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熱門的新能源車型,大家腦海中會浮現出很多選項,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智己等品牌的車型都會一湧而出,以上提及的選項,沒有一個是傳統豪華品牌,但其實 BBA 三家作爲普羅大衆能夠接觸到的最火熱的豪華品牌,它們的新能源車型雖然沒有那麽耳熟能詳,而從實際産品力以及整個産品線的布局方面還是很有的聊的,本篇文章小編将從多個維度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BBA 三強的新能源産品各自的優劣!
産品線的完善度
從目前國内市場産品線的完善度角度來說,梅賽德斯 - 奔馳作爲曆史最悠久和品牌溢價能力最強的品牌的确要優于寶馬和奧迪。C 級轎車、E 級轎車、GLE 級 SUV 車型都有 PHEV 的版本可選,而純電産品則更加豐富了,EQA、EQB、EQC、EQE、EQS、EQS SUV 以及 EQS 的 AMG 版本這些車型基本上覆蓋了大部分國内消費者的消費車型,如果硬挑缺啥,可能隻差一台純電的 MPV 車型。
雖然産品線的完善程度十分出色,但仔細觀察,還是會發現部分車型的存在意義更多的在于 " 從無到有 ",而不是 " 潛心開發後,搶蛋糕賺錢 "。EQA 和 EQB 車型作爲油改電車型去填補産品線的空缺這件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過高的指導價(EQA 32.18 萬起,EQB 35.18 萬起)還是讓大部分消費失去了消費的興趣,要知道 30 萬左右的價格區間的内卷程度是及其誇張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31.98 萬的理想 L7 和 32.18 萬的 EQA 放在一起,選哪個不用多說了吧。想必梅賽德斯 - 奔馳自己也非常清楚,EQA 和 EQB 的推出,一方面是填補空缺,另一方面是告訴世人,奔馳作爲豪華品牌的老大哥,即便是入門産品也是有價格門檻的。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EQS 和 EQS SUV,雖然高昂的售價依然讓它們有些脫離群衆,但實際産品體驗确實出色,這兩款産品的産品定位爲家族電動旗艦,因此梅賽德斯奔馳針對這兩款門面産品一定會掏出一些看家本領,以 EQS 450+爲例,官方的 CLTC 續航裏程達到了 849km,并且實際續航達成率也十分出色,另外全球首創的超聯屏在上市時也給大家帶來了足夠的震撼。
最值得一說的是它電動機的輸出調校,大家可能會覺得很意外,不就是簡單的馬達嗎,調校還能調出來什麽花樣?而這其實才是梅賽德斯 - 奔馳作爲百年大廠與其它造車新勢力最大的區别點!隻看馬力,EQS 450+的動力參數并不亮眼,最大馬力僅爲 333Ps,但如果你看過它的馬力輸出曲線,你會目瞪口呆!它的馬力曲線調教簡直不像是一台電動車的曲線,曲線在低轉時逐漸上升,而在中高轉速時竟然在達到最高點後幾乎水平,像極了大排量内燃機的曲線,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它電動車的馬力曲線則因爲散熱保護在高轉時會出現明顯下降。如果不是爲了調校出如此優雅線性的馬力輸出曲線,EQS 450+車型的馬力能比賬面高出很多!
總體來說,目前梅賽德斯 - 奔馳的産品線比較完善,也有優勢十分明顯的旗艦車型來撐起門面,下一步就是趕緊普及搭載最新技術的走量車型來正式加入到新能源市場的厮殺,車界老大哥一旦認真起來肯定會掀起不小的波瀾!
