場的稀缺,二是台灣在某些内地影迷心中是擁有完全創作自由,可以對比批評本土藝術環境的理想聖地。
抛開這些情緒與光環因素,你會發現所謂的尺度不過爾爾,隻是一種商業層面的計算考量。
除了那些志在意識形态表達的政 / 治理念電影,藝術電影的情色尺度,商業電影的暴力尺度,在全世界範圍内都逐步朝向更高層面開放的态勢。
我們的導演可能會抱怨審查對自己創作的束縛,好萊塢的導演卻常會被制作公司要求删掉某些極端呈現或容易引起争議的段落和鏡頭,避免電影被劃作輔導級或限制級。
一部被劃作限制級的電影,固然直接鎖定了某些觀賞口味的基本盤觀衆,但也必然會流失更廣大層面的主流觀衆。
隻有那些專攻電影節的藝術電影,和 " 三無 " 人員極低成本制作的商業電影,才會刻意以超大尺度來作爲亮點和賣點來吸引特定觀衆。
大卡司大制作無一不是千方百計将影片做成多數年齡段觀衆通吃的 " 普通 " 級電影,來獲取更大層面更大可能的商業成功。
《周處除三害》走以尺度搏關注路線,是因爲台灣電影極不景氣,市場萎縮缺少資金投入,而采取的最具性價比商業策略。
同時,因爲有阮經天和王淨兩位明星演員的加盟,也相應顧忌了尺度而并無真正駭人畫面呈現。
并且,作品從頭到尾都有自首和伏法的情節設定,起碼是從表層呼應了正常的社會秩序與價值觀,能夠不引發電影層面之外的争議,也解釋了能夠通過内地審查的理由所在。
《周處除三害》被宣傳成是一路瘋批的暴力爽片,甚至被類比成《疾速追殺》那種極緻動作電影。
實則不然,文藝味道恰是它獨到和珍貴之處。
雖然前半部分的追查追殺黑吃黑,邏輯漏洞多到成了篩子底,纏鬥厮殺暴力傷害也并無多少新奇。
而且王淨這個角色的幾場大尺度戲份毫無必要,對女性的情色剝削意味太過明顯。
但是,男主殺掉榜二大哥返回給她披上衣服,一下讓角色的冷血之中有了悲憫和正義的溫熱。
随後,兩人海邊交談,女孩講出自己母親和榜二大哥的故事,俨然是這部電影的又一部番電影。
隻存在于女孩的淡淡叙述之中,卻讓我們深深感歎人生與命運的無常。
至此,電影開始慢下來,走向也開始改變。
後半部分的大部分時間裏,它又成了一部反邪教宣傳教育片,如同電視台法制欄目的揭批暗訪。
知道這段劇情是在爲後面的爆發鋪墊,但是屬實有點拖,有點俗,有點水時長。
當男主射殺了改頭換面做教主的榜一大哥,下樓離開時聽到并未停歇的教歌,想到那些還在執迷堅信的教徒,轉身提槍進入會場 ……
随後這場全員爆頭的屠戮,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最大尺度!
沒有精神改造,隻有肉身消滅。一槍一命,一個不剩。
那一刻是出離了人性的獸性,還是降伏了獸性的神性?
上帝不持槍,但男主陳桂林卻是持槍的上帝,對魑魅魍魉做出終極裁決和清除。
那一刻,一切規則無效,顱内高潮爽爆。
電影的最後,男主還是把自己交給現實規則被審判被處決。
隻是,他和我們不同,
因爲他這一生中做過一回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