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商隐社
過去消費狂熱時代,很多品牌創造了自己的神話。
我們自身也被品牌塑造着:小時候穿阿迪、耐克總會引來同學羨慕的目光;長大用蘋果手機、喝星巴克會讓人感覺很洋氣;工作以後似乎穿香奈兒、背 LV 才能彰顯身份。
最近幾年,很多人開始對國外品牌祛魅,進而支持便宜好用的國貨。
再後來,大家意識到,品牌 logo 不過是外顯而已,更重要的是自己是誰。
一方面,大家會因爲認同某個品牌的理念,而成爲這個品牌的追随者,借由品牌彰顯自己的風格和品味。另一方面,相比品牌,大家更看重品質和性價比,哪怕不是品牌也同樣願意購買。
由此,白牌迎來最好的時代。
白牌襲來
剛過去的 2023 年,白牌商品創造了諸多銷售奇迹。
拼多多的發展勢頭之猛讓人驚歎,而撐起拼多多的,正是衆多知名度不高的白牌。
抖音上的白牌也不容小觑。去年 3 月份,一個名爲 " 海潔娅 " 的美妝白牌在抖音殺出重圍,月銷 10 億元,倍數級跑赢了歐萊雅、珀萊雅、雅詩蘭黛等一線品牌。
雙 11 期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牌子 VC 以全量銷售額 1 億 +,超 200 萬銷量的成績,拿下抖音彩妝 GMV 第一。
淘天将算法向價格力傾斜後,在以累計成交人數排名的店鋪人氣榜單中,出現了大量白牌。其中,零食産業帶商家 " 比比贊 " 在食品人氣榜中排名第三,僅次于三隻松鼠和麥當勞。
線下,平價和折扣店業态也在逆勢增長。
名創優品憑借超強的白牌供應鏈體系,一改疫情期間的頹勢,股價從底部畫出了一個漂亮的 V 字型,年内漲幅高達 176.4%。去年三季度入賬 37.9 億元,淨賺 6.4 億元,刷新了曆史記錄。
折扣店如嗨特購、好特賣、零食很忙也瘋狂開店,售賣的産品幾乎一半都是白牌,毛利高達 30%-40%,承擔起了店鋪的盈利任務。
目前,像東方甄選、小楊哥、交個朋友等頭部直播間,都在不遺餘力地打造自有品牌,而自有品牌的本質就是品質白牌商品。
" 白牌 " 并不是假冒僞劣,通常是指由中小廠商生産的無品牌産品,或消費者對其品牌認知度較低的産品。
很多品牌都是貼牌這件事已經不再新鮮,社交媒體上的大牌同源代工廠攻略,縮小了消費者與供應鏈的信息差,哪些是貼牌的、哪些是原創的,信息相當透明。
聰明的消費者開始從 1688 上找工廠下單,不想再給品牌交 " 智商稅 "。1688 在 2022 年 9 月推出了 "1688 嚴選 ",将大牌代工的工廠和知名廠牌的高性價比商品集結在一起,實現了超過 70% 的同比增長。1688 也被阿裏列爲集團第一批戰略級創新業務之一。
要解釋白牌崛起這一現象,經濟放緩自然是最顯而易見的因素,而更隐秘的,則是我國強大的制造業優勢,渠道商的發力以及人們消費心理的變化。
制造業根基
白牌的發展首先得益于我國的制造業優勢。
聯合國産業數據庫資料顯示,我國制造業在過去的十年間從世界制造業占比約 20% 上升至近 30%。
我國有遍布大江南北的産業帶,目前有 100 多個産業集群,以浙江、江蘇、廣東、山東四省最爲集中,涵蓋了服飾配件、小家電、家居、美容美發、箱包、鍾表、玩具、寵物、陶瓷、珠寶等類目。
像金華是全球小商品之都;順德是中國家電之都;廣州、杭州等是女裝産業帶;甯波、泉州石獅等是男裝産業帶;全國 50% 家紡産品來自江蘇南通,60% 以上的牛仔服裝出自廣州新塘等等。
這裏面大量産品的質量與品牌貨都差不多,隻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做營銷,請不起主播來帶貨,就沒有更多機會呈現在消費者面前,沒有積累到用戶認知,就隻能搞貼牌生産或代工。
拼多多、1688 等平台的興起給了這些産業帶工廠的白牌産品直接銷售的機會,也受到很多精打細算的消費人群青睐。
這些商家天然有供應鏈的成本和效率優勢,且沒有高成本的營銷、分銷或運營費用,能夠擠掉一部分品牌溢價,成爲平替。
如今 " 白牌 " 已經擺脫了貶義的标簽,擁有強大貨品資源的産業帶商家成爲各大平台競相拉攏的對象。爲了迎合消費降級趨勢、建立低價能力,電商平台今年都加大了扶持産業帶的力度。