實際産品的銷量
從實際新能源車型的銷量表現來說,寶馬則拔得頭籌。寶馬 i3 和 iX3 兩款主力車型在今年的二月份的銷量分别爲 2976 台以及 2859 台,排在當月的 26 名以及 27 名,如果大家看慣了燃油車型動則上萬的銷量對這個成績沒有感覺的話,那小鵬 P7 和蔚來 ES6 兩款車的當月銷量排名均在寶馬之後應該具備很強的說服力了吧。寶馬 i3 以及 iX3 相對出色的銷量表現可以歸結爲兩點,一方面是終端售價與實際産品力相匹配,另一方面是藍天白雲的出色口碑。
雖然指導價依然不算便宜,但寶馬 i3 相比燃油版的長軸 3 系在動力上還是有着不小的優勢的,更何況終端大幅優惠令它的性價比拉滿,在幾年前,二十多萬買一台零百加速五秒多,長度四米九的大寶馬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除此以外,雖然寶馬目前純電車型的平台是大家口中所謂的 " 油改電平台 ",但其實更嚴謹的說法是油電兼容平台。寶馬 i3 的電池布局并沒有對車内空間産生太多影響,地台高度并沒有明顯的擡升,并且後排雖然仍然有突起,但座椅的夾角相比其它車型更爲合理,不會有窩着的感覺,無限接近于燃油版 3 系長軸車型的後排感受。
除此以外,雖然寶馬 iX3 的 CLTC 續航裏程的數據比較中規中矩,爲 535km,但經過小編的同事的實測,即便是在冬天 iX3 的實際續航裏程也達到了 450km,達成率非常出色,另外寶馬純電車型的表現剩餘裏程顯示算法是 EPA 算法,EPA 算法的拟合度更加真實,能一定程度上減少續航焦慮。
總體來說,寶馬相較于梅賽德斯 - 奔馳走的是更加務實能夠立竿見影見到銷量的路線,它沒有着急樹立新能源旗艦将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型徹底割裂開,而是油電共生,也沒有執着于保持高姿态,所以現階段寶馬純電車型的銷量出色也就不足爲奇了,群衆的眼睛是雪亮的!
産品個性程度
奧迪是 BBA 三強中目前在國内市場唯一推出純電運動型轎跑的品牌。奧迪 RS e-tron GT 作爲保時捷 Taycan 的兄弟車型,在性能方面的标定幾乎與 Taycan Turbo 持平來到了 646Ps 馬力,零百加速時間僅爲 3.3 秒,而最高時速達到了 250km/h,這在純電車型中是一個非常孤傲的數據。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RS e-tron GT 是少有的後橋帶有 2 個擋位的純電車型,因此它的後段加速能力以及高速續航表現會比較出色。
除此以外,如果仔細研究奧迪的純電車型,會發現其實奧迪雖然引進了性能非常炸裂的 RS e-tron GT,但是在走量的車型方面,售價以及産品的标定還是比較務實的,Q4 e-tron 以及 Q5 e-tron 的指導價起步都在 30 萬内,分别爲 28.99 萬以及 29.85 萬,雖然入門車型的動力并不亮眼,但如果作爲家裏的買菜代步車也是勉強夠用的,與同門大哥 Q8 極爲相似的前臉讓它們看起來個性十足。
但是相比于兩 B 的曝光度,奧迪的純電車型的熱度還是略低一些的,再加上與大衆旗下純電産品千絲萬縷的關系,很多人還是選擇了更具性價比的大衆産品。不過奧迪也在盡力去扭轉這些情況,如果關注了最近的新聞,大家會了解到未來奧迪産品的命名會把純電車型放在與燃油車型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位置上。
以後像 A4、A6 這些名稱統統讓位給純電車型,而現在的 A4、A6 系列車型的後代會命名爲 A5、A7。奇數留給燃油車,而純電車型繼承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命名。這足以看出奧迪擁抱新能源的決心,讓我們一起期待奧迪能否厚積薄發吧!
總結
大家總在說,在新能源市場,這些傳統品牌變成了所謂的 " 雜牌車 ",但客觀地說,如果等 BBA 這三艘大船徹底調轉過來方向,對新勢力品牌的沖擊還是不容小觑的,未來的新能源車型總體來說是逐漸趨同化的,所以局勢也是瞬息萬變的,現在大家都在卷車機卷大屏,但這波卷完之後,大家在科技感方面沒有明顯差距的時候,自動駕駛輔助以及行駛質感的營造仍将會繼續卷,不久前梅賽德斯 - 奔馳的 L3 級自動駕駛輔助已經在德國部分地區以及美國内華達州部分地區能夠批準使用,這足以說明傳統品牌的實力仍然難以撼動。
點" 贊 + 在看 ",今年都能換 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