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 日,是國際勞動節。
千百年來,偉大的勞動者們,揮灑汗水、艱辛奮鬥、書寫壯歌。在中國,我們早就有屬于自己的 " 勞動節 "。
中國的 " 勞動節 " 從上古說起。
《帝王世紀》中記載:每年 " 天雨粟 " 的農曆二月初二,上古部落聯盟首領伏羲、神農都會親自下田 " 耕而種之 "。
爲啥選擇這天?原來,每逢這一天,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就擡起了腦袋,施雲布雨。
從節氣上說,二月初二正處二十四節氣雨水、驚蟄、春分期間。這時氣溫回升,冰河解凍,春回大地。
雨水嘩嘩地下,莊稼茁壯地長。這麽美好的時節,還有什麽理由躺平?快點下地幹活吧!
《呂氏春秋 · 士容論 · 審時》中說:" 夫稼,爲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 古人已經意識到,天、地、人協作方能豐收。
同時,二月二還是土地公公的壽辰,簡直是天選的 " 勞動節 "。
據傳,周武王時期,二月二日被定名爲 " 春龍節 ",他效仿伏羲、神農,帶着文武百官到田地耕種,拉開全國農耕的序幕。
" 禦駕親耕 " 的傳統,也由此傳了下去。
唐宋時期,二月二成了與勞動更相關的 " 挑菜節 "。
春季到來,菜園裏的蔬菜還沒長成,山野裏的野菜早已遍地。于是," 挑菜 " 成了這個季節的固定節目。
白居易在《二月二日》中寫道 :"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描繪出的正是新雨初霁、草菜初生的場景。
如果穿越到唐代,畫面可能是這樣:陽光明媚,春風拂煦,手挽着老姐妹,一起去鄉野打卡。遇到新鮮脆嫩的野菜,就摘一點帶回家,遇不到也沒關系,反正到處都是綠意盎然的春色,呼吸新鮮空氣,享受美好自然,賺了賺了。
關于挑菜節,詩人筆下的浪漫别有雅趣。
鄭谷《蜀中春雨》:" 和暖又逢挑菜日,寂寥未是探花人。"
戴東老《春日田園雜興三首》:" 野花村醞賞清明,挑菜踏青魚隊行。"
李淖的《秦中歲時記》中,也有着 " 二月二日,曲江採菜,士民遊觀極盛 " 的記載。可看,挑菜節已經成爲全民節日。
飲水思源泉,《江蘇文庫 · 史料編》中《莫愁湖志》中就記錄了一場清代的 " 挑菜會 ",感悟勞動者的不易。
到了明代,爲了方便,皇家還特地修建了個先農壇,圈出一畝三分田供皇帝耕地。
到了二月初二,皇帝就在先農壇内,右手扶犁、左手執鞭,往返犁地四趟。
清代雍正皇帝在圓明園西南隅專設 " 一畝園 ",閑來無事或者十分煩躁的時候,就去園子裏轉轉、耕耕田。
清代陳枚所繪的《耕織圖》就展現了春季人們農耕時的繁忙景象。
皇帝耕地、大臣撒種、皇後送飯,其樂融融。但也不總是這麽順利,清代嘉慶帝親耕時,就出過大洋相。
劭農大典上,牽來的幾頭牛太皮,不聽使喚,嘉慶帝一時沒拿捏住,被幾頭牛弄得團團轉,成了全國的大笑話。
爲了讓人們重視農耕,清政府後來明文規定:" 凡七十以上耕者,免賦稅雜差,勞農節賞絹一匹,棉十斤,米一石。"
十七十八世紀," 中國熱 " 席卷歐洲大陸,法國皇帝路易十五聽說中國皇帝都會親自下田耕地,他也跟着學。在巴黎城郊效仿下田勞作,實施 " 親耕 "。
關于古代勞動節的說法,版本很多。有人說,七夕節其實也是勞動節,爲啥?
七夕節(乞巧節)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漢,鼎盛于宋代。
《詩經 · 豳風 · 七月》中描寫:"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農曆七月,人們白天下地幹活,晚上乞巧過節,體會勞動之後的快樂。
《江蘇文庫 · 研究編》中《江蘇文化地方史 · 淮安卷》記錄民間風俗,白天到郊外看天上巧雲,夜晚庭院坐看牽牛織女星,婦女穿針乞巧、陳列花果與女紅,祈求神明讓自己心靈手巧。所以乞巧節可以說是古代女子的勞動節。
古代文學作品中,處處可見女子辛勤勞動的身影。
無論是放松躺平,還是來場特種兵式旅遊,辛苦工作了小半年,對于現代人來說,勞動節的意義,更多的是在于記住勞動之不易,犒勞努力的自己。加油吧,奮鬥者!
現代快報 + 記者 宋經緯 / 文 儲希豪 /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