比如去年雙 11 前夕,淘寶推出了 " 淘寶星産地 ",打算在接下來一年内從 20 個産業帶中嚴選性價比好貨,幫助消費者閉眼入。
抖音同樣發布了 " 抖音産業帶服務商權益 ",産業帶商家可以利用抖音豐富的網紅、達人資源進行産品推廣,提高曝光率。
拼多多則通過 " 百産計劃 " 招募産業帶商家入駐并開啓店播,提供千萬級免費流量支持。随着其跨境平台 Temu 的擴張,拼多多還将依靠這些優質産業帶商家開拓海外市場。
消費者的青睐和電商平台的扶持,讓衆多白牌廠家擺脫了隻能爲品牌代工的命運,讓他們能夠以更體面的姿态站在市場中,與消費者直接對話。
此外,白牌的崛起同樣離不開渠道商的覺醒。
渠道商覺醒
過去追求增量的時代,經銷商和零售商借助廠家品牌的力量快速做大,有錢賺就有利潤。
存量博弈時代,品牌競争加劇,廠家爲了追求高額增長率,給經銷商定的年度銷售額目标幾乎把經銷商壓榨到了極限。
上世紀 90 年代經銷商隻要有資金能配送就行;2000 年左右開始要求經銷商有團隊、能拜訪品牌廠家、拿到下遊訂單;2010 年左右要求經銷商能鋪貨、維持下遊和推廣;到了現在 , 經銷商要想存活下去,還要能策劃、能選品、能跨品、能拓新。
品牌産品相比之前本來就難賣,還要被壓榨,經銷商自然不樂意。而經銷商賣品牌産品,隻是價值轉移者。品牌價值創造由品牌商完成,經銷商隻是售賣場所。所以品牌的溢價不在渠道,主要在品牌方。
經銷商爲了追求利潤增長,隻能提升溢價能力。現實是,誰培養消費者認知,誰享受溢價。經銷商和零售商如果能夠推廣白牌成功,那麽溢價就在經銷商和零售商。
而把白牌賣出溢價也不容易,這是國内經濟發展到一個較爲成熟的階段才有的反轉。
以前,品牌是品質保證。在市場比較混亂時,品牌可以爲産品質量提供背書。但當市場成熟後,囿于法律制度、競争門檻、重要客戶采購等,很多低質量的産品和企業已經被自然篩選或淘汰掉。
在一個較爲成熟的市場,白牌品質同樣可靠。電商的退貨制度和産品評價體系,也加深了白牌照樣可靠的印象。
過去的營銷是品牌驅動 + 渠道驅動,白牌崛起意味着要做到渠道品牌驅動,就是打造渠道品牌,利用渠道商占領終端(零售商)和平台(流量)的優勢,既做品牌認知,又做交付。典型的認知、交易、關系三位一體。
白牌崛起,意味着經銷商要重新定位。白牌不隻是單純增加個别 SKU,而是對其經營能力的重塑。
當經銷商賣白牌時,必須要做商品的需求洞察、産品設計、品牌營銷、産品交付等一系列的工作,相當于承擔起了品牌方的職責。
傳統做品牌認知,主要通過大衆媒體觸達消費者,通過長期大力度投入,重複,再重複,讓品牌廣爲人知。
而現在經銷商賣白牌商品的能力主要靠三點:顧客的高度信任,低價形象以及與顧客深度溝通的能力。
交易的前提就是信任。在實體商超、傳統貨架電商 " 人找貨 " 的邏輯下,白牌廠商受資金、人力限制,渠道拓展能力有限,難以觸達終端消費者。而且由于消費者對品牌認知度不高,對産品缺乏信任,在同等條件下更願意選擇熟悉的品牌商品。白牌商品發展艱難。
而社區團購和直播電商等渠道,遵循 " 貨找人 " 的推薦式銷售邏輯,白牌商品能夠以極低的成本觸達消費者,經銷商也是離顧客最近的人。消費者對團長或主播的信任推薦取代了 " 品牌知名度 " 的作用,加之物美價廉,白牌商品也有了嶄露頭角的機會。
絕對的銷量就是絕對的品牌,這是麥肯錫的理念。
前面提到,VC、海潔娅等抖品牌銷量超過了很多一線大牌。在社區電商平台量子美食,鄭州本地酸奶品牌牛豐厚道一次能夠銷售 2.4 萬瓶,銷量也超過了部分一二線品牌。
所以也不能籠統把非一二線品牌統稱爲白牌,白牌也可以是渠道商自有體系建立的品牌,在特定的渠道和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口碑。
實際上,渠道品牌也并不新鮮,每當新電商平台崛起,總能帶來一波流量紅利,抓住了紅利,就會成爲足以與傳統大牌抗衡的新品牌,比如彩妝品牌花西子、雪糕品牌鍾薛高、牛奶品牌認養一頭牛等。
盡管渠道品牌很容易迅速崛起,但也容易困在一個渠道中難以破圈,就跟當年的淘品牌、快品牌、微商品牌一樣。
其實做白牌不是目的,通過白牌解決利潤問題才是真正的目的。當白牌能爲渠道商帶來比品牌更多的利潤時,白牌崛起才成爲趨勢。
白牌的崛起,意味着商業利潤從品牌商向渠道商轉移,是消費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消費者難應付
