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盒飯财經,作者 | 劉星志,編輯 | 王靖
發起 " 價格戰 " 近一年後,特斯拉今年三季度多項業績指标大幅下滑,低于外界預期。
美東時間 10 月 18 日,特斯拉公布第三季度業績。今年三季度,特斯拉營收 233.5 億美元,分析師預期爲 240.6 億美元;毛利率 17.9%,分析師預期分析師預期 18%;GAAP 口徑下淨利潤爲 18.53 億美元,同比下滑 44%,市場預期則爲 22.31 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爲 0.66 美元,同比下滑 37%,分析師預期爲 0.74 美元。
由于三季度淨利潤遠低于預期,外界開始擔憂特斯拉的盈利能力,截至 10 月 18 日美股收盤,特斯拉報收 242.68 美元,下跌 4.78%。
乏力的業績隻是股價下跌的導火索,真正點燃它的,是埃隆 · 馬斯克。
在盤後的業績會上,馬斯克化身特斯拉 " 空頭 ",發表了諸多悲觀言論。他說 " 我們用 Cybertruck 挖了自己的墳墓 "" 經濟可能會受到世界各地持續戰争的影響 "。
發出這些言論後,特斯拉股價盤後繼續跳水,截至發稿,特斯拉股價 232.4 美元,盤後交易中再度下跌 4.24%。
但在壞消息的密集轟炸中,馬斯克和管理層也釋放了一些利好消息。
首先,雖然産能仍不樂觀,但 Cybertruck 終于 " 定檔 " ——特斯拉預計該車将于 11 月 30 日開始交付;其次,萬衆矚目的墨西哥超級工廠預計在 2024 年破土動工。這些利好的落地,将支撐特斯拉在 3-5 年内的中長期增長。
此外,即便交付量環比下降,過去一個季度仍是特斯拉交付量第二高的季度。今年三季度,特斯拉交付 435059 輛新車,平均每天交付 4780 台。
業績會上,特斯拉管理層重申了 180 萬輛的全年交付目标,分析師估計交付量在 182 萬輛左右,這意味着四季度,特斯拉需要開足馬力,交付近 50 萬輛新車,日均交付近 5500 輛。
也就是說,盡管不達預期、增長放緩,相對于比亞迪等車企的相對優勢在縮小,但特斯拉仍穩穩占據電動汽車頭部地位。正如馬斯克所說," 即使大船在風暴中也會遇到挑戰 "。(Even a great ship in a storm has challenges.)
第三季度,特斯拉各項業績指标均明顯下滑。
盡管因産線升級改造造成工廠停工,華爾街已經下調對特斯拉三季度交付量、盈利等指标的預期,但特斯拉交出的成績仍跌破了外界本就不樂觀的預期。
本月早些時候,特斯拉報告稱,今年三季度公司共交付了 435059 輛汽車,比外界預期低 20000 輛。
排除監管信貸的影響,三季度特斯拉汽車業務的毛利率降至 16.3%,低于大多數分析師預期的 17%,比去年同期的 26.8% 低了 10.3%。
受低迷的交付和毛利拖累,今年三季度特斯拉營收同比增長僅 9%,是 2020 年以來最低水平;淨利潤 18.5 億元,同比下降 44%。
低迷的業績下,悲觀情緒開始蔓延,此前看多特斯拉的韋德布什證券分析師丹 · 艾夫斯 ( Dan Ives ) 表示:" 對于特斯拉來說,(三季度)顯然不是一個玫瑰和彩虹的季度,因爲該公司在大多數指标上都表現不佳。"
對于特斯拉來說,三季度是一個疲軟的季度,從這一季度開始,特斯拉正進入一個階段性的調整期。" 我們在第三季度實施了必要的升級,以進一步降低單位成本。我們仍然相信,行業領導者需要成爲成本領導者," 特斯拉表示。
特斯拉的盈利下降不難理解。
一方面,爲了保證新款 Model 3 和 Cybertruck 的交付,部分工廠産線在三季度停工,進行升級改造。X(Twitter)上的 Cybertruck 賬戶表示,特斯拉将于 11 月 30 日在美國德州 Giga 超級工廠舉辦 Cybertruck 的交付活動,Cybertruck 目前正處于 " 試生産 " 階段,德州工廠每年可生産 125000 輛。
同時,特斯拉還在持續不斷削減成本。三季度特斯拉單車銷售成本下降至約 37500 美元。" 雖然新工廠的生産成本仍高于老工廠,但我們已在第三季度實施了必要的升級,以進一步降低單位成本。" 特斯拉表示。
另一方面,在控制成本,并爲交付新款車做準備的同時,特斯拉仍在不斷降價,以提振需求,持續降價使得毛利率、利潤率等指标承壓。
此外,雖然收入增速下滑至 9%,但特斯拉的研發投入仍保持激進。本季度特斯拉研發費用爲 11.6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7.33 億美元增長了 58%。特斯拉表示:" 我們的人工智能訓練計算規模增加了一倍以上,以适應我們不斷增長的數據集以及我們的 Optimus 機器人項目。"
特斯拉究竟是一家科技公司還是汽車公司?這是市場長期争論不休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決定特斯拉的未來願景,并反映在公司當下的估值上。
長期來看,自動駕駛和能源是這家公司科技的一面,但這些方面的投入依賴于當下汽車業務的發展,因此市場更關注交付量、毛利率等衡量傳統汽車公司指标的變動。
