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為《聲生不息》等音樂節目,港樂集體回潮,顧嘉煇、黃霑、羅文……這些華語圈中的傳奇名字再度被提起,他們的音樂成就也再次被世人膜拜。
今日,香港流行音樂教父顧嘉煇去世,享年 92 歲。借黃霑填詞的《世間始終你好》懷念顧嘉煇:
論武功 俗世中不知邊個高 但我知……世間始終你好。
大時代的背景音樂
現在很多年輕樂迷,都覺得港樂和粵語腔很洋氣,其實在 1974 年的《啼笑因緣》面世之前,粵語歌是連香港人都嫌 " 老土 " 的東西,難登大雅之堂。
那時顧嘉煇已是無線《歡樂今宵》的音樂總監,電視台請他為這部新劇作一首國語歌,顧嘉煇心想 " 為什麼不試試用廣東歌呢?"
本來劇集監制王天林都同意了,娛樂唱片卻仍對廣東歌抱有懷疑,顧嘉煇便主動提出 " 一人一半成本,我負責制作,他們負責發行。"
請葉紹德完成填詞後,顧嘉煇又特意找來仙杜拉來主唱,因為仙杜拉平時都常唱英文歌,顧嘉煇心想 " 起碼不會給人老套的感覺 "。
在此之前,顧嘉煇也嘗試過用粵語寫主題曲,1973 年鄭少秋演唱的《煙雨濛濛》便是。
樂評人認為這首作品的曲調偏西化,過于前衛未能走紅,而《啼笑因緣》則是 " 中式小調中悄悄加入西化元素 ",聽衆會覺得既新鮮又親切。
總之,《啼笑因緣》當年一出,随即風靡一時,黃霑稱這首歌是香港流行音樂的分水嶺:" 此曲面世之後,香港人不再歧視粵語歌曲。接下來,一連串作品湧現,香港音樂找到了自己的獨特聲音。"
顧嘉煇也從此迎來自己的創作巅峰。
《狂潮》《家變》《奮鬥》《倚天屠龍記》……一段時間裡,他幾乎壟斷了 TVB 劇集歌曲和配樂。
顧嘉煇曾在《香港電視》雜志中自述:" 基本上,我是遷就觀衆的品味。我累積了長期的經驗,每首新歌推出之後,看觀衆反應,從中了解觀衆的喜好。不過,我也不是死跟着觀衆的,我是慢慢的,嘗試性質的帶動流行歌曲的潮流。"
1977 年的《家變》,便是一首帶動潮流的作品。
黃霑在《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指出,《啼笑因緣》仍然有傳統的粵曲影響,《家變》則完全擺脫了粵劇粵曲影子的作品。歌詞,演唱和編曲都有濃烈的現代感,港産粵語流行曲,正是由這首歌開始,正式邁上雅俗共賞大道。
在未有創意産業觀衆的七十年代,顧嘉煇已經做過很多創意超凡的示範,電腦音樂軟件面世,也是他在香港率先采用。
1979 年,徐克推出電影處女作《蝶變》,這部充滿未來主義 " 的奇特武俠片,徐克希望它在音樂和主題曲方面也能有創新和突破,便找到顧嘉煇求助。
幾天後,顧嘉煇帶來了一個叫 "Synthesizer" 的盒子,也就是電子音樂儀器。用這個神奇盒子,顧嘉煇制造出很多奇特的音樂效果,并把它編成了《蝶變》的調子。
大膽創新的氣氛和氣魄,讓徐克大受震撼,也讓本地觀衆耳目一新。1981 年顧嘉煇第二次前往美國學習音樂,便是專門研習電子音樂的。
這段時期顧嘉煇創作的《鐵血丹心》《世間始終你好》《萬水千山縱橫》,就是中國傳統樂器如古琴、箫、琵琶和現代樂器如電吉他、貝斯甚至電子合成器碰撞的作品。
這些音樂既保留了國風古韻,又富有現代沖擊力和表現力,與當時武俠劇給觀衆的印象很一緻。
這次出國,顧嘉煇還學到了廣告音樂的創作和推廣方法,據他所說:" 最巅峰時,每四至五首電視廣告歌中,便有一首由我作曲。"
" 港歌 "《獅子山下》,也是顧嘉煇的創作,這是長劇《獅子山下》的同名主題曲,因為歌名有代表性,顧嘉煇希望這首曲可以具有香港本地的味道,所以在創作時,在五聲調式基礎上多一個音的六聲調式。
加上黃霑铿锵有力的填詞和羅文蕩氣回腸的演唱,《獅子山下》從問世開始,立刻引發港人共鳴,金融危機、非典、新冠疫情……每當艱難時刻,歌曲都會被一再引用重唱,為市民打氣。
