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 U8 應該以哪種姿态去颠覆消費者對高端新能源汽車的認知?
仰望品牌旗下的 U8 終于在本屆上海車展上開啓預售,新車共推出兩大版本,豪華版和越野玩家版,官方預售價格 109.8 萬元。雖然在仰望品牌發布之初就已打出了 " 百萬級品牌 " 的口号,但真正面對 109.8 萬元的預售價時,許多小夥伴還是倒吸一口涼氣。
" 過去沒錢才買比亞迪,現在是真的沒錢買比亞迪。" 至此,比亞迪也正式踏入百萬級豪車品牌的矩陣。
在本屆上海車展的現場,仰望品牌是大熱的展台之一。毫不誇張,不止媒體,還有不少其他品牌的經銷商、設計師、工程師們在仰望展台前駐留的時間格外長。
當媒體日結束之後,這個展台依舊人滿爲患,如果你想要進入展區近距離一睹仰望 U8 和 U9,必須要排隊,而這條冗長的隊伍一直排到了隔壁的展台前,主辦方甚至一度決定限流。
毫無疑問,仰望品牌的火爆,再一次證明了比亞迪品牌效應。在當下的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這家一直盤踞銷量冠軍的車企正在試圖用仰望品牌百萬級别标簽向市場證明着自己的實力,這份實力在上海車展上得到了相應的反饋。
" 你會買嗎?看到仰望的預售價格後,你有什麽感想?"
這是在 18 日仰望預售發布會結束後,BC 随機抽問了一些在仰望展台排隊的朋友們。很意外的是,在詢問當中就有兩到三個男性他們驕傲的曬出了自己的仰望下訂截圖。
目前仰望給到的産品發布時間線是,U8 豪華版将于今年 9 月開始正式交付,仰望 U8 越野玩家版則是晚些時間啓動交付。
不過在仰望的價格區間内,可以買到的車有卡宴、X7、路虎攬勝、奔馳 GLS。這些傳統高端燃油品牌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一直霸占着高端豪華汽車市場品類的位置。
過去 30 萬,50 萬,70 萬,就如同是三座大山,三個分水嶺一般,令不少自主品牌們望而卻步,因爲當時的他們隻能在 10-15 萬元的價格區間遊走,賣好這些車才是他們的使命。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給了自主品牌第二次機會,讓他們重生,那這個答案一定是肯定的。
正是依靠新能源汽車在電氣化、智能化當中的先發優勢,自主品牌們開始占領一些技術高地,紛紛揚起了出 " 品牌高端化 " 的旗幟。在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時,20 萬 -70 萬之間的市場格外活躍,自主品牌們打出的 " 高端新能源汽車 " 也幾乎處在 30-40 萬不等。
本以爲這個相對高昂的市場環境入局者不會太多,但消費者們一邊嚷着沒錢,一邊轉手下訂了一款 40 萬的新能源車。所以不是大家沒有錢,而是要看這輛車值不值得花這個錢。
不過随着仰望的到來,如今的比亞迪幾乎囊括了當下新能源市場所有的價格區間。
在那張比亞迪産品矩陣海報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從王朝、海洋、仰望、騰勢再到專業個性品牌,清晰的品牌脈絡以及目前擁有絕大多數銷量主動權的比亞迪的确有信心去挑戰一個百萬級的品牌。
當然比亞迪的野心也路人皆知。
BC 認爲,仰望品牌到目前爲止最大的意義在于,将中國汽車帶上一個全新的高度。至此,中國真正進入了百萬級豪華汽車的新時代,所以我們也要感謝比亞迪的這份勇氣。
不過距離 8 月隻有短短 4 個月,這款車型到底會有多少用戶選擇下訂,這也成爲了當下仰望品牌營銷持續性的另一次機會。
畢竟在下訂人數當中有不少人是抱着玩票的心态,另外即使仰望 U8 産品力有不少看點,不過其銷售壓力并不是來源于競品車型,或是來源于本身以及市場趨勢。目前在 100 萬元級新能源車市場,主要對标奔馳 EQS SUV 和寶馬 iX,這些車型的銷量都不溫不火,仰望 U8 又應該以哪種姿态去颠覆消費者對高端新能源汽車的認知?
然後話說回來,比亞迪的品牌力能否支撐起做百萬級别的豪華車?
這些問題似乎從國内自主開始做高端豪華品牌以來就一直圍繞着,但随着市場和産品的發展,也有了相應的答案。
畢竟豪華車除了必須擁有驚豔四方的設計、智能便捷的座艙、高階安全的系統以及背後無微不至的營銷渠道之外,還得有曆史的底蘊。
無論是奔馳還是賓利、勞斯萊斯他們都具備着曆史積澱,品牌故事以及這些品牌身上别具一格的氣質和特征,其他的品牌很難複制。
所以即便仰望的背後是比亞迪,但是銷量的增速并不能代表且解決一切問題,特别是對于一個新品牌而言。
仰望品牌基于比亞迪而生,即便脫離了主品牌,但用戶們對于仰望的認可根系一直以比亞迪爲主。比亞迪是否可以跳脫出過去王朝、海洋的營銷結構,爲仰望高端構建起它的獨一無二性,這個問題還存在着不少質疑聲。
對此,仰望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胡曉慶在接受專訪時表示," 我們會做直營的服務模式,也就是說我們會自己去投資,去建展廳和未來的中心服務店,希望能夠更快速的觸達客戶,确保我們全國服務标準跟客戶的對接最迅捷、高效、透明、一緻的。"
另一方面,仰望也将搭載比亞迪最爲先進技術包括易四方、雲辇系統、刀片電池、超級車身,以及智駕輔助和智能座艙。
所以可以說仰望 U8 的售價雖然頗受争議,但可以肯定這是一款優秀産品。也是對自主車企造車實力的最好證明。
隻是在不斷變化的市場變化中,比亞迪要去追趕和深挖的東西,還有很多。總的來說,目前還不能确定仰望能否成功沖擊百萬豪車市場,畢竟自主品牌在這條路上,沒有任何參考的依據,比亞迪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