更爲重要的是,理性的消費者主宰了白牌的命運。
如今,消費者更重視産品性價比,對産品的價值顯然有了更清晰的衡量标準。除了比較品質,他們往往更看重使用體驗,以及能否爲自己帶來便利。
品牌本身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大牌平替成爲新熱門。而消費者理想中的平替,絕不是在産品品質上做減法,而是要綜合考量使用體驗,做出性價比最高的産品,并以最直接觸達消費者的方式進行售賣。
消費者有充足的空間認真盤算,也會更精細地掂量一件商品值不值,哪些品類在哪個平台用什麽機制買更劃算,哪些品類可以買便宜貨,哪些品類需要買貴的。
消費者心理發生了新變化:人們更加居安思危,對于未來的确定性美好預期被打破了,更傾向于把握當下;同時人們也開始尋求意義,從形而上的角度總結生活,與不确定性相處。
消費者看不到一個品牌的專業積累和沉澱,看不到品牌背後的意義,很難說服自己購買,會認爲這個品牌在割韭菜。
品牌格局由此迎來重大調整。在更強調使用價值的大衆品類中,消費者不願意爲高昂的營銷費用、低效的供應鏈、可有可無的創新點帶來的成本買單。
這客觀上有利于那些能夠縮減中間成本、提供高性價比商品的商家。日本在這個階段就誕生了優衣庫、無印良品等品牌。
品牌式微了?
白牌崛起,并不意味着品牌式微。隻是品牌要改變過去大力營銷增強聲量的思路,與消費者建立新的溝通機制。
當消費進入全面折扣時代,首先所有品牌都需要擠掉溢價或者低效的泡沫,才能适應接下來競争越發激烈的消費環境。
但不是說高端品牌就沒有生存空間了,隻是要給出更清晰明确的理由來說服消費者爲什麽值這個價格。
基礎線是産品質量,原料成分、科研專業度、成本結構都需要面臨消費者更嚴苛的拷問,附加值是還能夠提供用戶願意買單的情緒價值和社交價值。
在這個過程中,既沒有性價比,又沒有理由做高定價,既沒有供應鏈和品牌積累,又沒有穩定銷售和現金流的品牌會被渠道、消費者及同行自然淘汰。
站在顧客的角度來講,品牌營銷已經進入了一個顧客資本主義的時代。
何謂顧客資本主義?1964 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宏觀經濟學博士論文答辯現場,保羅 · 薩缪爾森教授問一位叫飛利浦 · 科特勒的年輕人:你如何看待馬克思的價值創造學說?
當年科特勒這樣回答:我贊同馬克思資本和勞動創造價值的觀點。但價值是由顧客經過再三考慮,在掏錢購買的那一瞬間決定的。最後,科特勒在當天順利通過了答辯。二十年後,他成爲 " 現代營銷學之父 "。
可以說,公司的價值主要是由顧客購買決定的,顧客是主要的價值貢獻者。企業所有經營的核心都應該圍繞着顧客,力圖培養出忠誠、優質的顧客,讓顧客成爲分享者,這就是顧客資本主義。
真正有價值的企業,就是那些顧客交易時間長、客單價高、購買頻次高、推薦購買率高的企業。
顧客如此重要,但是留住顧客越來越難。所以僅滿足顧客的使用需求已遠遠不夠,還要讓他們開心,賦予他們以生活意義。
營銷專家金煥民曾說:品牌,要麽賣得更多,要麽賣得更貴。這就可以将品牌的能力分爲兩類:種草力和号召力。
專注于種草力的品牌,一直在試圖給消費者性價比最高的東西,所以他們一直在培養 " 精明的消費者 "。
而專注于号召力的品牌,它的思維方式是制造 " 我向往 ",努力讓自己成爲最對的,會想辦法擁有話語權。
一切擁有号召力的品牌,本質上賣的不是産品,而是意義。它們一直在制造向往感,培養 " 發癡的消費者 "。這樣的消費者不僅不會占到便宜,還會爲品牌作出貢獻。
品牌依然是競争最重要的護城河,但要勝出有了新的标準:是否值得顧客信任?是否輸出了有态度的價值觀?是否幫顧客培養了興趣?是否幫顧客構建了人際關系?是否幫顧客構建了意義?
如果品牌提供的産品仍然停留在使用價值的階段,将會面臨白牌更強烈的沖擊。
參考資料:
1、混沌學園《梁永安:未來 30 年,中國年輕人進入 " 活法 " 時代!》
2、混沌學園《萬字長文實錄:新消費不行?還是你的品牌不行?》
3、胖鲸頭條《凜冬已至,90% 的快消經銷商快扛不住了》
4、新經銷《白牌崛起,中國快消的渠道商們覺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