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曾經的 " 鐵三角 " 已經相繼離去,但《獅子山下》仍然是最能代表香港人的背景音樂之一。
半路出家的音樂天才
如果不是受姐姐顧媚的影響,顧嘉煇或許會成為一名畫家。
顧嘉煇的爹顧淡明是個畫家,師從嶺南派畫畫名家高劍父,同時還搞點藝術品收藏什麼的。一家人過得順風順水,家境鼎盛時,顧家同時雇有九個仆人。
可惜抗戰後家道中落,顧嘉煇和姐姐顧媚就算一同投考 " 廣州美專 " 被取錄,也隻能放棄入讀。
1948 年,顧家人從廣州移居香港,栖身于九龍的木屋區,就在一家人快要吃不上飯的時候,顧媚挺身而出,人美歌甜的她去歌廳唱歌來賺錢給一家子人吃飯。
在姐姐耳熏目染之下,顧嘉煇也開始對音樂産生興趣,姐姐就把顧嘉煇也介紹到歌廳去打工。
菲律賓的樂師主動教顧嘉煇彈琴,他上手很快,還與幾個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組了個樂隊來玩,名字就叫 " 顧嘉煇大樂隊 "。
後來顧嘉煇回憶自己的入行經曆:" 現在的人事事要講興趣,其實有些東西都是面對壓力才逼得出來,以我那時環境,就算學做會計,一樣能計得好。"
60 年代初,美國伯克利音樂學校的校長在歌廳看到了顧嘉煇的表演,覺得是個可塑之才,想帶他回伯克利培養,還為他申請了一筆獎學金。
顧嘉煇還在為生活費糾結時,未來的 " 六嬸 " 方逸華出手了。
原來,顧媚和方逸華是好姐妹,她倆在新加坡一起演出做秀的時候,方逸華還叫 " 夢露 ",方逸華覺得顧嘉煇确是可造之才,就提議紅顔知己邵逸夫資助顧嘉煇生活費。
有了邵逸夫的資助之後,顧嘉煇順利踏上美國求學之路,成為了伯克利的第一個中國學生。
顧嘉煇的才華,邵逸夫也很快發現。
1961 年,邵氏開拍電影《不了情》,還搞了個作曲比賽,顧嘉煇帶着自己的作品《夢》參加比賽,在衆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二名。
半途出家,顧嘉煇覺得自己的指法靈活性始終不及自小練習的人,更适合當作曲家。1963 年,學成歸來的他順理成章地加入電影行業,為邵氏、嘉禾兩大巨頭的電影創作配樂。
入行的頭十年,顧嘉煇所創作的歌曲幾乎都是國語時代曲,1965、1967、1977 年分别憑《萬花迎春》、《何日君再來》和《秋霞》三部電影的配樂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音樂,至今仍然為獲獎最多的音樂人。
當時其它出色的電影作品還有《明日之歌》《明日天涯》《小雲雀》等等。
1971 年,李小龍的武打電影《唐山大兄》上映,一舉刷新了香港的票房,而劇中的配樂就是顧嘉煇的原創,風頭一時無兩。
一年後,顧嘉煇應邀為舞台劇《白娘娘》譜寫主題曲《愛你變成害你》,而這首歌的作詞人,正好找了黃霑。
這部劇是第一部華語音樂劇,而這首歌也成了日後影響華語樂壇的 " 煇黃 " 二人組第一次合作。
" 煇黃 " 組合,絕代雙驕
黃霑說,50 年代他還在樂隊當領班的時候," 我已經去他的樂隊上搞搞震。
顧嘉煇比黃霑年長近 10 年,在音樂和人生問題上,都稱得上黃霑的 " 師傅 "。
黃霑佩服顧嘉煇在作品上的 " 不落俗套,最怕尋常(ordinary),有時全曲有一二樂句落入前人慣用模式,必然盡力修改。因此他的旋律很少重複自己,每首幾乎必定帶給聽衆新的喜悅。"
因為需要慢工出細活,和煇哥合作過的導演都對他 " 又愛又恨 "。
謝賢就曾吐槽他交貨晚到 " 差點連套戲都不知道什麼時候能上畫 ",但收到作品之後又會很開心,因為實在 " 寫得太好了!"
