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受清理睡眠卡等因素影響,銀行信用卡數量減少了 2100 萬張。作爲昔日銀行零售業務的賺錢利器,信用卡數量的驟減,使得銀行獲客焦慮與日俱增,同時促使它們不斷跨界尋求流量支持。請喝醬香拿鐵,能救得了不斷遇冷的信用卡嗎?
作者 | 陳暢
編輯 | 孫月
運營 | 劉珊
茅台和瑞幸咖啡掀起的醬香拿鐵熱潮,刮到了銀行界。
9 月 5 日,北京市民李欣剛花 19 元到店買完醬香拿鐵,就刷到了甯波銀行信用卡 "1 分錢喝醬香拿鐵 " 的微博消息。
" 沒想到這樣的熱點,信用卡也能蹭上。" 李欣稱。這讓她想起去年參加北京婚博會時,自己被信用卡推銷人員 " 圍攻 " 的場景," 至少有五六家銀行在到處拉人注冊信用卡,有送行李箱的,送羊駝的,還有直接打現金的。" 李欣明顯意識到,銀行爲了推銷信用卡,已經使出了渾身解數。
盡管銀行不遺餘力推銷信用卡,但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受清理睡眠卡等因素影響,銀行信用卡數量還是減少了 2100 萬張。作爲昔日銀行零售業務的賺錢利器,信用卡數量的驟減,使得銀行獲客焦慮與日俱增,同時促使它們不斷跨界尋求流量支持。
銀行請喝醬香咖啡
信用卡打醬香咖啡主意的,不止甯波銀行一家。
" 美酒加咖啡,民生銀行請你喝一杯。"9 月 4 日上午,民生銀行的客戶經理們紛紛在朋友圈裏曬出了營銷活動,并表示 " 上午 10 點登錄民生銀行手機銀行,民生 V+ 會員便可領取 26 元瑞幸咖啡代金券,同時還有很多視頻會員券可以領取 "。
華夏銀行順勢向大衆推薦瑞幸咖啡聯名卡,刷卡消費最高一年能暢飲 100 杯。該聯名卡 8 月初才剛剛上市,就趕上了瑞幸和茅台的熱點,玩得一手借勢營銷。
招商銀行客服 9 月 4 日一大早就在信用卡用戶群裏,抛出了 "999 積分兌瑞幸醬香拿鐵 " 的活動海報及活動鏈接,截至 12 日,該優惠已兌換 13918 份。
值得一提的是,招商銀行先前就抱過茅台大腿。茅台冰淇淋去年 5 月成爲現象級産品,今年 2 月 14 日情人節入駐招商銀行兩大 App 商城,當天銷量即破 10000 杯。
" 銀行也是不容易,這幾年,信用卡開戶越來越難,所以你會看到大街上到處在支攤辦信用卡,推廣人員求爺爺告奶奶,還要輔以禮品相送,才能勉強吸引消費者駐足。" 銀行從業者李敬分析稱。
不止是請喝醬香咖啡,銀行爲信用卡用戶準備了多種大禮。
90 後男生範智,上個周末剛剛成爲信用卡大軍的一員。本來是要去草橋一個商場逛逛,猛然看到街邊拉了一個大橫幅 " 辦信用卡送山地車 "。
在以前,他是抵制超前消費的,對信用卡絲毫提不起興趣。但熱愛運動的他被山地車打動了,忍不住上前咨詢。
" 平安銀行、上海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從這幾家裏任選三家,辦滿三張就能免費騎走山地車。幾分鍾就能辦一張,審核很快。不使用也沒有年費。" 在地推人員的勸說下,範智坐了下來,經過一系列填表、掃描身份證、人臉審核的流程後,三張卡順利辦完,山地車也到手了。
▲(受訪者供圖))
範智注意到,在辦卡及等待組裝調試車子的約一個小時裏,很多路人前都抱着好奇的心态湊上來咨詢。
" 怎麽領車?"" 辦什麽卡?"" 車子是什麽牌子的?" 工作人員耐心一一解答," 辦三張信用卡即可,65 周歲以下沒有大的征信問題都能通過。山地車是廠家直接出貨的,沒有貼牌,質量沒有問題,放心騎,型号和顔色自己挑選。"
很明顯,直接就能騎走的山地車,具備足夠誘惑力。即便手裏已經擁有其它銀行的信用卡,或者一個人辦不足數量的幾名路人,也都請求地推人員幫忙想辦法,并與同伴拼單完成開卡任務。" 我們今天一天上了四十多輛車,現在肉眼可見在減少,天黑 8 點前約摸着就能完。" 地推人員一臉輕松地說。
回家以後,範智在網上一搜,信用卡送山地車在北京已經不是新鮮事了。自己這次還算是虧的,有的辦兩張就能送山地車,有的不光送車還送車鎖。