正如馬斯克所言,特斯拉如今已經是一艘大船,且身處一個周期性行業,因此自身業績不可避免會受到外部性因素影響。
實際上,從年初開啓 " 價格戰 " 起,馬斯克就對宏觀經濟持悲觀态度,并通過削減成本、降價等方式未雨綢缪。
" 我擔心我們所處的高利率環境 ",馬斯克說,"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買車就是每月還款,這一點我再強調也不爲過。"" 如果利率居高不下或者更高,人們購買汽車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地緣沖突進一步加劇了馬斯克這一擔憂。" 經濟可能會受到世界各地持續戰争的影響," 馬斯克說," 對于正在發生戰争的消費者來說,購買新車并不是首要考慮的事情。" 特斯拉新首席财務官瓦伊巴夫 · 塔内賈(Vaibhav Taneja)也警告稱,正在進行的戰争 " 影響情緒 "。
宏觀經濟方面的不利因素外,價格戰中競争對手的步步緊逼也讓市場感到擔憂。
據乘聯會數據,今年 9 月,特斯拉中國工廠交付了 74073 輛電動汽車,同比下降 10.9%。相比之下,比亞迪今年三季度乘用車銷量 82.21 萬輛,純電動車銷量 43.16 萬輛,已經逼近特斯拉全球三季度交付量,盈利也有望突破百億元人民币,同比接近翻倍。
盡管有工廠停産升級等客觀因素,管理層也在财報電話會上重申了全年 180 萬輛交付目标,但外界擔憂這是否是特斯拉增長放緩,競争力下降的開始。
過去一個月,特斯拉主力車型 Model 3、Model Y 新款相繼上市,前者在外觀、功能上有所升級,但價格也大幅上漲 2.8 萬元;後者則在外觀功能上幾乎沒有改變,價格也沒有調整,特斯拉因此被诟病 " 擠牙膏 "。
年初開啓價格戰時,特斯拉還被稱作 " 新勢力殺手 ",但随着國内車企在價格戰上的加碼,特斯拉已經成爲部分新勢力的 " 靶子 "。小鵬 G6、極氪 001 等,在價格上與 Model Y 幾乎持平或更低,而在産品力、本土化上做的更好的國産品牌新品,都在蠶食特斯拉的蛋糕。到明年,随着小米等新廠商加入,國内汽車市場競争将更加激烈,特斯拉銷售或将持續承壓。
當然,宏觀經濟下行周期總有盡頭,而隻要新能源仍是趨勢,特斯拉就能從傳統車企手上奪得源源不斷的訂單。換言之,特斯拉相對其他新能源車企的相對優勢在縮小,但其頭部地位短期内并不會被動搖。
因此,相比這些外界因素的直接影響,市場更擔心内外部因素對特斯拉自身節奏的影響。
财報電話會上,馬斯克透露,Cybertruck 需求非常強勁,訂單量超 100 萬,但他同時警告投資者說,鑒于 Cybertruck 與之前生産的卡車有很大不同,特斯拉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在 Cybertruck 上賺錢。" 所以我隻是想降低對 Cybertruck 的期望。這是一個很棒的産品,但從财務角度來看,我不知道需要一年到 18 個月的時間,它才能成爲一個重要的正現金流貢獻者。我希望有某種方法可以改變這種情況,但這是我最好的猜測。"
按照最初的規劃,Cybertruck 本該在兩年前量産,但随後屢次跳票,在今年年底終于開啓交付後,Cybertruck 還将經曆至少一年半的産能爬坡。
根據馬斯克的一貫作風,18 個月完成産能爬坡對于 Cybertruck 項目員工來說,可能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實際時間可能會更長,連馬斯克自己也說," 我們用 Cybertruck 給自己挖了墳墓。"
此外,财報電話會上馬斯克透露,墨西哥超級工廠将于 2024 年動工,這意味着該工廠最快在 2025 年才能投産。此前外界對這一工廠最樂觀的預期是複制上海工廠的建設周期,在一年内建成投産。
墨西哥工廠的延期,意味着傳聞中的廉價特斯拉發布也将推遲。财報電話會上,當被問及是否可以透露特斯拉下一輛車的上市時間時,馬斯克表示 " 現在不行 "。
當然,好消息是,特斯拉有足夠的經驗教訓應對 Cybertruck 的 " 産能地獄 ",現有車型的熱銷也讓特斯拉在 Cybertruck 項目上有足夠的轉圜餘地。
至于墨西哥工廠和其他超級工廠的投資計劃,馬斯克表示:" 在我們全力投入墨西哥工廠之前, 我們希望了解一下全球經濟的情況,如果利率開始下降,我們就會加速。"
某種程度上來說,特斯拉目前是在經濟不确定性面前主動 " 降速 ",财報電話會上,馬斯克和塔内賈都強調,特斯拉将繼續 " 堅定不移地追求 2024 年進一步降低成本 ",無論是工程還是工廠運營。
顯然,降低成本是目前馬斯克待辦清單上的置頂任務,大部分分析師據此估計,特斯拉将繼續降價。此外,特斯拉還在爲 FSD 許可以及充電網絡合作而奔走,加拿大皇家銀行表示,這些舉措會讓特斯拉成爲一級供應商,這将扭轉特斯拉股價的下跌趨勢。
當下和未來幾個季度,特斯拉或将延續目前趨勢,通過成本控制和延緩投資等保守舉措來爲最壞的情況做準備,同時推進公司的長期戰略。一旦馬斯克嗅到宏觀經濟觸底的信号,特斯拉或将迅速重回激進擴張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