黃霑則早就習慣他的 " 拖延症 "。
《上海灘》是他們合作的第一首粵語歌,當時電視台要求他們三個星期完成創作,顧嘉煇則在 " 兩個星期零六天 " 的淩晨,才打電話給黃霑,将曲譜 "mi 半拍 sol 半拍一個小節 la 半拍 " 地口述出來。
黃霑一邊複述一邊抄錄,完了上了個廁所,沒想到看見馬桶漩渦開始靈感湧現,便有了那句經典的 " 浪奔,浪流 ",緊接着,他花 20 分鐘就完成了整首歌詞。
神曲面世,十一年前參加無線歌唱比賽,獲顧嘉煇賞識入行的葉麗儀也因演唱《上海灘》迅速走紅。
這首歌一唱就是 50 多年,葉麗儀說:" 直到現在登台,我不唱《上海灘》都很難收場。"
顧嘉煇也很懂得把握歌手的特點,比如汪明荃的聲音比較幼和斯文,他便會交給她比較柔的歌;而鄭少秋也因為他的曲子,一改過去給人 " 油腔滑調 " 的形象,有了豪邁俠義的氣息。
《上海灘》火了兩年後,顧嘉煇再次擔任無線與華星主辦的新秀歌唱比賽的主裁判,那一年,19 歲的梅豔芳憑一首《風的季節》成為奪冠大熱,同為裁判的黃霑立刻給出滿分 50 分,而顧嘉煇卻 " 硬扣 " 一分,給了 49 分。
理由是:藝術是沒有滿分的。
梅豔芳依舊以 " 勝亞軍幾條街 " 的分數奪冠,而她出道後的第一首歌,便是顧嘉煇和黃霑合作打造的《心債》。
1998 年顧嘉煇和黃霑合體開 " 煇黃真友情演唱會 ",梅豔芳還特别唱了此歌感激二人的知遇之恩。
2000 年,兩人再次合體開 " 煇黃演唱會 ",哥哥張國榮連當兩晚特别嘉賓,獻唱了煇黃合作的《當年情》。
他正是因為這首歌,拿下 " 年度十大勁歌金曲 " 和 " 十大中文金曲 " 的榮譽。
在這個演唱會上,張國榮稱兩人為 " 樂壇父母 ",并且開玩笑補了一句 " 父一定是煇哥啦!" 惹得兩人狂笑。
兩人也先後獲得 " 音樂成就大獎 ",顧嘉煇上台領獎發言時,黃霑細心地給他整理衣服的扣子。
黃霑還給他取了一個花名叫 " 貝多煇 ",因為他在自己心目中,有如流行曲方面的貝多芬。
顧嘉煇的曲、黃霑的詞,是香港樂壇高山流水般的天作之合,但 2004 年,黃霑因病去世了。
顧嘉煇回港哀悼,寫下挽聯:滄海一聲笑,笑傲江湖一名士;忘盡心中情,情牽當年每段詞。
兩人原本計劃 2005 年 1 月在香港舉行最後一次 " 煇黃演唱會 ",後來隻有 " 煇 " 沒有 " 黃 ",演唱會便沒有開成。
之後,顧嘉煇偶爾仍會辦音樂會,寫一兩首歌,更多時間他會重拾畫筆,用另一種方式勾勒他心中的寫意江湖。
如今,煇黃二人以及諸多音樂巨匠,或許已經 " 在天涯相逢 " 了。
E 姐結語:
顧嘉煇曾經客串過許冠文的電影,他飾演一個沉迷發明的軍火專家,出場不到兩分鐘就下線了。
許冠文說,在我認識的芸芸衆人中,就隻有他一個可以做到 " 百分百沒有表情,内心卻是天才橫溢 "。
" 塵俗氣,沾不上 ",顧嘉煇确實不太喜歡說話,林子祥和羅文也曾調侃他 " 怕醜 ",音樂是他和這個世界溝通聯結的方式,填詞人把歌詞填好,歌手把歌唱好,可以幫助他直抒胸臆。
2015 年在顧嘉煇的榮休演唱會上,很多受他提攜的新生代歌手到場表演,年邁的他坐在台下接受着鮮花和掌聲,卻讓人感受到孤獨和寂寞,也許因為那些最懂他音樂和想法的人,都已經先走一步了。
葉麗儀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會聽到顧嘉煇的音樂,那些觸動人心的不朽香江樂曲,永遠是華語樂壇永恒的寶藏。
希望這一代的音樂人,記住的不僅是他的音樂,還有他的原創精神。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你最喜歡顧嘉煇的哪首歌?
來評論區說說吧 ~
上一篇:
下一篇:
從歌女到電視女王:方逸華,TVB 最後一位傳奇大女主
- 今天頭條の作者 -
你的小仙女 E 姐,愛聽歌的菜籽 & 阿菠蘿
值日生:菜籽 美編:樹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