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車展後新車不斷,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雖然紅米品牌總經理王騰老早就表示沒有推出紅米汽車的想法,但很多車企都紛紛拿出了他們的 " 紅米汽車 "。
即:隻用一半的價格,就能買到類似中高端車型的體驗。
小鵬 MONA M03 是最典型的,最近銷量和流量齊飛,訂單數已突破 6 萬輛;
吉利也有一款售價十萬出頭的銀河 E5,上市首月銷量就突破 1.2 萬輛,後續還有更便宜的混動版,以及售價七八萬的吉利星願。
在這之前,入門市場是比亞迪混動車的天下,其他玩家難以攻入這一領域,爲什麽現在突然湧入這麽多新車呢?
" 智能化 " 比低價更關鍵
智能手機領域曾出現過 " 紅米時刻 ",2013 年如日中天的小米發布了售價 799 元的紅米手機,此後一舉消滅山寨機、成功進入大衆視野,加速了智能手機的普及。
在門檻更高的汽車行業," 山寨車 " 早已被洗牌出局;把車賣得越來越便宜,也讓比亞迪完美解決了。
那麽,智能汽車行業的 " 紅米時刻 " 還有哪些特征呢?
觀察近期湧現的小鵬 MONA、銀河 E5,以及前段時間的半價理想們。
你會發現,真正吸引大家下單的,是這些車的智能化體驗,而性價比隻是一種手段。
就像當年的初代紅米手機,之所以能獲得 4000 多萬部的銷量,并不是紅米的價格比山寨手機更便宜。核心原因是紅米的系統更智能、體驗更流暢,還有正統品牌背書。
而在智能汽車領域,智能化主要分爲座艙和智駕兩個部分,小鵬、吉利、零跑等車企正是通過這兩個領域的創新,成功撬動了比亞迪的一部分蛋糕。
比如零跑,連續數周穩坐新勢力第三的位置,僅次于理想和問界。
這要歸功于 C10 和 C16 兩款新車,通過極緻的成本控制能力,做到了和理想類似的大屏,還讓激光雷達上車,一半的價格就做到了理想七八成的體驗。
智能化的一大特征就是 " 平權 ",車機軟件創新、高階功能的下放是 " 紅米汽車 " 們的發力方向。
吉利就把第一梯隊的 Flyme Auto 車機帶到了十萬出頭的銀河 E5 上,未來七八萬的吉利星願也會用上同樣的系統,這在一年之前是很難想到的。
另一方面,高階智駕也在迅速向下普及。
随着純視覺、端到端大模型的應用,小鵬 MONA、大疆車載已經把高階智駕功能打入了 15 萬元級别、甚至更低,深藍也将華爲的 ADS SE 智駕搭載到了更多車上。
智能化技術的突破和普及,讓這些新車得到了出色的市場表現。
可以确信的是,以後類似定位的産品還會更多,智能汽車的 " 紅米時刻 " 已經到來。
" 紅米汽車 " 逃不脫的宿命
很多人不知道,紅米手機誕生的背後,還承擔着扶持和發展國産手機供應鏈的使命。
在國産智能手機崛起的過程中,得益于國産供應鏈的成熟,衆多新品牌和新産品才能如雨後春筍般爆發,最終成功擊退了 HTC、三星、索尼等國際手機品牌。
而國産智能汽車的不斷崛起,同樣也離不開國内汽車産業鏈的崛起和相互促進。
比如主攻智駕的 Momenta,目前就已經将其高階智駕方案應用到了智己、騰勢、埃安、以及衆多合資車企的車型中;
主攻智駕芯片的地平線也自研了智駕方案,未來将會和許多傳統車企展開合作。
在座艙領域,也有德賽西威這樣的新軍,爲理想、蔚來等新勢力旗艦車型開發了車機大屏和座艙域控,近幾年來的營收曲線更是呈指數級增長。
不過,智能化趨勢的不斷顯現、供應鏈的不斷集中,也讓汽車變得越來越像電子産品。
某種程度上這就是如今智能汽車同質化背後的核心原因。
而對于成本有限,主打入門市場、面向大衆用戶的 " 紅米汽車 " 們來說程度更甚。
好的一方面是,未來的 " 紅米汽車 " 們在硬件配置上 ,會加快向旗艦車型靠攏,而且不同品牌的産品體驗會越來越完善,也越來越接近。
代價就是,對于一些汽車愛好者來說,這樣會很 " 無聊 ",千車一面幾乎無法避免。
也許未來的汽車行業就像智能手機行業一樣,外觀設計和工藝用料會成爲區分中高端産品的決定性因素。
對于高端汽車品牌來說,還可以在産品之外的品牌、服務領域拉開差異。
寫在最後
汽車市場注定内卷不斷,但價格戰不會一直持續。智能化能力的布局和建設,才會成爲車企未來的核心競争力。
你認爲汽車行業 " 紅米時刻 " 的到來,是否意味着汽車行業也将走上手機行業的老路呢?歡迎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論。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