" 的确,現在送大額禮品還能有點效果,但以後就說不準了。" 李敬無奈表示。她進一步講道," 很多人都同時注冊過好幾張,能找到零注冊的人很少見。尤其在北京這種年輕人多、消費能力高的城市。"
消失的 2100 萬張信用卡
盡管銀行不惜 " 血本 " 請信用卡用戶喝醬香拿鐵,或者辦卡就送山地車,但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信用卡正在失寵。
央行 9 月 1 日發布的《2023 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 2023 年第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發卡數量 7.86 億張,相較去年同期減少 2100 萬張,回到了 2021 年第一季度的規模。
具體來看,信用卡發卡量過億的三家銀行,建設銀行累計發卡量從 2022 年 6 月末的 1.52 億張減少 9.87%,今年 6 月底爲 1.37 億張,一年少了 1500 萬張,降幅最大;招商銀行由 10462.34 萬張減少 4.07% 至 10036 萬張;工商銀行數量沒變,依舊爲 1.64 億張。
發卡量在 4000 萬張以上的交通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較去年同期也有縮減,幅度分别爲 0.96%、3.06% 和 0.61%。
但并不是所有銀行的信用卡都在流失。
中國銀行和中信銀行信用卡數量去年 6 月均達到億張以上,今年繼續高歌猛進,獲得 3.95% 和 7.07% 的的增幅。信用卡體量在中等偏上的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等也繼續保持了高增長。
但這沒能阻止整個信用卡市場的萎縮。要知道,在勢頭正旺的 2017 年,信用卡數量一年就多出了 1.2 億張,這個數字與現在的一年減少 2100 萬張,形成鮮明反差。
信用卡還有另外一大關鍵指标:交易金額,這直接反映了信用卡的活躍程度。
幾乎所有銀行都面臨着交易金額下降的事實。其中平安銀行該項數據的同比降幅達到 13.75%,工行、交行降幅都在 5% 左右。
即便是前述信用卡數量在變多的銀行,交易金額也有所減少。興業銀行上半年信用卡消費金額從去年同期的 1.4 萬億元減少 13.99% 至如今的 1.2 萬億元,民生銀行同比減少 4.15%,中信銀行同比減少 2.03%。
也就是說,辦卡的人雖然多了,大家用信用卡消費量非但沒有增長,反而下降了。
回顧信用卡市場發展軌迹,前期經曆了陣痛和調整後,2018 年達到了頂峰。《中國銀行卡業務發展藍皮書》數據顯示,2018 年,信用卡活卡率達 73.2%,人均持卡量 0.7 張,兩項指标均處于曆史高位;信用卡交易總額從十年前的 3.5 萬億元增長到 38.2 萬億元,翻了 10 倍以上。
銀行依靠信用卡賺錢的途徑主要有利息收入、商戶手續費、分期付款手續費等,是銀行的營收利器。2022 年,招行的 " 信用卡業務收入 " 最高,達到了 920 億元,建行 753 億元、平安銀行 617 億元緊随其後。中信銀行、工行、農行、交行的信用卡業務收入也都超過了 500 億元。
并且,信用卡是零售業務的大頭,例如,招行信用卡收入占零售收入比例近五成,平安銀行近六成,中信、民生更是超過七成。業界一直有 " 得信用卡者得零售 " 說法。
但現在信用卡走衰,自然導緻銀行相關收入變少。2023 年中報顯示,平安銀行銀行卡手續費收入 83.60 億元,同比下降 12.5%,主要是信用卡業務手續費收入下降;招商銀行卡手續費收入 100.51 億元,同比減少 6.12%,主要是信用卡線下交易手續費下降;興業銀行實現銀行卡和支付結算收入 74.75 億元,同比下降 6.58%,主要是信用卡交易量減少。
那麽,爲何大家都不愛用信用卡了?
