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外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培養創造了新的脂肪組織,它與天然動物脂肪的質地和構成非常相似,可以升級人造肉的風味和質地。研究人員在 2 維層中培養脂肪細胞,然後使用食品級粘合劑将它們聚集成三維成品,未來可能實現大規模生産。
人造肉共包含兩大類:一類是以植物蛋白爲原料制備的人造肉,該類産品因可以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實肉品的外觀和口感,所以又被稱作植物肉、素肉、模拟肉等;另一類是以細胞爲原料制備的人造肉,該類産品可以繞開動物飼喂而爲人類提供真實動物蛋白,又被稱作培養肉、培育肉、體外合成肉、清潔肉等。該研究創造出的産品就屬于第二類。
目前,市面上較爲成熟的人造肉制造技術爲植物人造肉,植物人造肉以豌豆、大豆、小麥等植物爲原料,因此 " 人造肉 " 産業鏈與 " 豆制品 " 産業鏈相似。" 人造肉 " 産業鏈上遊爲原材料種植和初加工行業,通過初步加工,從農産品原材料中提取純度較高的豌豆 / 大豆蛋白,中遊爲豌豆 / 大豆蛋白深加工行業,通過進一步深加工,利用産業鏈上的核心擠壓環節得到适合用于生産植物肉的基礎材料 - 組織蛋白,通過混合加工調味得到植物肉成品,用來最大程度的模拟肉制品的結構和感官品質,下遊行業爲植物肉生産銷售渠道,最終并通過銷售渠道流通到消費者手中。
上遊代表企業有山東赫達、雪榕生物、東方集團、煙台雙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中遊代表企業有素蓮、齊善、金字火腿、雙彙、星期零、植物教授、未食達、hey maet 等,下遊代表企業有京東、天貓、星巴克、奈雪、盒馬、山姆超市、羅森等。
根據 The Good Food Institute 發布的報告,2018 年中國國内植物肉産業市場爲 61.2 億元,同比增長 14.2%。2019 年,星期零成立,人造肉成爲資本市場追捧的概念,2020 年人造肉融資規模高達 8 億元,是 2019 年的 40 倍,2020 年,中國植物肉産業的市場規模約爲 85 億元人民币,據 The Good Food Institute,中國植物肉産業的年複合增長率爲 14% 左右,初步核算,2021 年市場規模增長至 103 億元左右。
前瞻産業研究院認爲,總體而言,人造肉作爲一種全新的肉制品選擇,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推廣潛力。盡管目前仍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和障礙,但随着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對環保和健康的日益關注,人造肉有望成爲未來的食物革命的重要推動力量。
前瞻經濟學人 APP 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産業研究院《2023-2028 年中國人造肉行業趨勢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産業研究院還提供産業大數據、産業研究、政策研究、産業鏈咨詢、産業圖譜、産業規劃、園區規劃、産業招商指南、IPO 募投可研、IPO 業務與技術撰寫、IPO 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