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輝煌一時的女歌手謝津 1971 年出生于我國天津,媽媽是位業餘歌手,從小就發現謝津音樂天賦驚人,擁有絕佳的視唱記譜能力。
謝津性格内向腼腆,但一旦站上舞台,她就會變成與衆不同的人,歌聲中透着自信與張力,把台下的觀衆牢牢吸引。
15 歲那年,謝津在一場地方歌唱大賽中奪得亞軍,一鳴驚人,評委們對這個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女孩贊不絕口,她的母親坐在台下,雙手合十,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從此,母親立志将女兒培養成國内頂尖歌手,不惜以極端手段嚴格管教。
謝津性格内向,在母親的高壓統治下日益敏感孤僻,她對母親的 " 愛 " 也越發迷茫和抵觸,母女二人開始不斷發生争吵,謝津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壓力,她的笑容越來越少了。
18 歲那年,謝津被母親拉到北京發展,當時的北京正處于改革開放的初期,娛樂業剛剛起步,機遇無限。
果然,憑借實力,謝津很快在歌壇嶄露頭角,前程似錦,起初,母女倆在這個陌生的大都市兩手空空,住在隻有十幾平方米的出租屋裏。
謝津白天要上學,晚上跟着母親在酒吧駐唱,維持生計,她的生活非常艱苦,但爲了夢想,她從未放棄。
19 歲那年,謝津推出快歌《我相信》,轟動樂壇,她因此一舉成名,被業内稱爲 " 快歌天後 ",記者們争相就她的成名之路進行采訪,關于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的女孩如何在北京一步步走紅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
同年,她還憑借歌曲《亞運之光》在亞運會開幕式摘得桂冠,當她站在鳥巢燈火輝煌的體育場内高唱這首力作時,觀衆們爲之瘋狂。
20 歲,謝津如日中天,人氣高企。這時,香港知名唱片公司華納音樂對她虎視眈眈,放出天價合約,希望将其打造成内地赴港的先鋒歌手,和當年的母女倆相比,謝津已駕輕就熟地在娛樂圈混了幾年,她開始有些疲憊和厭倦,爲了給母親一個安穩的生活,也爲了事業更進一步的發展,謝津毅然選擇了簽約。
在華納全力支持下,謝津迅速成爲成功打開港台市場的少數内地歌手之一,她的首張專輯《謝津》熱銷,知名度與人氣達到頂峰。
因爲她的關系,當時很多内地歌手也被華納相中,前赴港台發展,謝津成爲整個内地歌壇赴港台的開拓者。
1994 年,23 歲的謝津登上春晚舞台,表演動感十足的快歌《說唱臉譜》,當她穿着亮片緊身衣,帶領着伴舞抖動身姿時,電視機前的億萬觀衆爲之瘋狂,她似乎擁有了一切,站在了人生和事業的巅峰,然而謝津内心的空虛和壓力卻在逐漸加劇,成功的背後是無數日日夜夜的操勞和妥協。
然而,好景不長,1995 年,一次大型演唱會因音響失靈嚴重影響了表演效果,這本是意外事件,但謝津卻異常激動。她蓦地想起這些年來堆積的種種不滿,沖進後台對負責人大吼大叫。
台上歌迷們等得不耐煩,紛紛叫聲譏笑,這個時候,一名中年男子走上前來,語帶威嚴地質問謝津,一時沖動之下,謝津扇了他一巴掌。
這一巴掌成了坎坷命運的轉折點。那名男子竟是娛樂公司高管,勢力不容小觑,此人懷恨在心,誓要讓謝津付出代價。
果然,不久之後,公司開始冷落謝津。演出和資源驟減,新專輯屢屢被擱置,當時的謝津已不是當年那個一腔熱血的少女,她漸漸明白娛樂圈的殘酷與冷漠。
謝津自暴自棄,整日把自己關在家中,與世隔絕,她開始酗酒,一個人面對着鏡子痛飲到深夜。
白天醒來時,滿地的酒瓶與狼藉的房間昭示着主人的絕望,曾幾何時,謝津眼看着事業從巅峰滑落谷底,前程黯淡無光。
起初,母親還勉力安慰女兒,想幫她重拾信心。然而她們之間的感情早已破裂,謝津對母親的 " 關愛 " 已熟視無睹,她渴望的從來都不是成功,而是一個溫暖的懷抱。
1998 年,在樂壇沉浮多年後,謝津仍無法重拾事業,她的内心被抑郁和失望吞噬,整日籠罩在黑暗陰霾裏,看不到一絲曙光,她不再是當年那個目光如炬的少女,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滄桑和頹廢。
1999 年 2 月 14 日,謝津一個人在家中沐浴更衣,她梳着長發,神色淡然地望着窗外燈火輝煌的都市夜景,她來到陽台,攀上欄杆,輕輕躍下,結束了 28 年的生命。
警方趕到時,隻看到謝津蒼白的屍體,她的雙親受到極大打擊,久久不能平複,謝津留下的遺書隻有一句話 :" 對不起,媽媽,都是我的錯。" 她的墓前總是堆滿鮮花,一位中年婦女常常來這裏坐上一整天。
謝津的悲劇深深震驚娛樂圈,與她同期出道的好友爲她創作了一曲歌以示哀悼。這是謝津在圈内除母親之外唯一的知心好友。
從最初相識開始,她就賞識謝津的才華,給予她諸多指導,兩人關系十分親密。如今得知噩耗,這位知心好友痛不欲生。
謝津的悲劇故事警示我們,我們需要寬容、而不該用私判要求他人無懈可擊,謝津的命運也讓娛樂圈的成功者意識到,背後也許隐藏着巨大壓力。我們更應關心身邊每一個生命,用愛化解黑暗與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