博通咨詢金融分析師王蓬博對「市界」表示,随着信用卡相關監管條例的執行,信用卡申領的門檻在提高,信用卡市場早已進入存量階段。
正如王蓬博所講,以花呗、京東白條爲代表的互聯網借貸産品,相比銀行信用卡申請更方便,門檻也更低,獲得大批年輕用戶的青睐。加上手機支付的便捷性,信用卡就被冷落了。
王蓬博還提到,在無新增用戶的前提下,整頓僵屍卡等措施也讓信用卡數量減少。2022 年 7 月,爲了規範信用卡市場,原銀保監會和央行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表示,在規定期間睡眠卡超過 20% 的銀行将取消繼續發卡資格,一場清理僵屍卡的行動就此展開。
在此之前,各銀行爲搶占市場份額盲目擴大發卡數量,對同一客戶重複授信、反複發卡的亂象頻現,不少年輕用戶熱衷以卡養卡,當償還能力出現問題時,很多的信用卡就閑置了。有接近監管人士指出,部分信用卡業務占比較大的銀行睡眠信用卡占比達到 30% 以上。這無疑是信用卡數量減少的另一大原因。
信用卡業務何去何從
王蓬博預測,未來信用卡 " 搶人 " 的态勢還會愈演愈烈,畢竟在存量市場下,用戶的争奪正在白熱化。但他同時表示,像請喝醬香咖啡、送山地車的行爲,也說明各家銀行運營的能力在提升,特别是和熱點以及場景的結合能力。
一位金融分析人士指出,清理睡眠卡背後,已經在昭示着信用卡從以量取勝進入到以質取勝的階段。" 市場飽和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銀行能做的,就是把存量當增量來運營。"
「市界」注意到,從發卡到活客,從客群質量到資産結構,各大信用卡玩家的打法已悄然生變。這一點在多家銀行的财報中和動作中都有所體現。
2006 年,招商銀行的 Hello Kitty 聯名卡開啓了信用卡行業聯名 IP 的先河,該思路延用下來,哆啦 A 夢、B 站、原神等熱門 IP 聯名卡相繼問世。2023 年上半年,招商銀行就推出了三體聯名信用卡。
與之相對應的,上半年,上海銀行推出叮咚買菜信用卡;郵儲銀行面向女性客群推出芳菲信用卡,配套女性專屬權益;建設銀行也研發了美團聯名卡、正青春卡 20 周年紀念版、龍卡 bilibili 卡三體動畫版等新産品,使得年輕客戶新增占比提升。
可别小看這些聯名信用卡的獲客能力,中國銀行北京 2022 冬奧主題信用卡發行量達到了驚人的 198 萬張。
金融數字化發展聯盟聯合銀聯數據發布的《守正出奇,行穩緻遠——疫情重塑下的信用卡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持卡人對于信用卡權益的偏好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購物消費類權益、餐飲類權益和酒店類權益更能夠吸引持卡人的興趣。這充分說明,信用卡的場景覆蓋很重要。
實際上,各家銀行都在場景上費盡了心思。交通銀行在今年的中報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持續孵化平台經濟、跨境、司法、養老、住房、鄉村振興 "5+1" 場景,基本實現教育、醫療、政務、交通四類高頻場景分行全覆蓋,開放銀行合作機構超過 860 家。
招商銀行一方面結合節假日和電商大促等重要時點,推出 " 五一消費券 " "618 筆筆返現 " 等營銷活動,另一方面把握出境遊回暖趨勢,及時推出 " 非常境外遊 " 活動,布局中國港澳地區、日韓等熱門目的地。
郵儲銀行注重信用卡的遠程服務場景,推出了信用卡視頻客服、信用卡遠程面簽和信用卡車貸面簽等服務。
對此,王蓬博表示,虛拟化和線上化一定是一個發展趨勢之一,另外借助中介平台和場景深度綁定也已經成爲了常規做法。
随着汽車市場的不斷壯大,各家銀行信用卡聞風而動,近兩年紛紛發力汽車金融服務。車主不管是購買傳統車還是新能源車,都可以向招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等多家銀行辦理信用卡汽車分期業務。
在業内人士看來,盡管信用卡 " 不香了 ",但信用卡仍是銀行觸達零售客戶最直接的渠道,是絕對不能放棄的零售陣地。
王蓬博建議,未來,銀行首先要關注差異化服務能力的提升,多通過技術能力,運用大數據等方式做好用戶的标簽和畫像管理,在此基礎上加大對重點客群的營銷力度,提升服務質量;其次,重新梳理業務流程的各個環境,提高數字化和智能化程度,實現效率的提升;再次,改變固有的營銷方式,打破場景壁壘更注重用戶需求和偏好。
(文中李欣、範智、李敬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