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戟廣州,文和友水土不服的異地複制
近日,位于廣州太古彙東北側商業裙樓彙坊的華南首家文和友,正式關門了,近期正拆除招牌撤場。
大衆點評上,這家店雖已顯示 " 暫停營業 ",但評價區幾個小時之前仍有網友前來感慨—— "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令人唏噓。
據悉,文和友租約其實在 1 月底就已提前結束,廣州太古彙亦借此對外透露了彙坊的改造工作:經過一系列前期籌備,各租戶計劃将于近期結束營業,之後彙坊将進入深度規劃設計及改造階段。
文和友正式關閉廣州太古彙 " 改造擴建 " 進行時
廣州文和友的閉店傳聞始于去年 7 月,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發布了一則批前公示,事關彙坊外立面改造及二層步行系統項目。
其中提及在彙坊二層增設一座 24 小時行人過街天橋,并優化城市公共通廊及外立面形象,當時披露的改造效果圖已無文和友的标識。
去年年底,彙坊建築的改造申請已經獲得規劃許可,進入 " 批後公示 " 階段。

圖源
随着彙坊日前進入深度規劃設計及改造階段,可以預見,未來彙坊将以煥然一新的商業模式和建築形象亮相,成爲廣州太古彙商業内容的重要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彙坊,廣州太古彙去年也以 21 億元将相連的廣州文化中心項目收入囊中,計劃投入 10 億元對其進行升級翻新,預計将于 2026 年完成。
于太古彙而言,彙坊的改造及廣州文化中心的翻新,将爲項目有效擴充内容組團,進一步鞏固 " 廣州第一奢場 " 的行業地位。
關于後續工程進展和招商方向,赢商網也将保持跟進。
爆款網紅難複制文和友的折戟之路
2010 年起家,至 2015 年在長沙海信廣場打造文和友,再到 2020 年走出長沙,從廣州到深圳,但這個具有高度 " 超級網紅 " 化标簽的商業項目,卻在拓張之路上經曆起伏,并屢屢折戟。
廣州文和友撤店的背後,其他異地拓展項目亦表現不佳,深圳市場的 " 三度創業 " 失敗,以及南京、太原市場的曲折反轉, 項目圍繞餐飲爲核心主打網紅 IP 體驗的商業模式,走出長沙後卻無法成功實現異地複制。
三度 " 創業 " 的深圳文和友,依舊難挽人氣
文和友在深圳的發展步調,與廣州如出一轍。
尤記得 2021 年 4 月 1 日,總面積近 30000㎡深圳超級文和友迎來開業,加上茶顔悅色快閃店,引發了超 4 萬人排隊拿号的炸裂級現象。
和廣州相似,深圳超級文和友經曆了半年的 " 蜜月期 ",熱度退潮,生意逐漸冷清,并曆經了幾番改造。

圖源:赢商網
2021 年 9 月項目改名爲 " 老街蚝市場 ",2023 年 9 月又因洪澇災害,配電設施受損而暫停營業。而後項目更主題已經從海鮮市場變成了燒烤與湘菜,并引入了 " 笨蘿蔔 " 深圳首店開啓三次創業。
但從赢商網現場走訪來看,不斷改造的文和友,仍難掩頹勢,冷清依舊,與所在的東門商圈人氣火熱回歸相比,形成 " 冰火兩重天 " 的現狀。
折戟南京,期待中的文和友變成金陵長樂坊
早在 2021 年,文和友的拓張版圖便涉足南京。
據南京市新工投資集團與秦淮區舉行長樂路 132 号文旅合資合作項目簽約儀式透露,文和友 " 即将落戶南京秦淮區。
而在 2022 年,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示了南京長樂路 132 号地塊更新後的項目效果圖,效果圖顯示,長樂路 132 号地塊将建 " 文和友 "。
然而,區域文化認同差異讓文和友的拓展放慢腳步。在 2024 年 12 月,有媒體報道,該地塊已經開始籌備施工,将建成金陵長樂坊。
該項目負責人表示,這裏将打造一座以大明文化爲主題的文商旅綜合體,預計 2025 年開業,不再建設文和友關聯項目,文和友将以股東的身份參與該項目。

圖片來源:金陵長樂坊
這也意味着,南京期盼了兩年的文和友最終不再落地。
火爆新開的鍾樓街 1990,卻非文和友品牌授權
" 走下神壇 " 的文和友,似乎仍爲破局而奮力一搏,将拓張圖譜瞄準至太原。
今年年初,鍾樓街 1990(文和友商管出品)開啓了試營業,在建築面積 6966㎡之上,複刻了老太原柳巷、鍾樓街、海子邊、副食品市場、常青菜市場等當地上世紀 90 年代經典生活場景,打造了一個微型 " 城中城 "。
據披露,2025 年春節假期期間,鍾樓步行街累計接待市民遊客達到了 98.8 萬人次,同比增長 7.27%,街區銷售額同比增長 43.42%。

圖片來源:迎澤發布
赢商大數據顯示,鍾樓街地處柳巷商圈,進駐的品牌門店入駐業态以零售和餐飲爲主,如華爲、名創優品、周大福、波司登、優衣庫、耐克、星巴克、肯德基、iGelato 等,占比高達 90% 以上,但并無 " 文和友 " 同名品牌餐飲門店。
2 月 18 日,文和友總部相關負責人向南都 · 灣财社記者辟謠稱,鍾樓街 1990 不屬于 " 文和友 " 品牌的項目,而是文和友旗下子公司對外的合作項目。
" 子公司主要參與提供了鍾樓街 1990 的策劃、設計等運營方面的服務,并非‘文和友’品牌授權。"
實際上,文和友在廣州、深圳先後的失敗經曆,以及南京市場的退出和太原的烏龍過後,已再無拓張的最新動作。
讓網紅持續長紅,讓流量變成留量,一直以來都是商業地産的難題。
曾經宣稱 " 要打造成餐飲業的迪士尼 " 的文和友也是如此,當流量和熱度褪去,便難以生存。
雖然長沙文和友憑借主場優勢在當地發揮在地化的美食及場景特色内容,但從廣州、深圳等拓張經曆而言,卻陷入 " 高開低走 "" 水土不服 " 的困境。
廣州文和友的退場,給網紅餐飲品牌敲響了警鍾。情懷和營銷或許能帶來短暫熱度,但要實現長久發展,還需深入了解當地市場,并探索出更可行的、長遠的發展模式,才能在競争激烈的市場上走得更穩更遠。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 " 赢商網 ",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