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的資本市場中,汽車類上市公司漲勢喜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6 月,78 家汽車類上市公司(涵蓋 21 家跨國整車企業、29 家國内整車企業、19 家國内零部件公司、9 家國内汽車經銷商集團)中,除停牌企業外,有 63 家企業實現市值 " 飄紅 ",占比超過八成,遠好過 5 月的表現。
具體來看,在國際車企中,特斯拉延續了 5 月的強勢表現,無論是市值增幅還是市值增長額,都領銜國際車企闆塊。而憑借近兩個月來的漲勢,截至美東時間 6 月 30 日收盤,特斯拉股價較年初已增長了 112.5%。
國内方面,無論是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還是經銷商集團,多數企業都一改此前回調的狀态。其中,造車新勢力表現搶眼,小鵬汽車美股 6 月市值增幅爲 74.21%,在記者統計的 78 家汽車類上市公司中居首位。
Wind 數據顯示,6 月,在記者統計的 57 家國内汽車類上市公司中,有 45 隻個股實現市值增長,比 5 月多出 32 隻。58 家國内汽車類上市公司市值合計環比增長約 4106.84 億元,相比 5 月環比減少約 720.52 億元,整體回暖态勢明顯。
特斯拉領銜 國際車企 " 漲 " 出一個豐田汽車
6 月,21 家國際車企中,有 18 家實現了市值環比增長,占比超過八成。21 家國際車企市值合計環比增加 2788.4 億美元,比一個豐田汽車的市值還多,漲幅爲 17.57%。
美股方面,受人工智能前景、美聯儲加息舉措告一段落、美國 5 月 PCE 價格指數同比回落等因素共振,美國三大股指集體收高。整個 6 月,标普 500 指數上漲 6.5%,創下去年 10 月以來的最佳單月表現;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 6.6%,連續第四個月上漲;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 4.6%,爲去年 11 月以來最好的月度表現。
大盤向好之下,特斯拉、福特汽車、Rivian、通用汽車的 6 月市值均環比增超 10%,其中特斯拉和福特汽車的市值增幅均超 20%。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具體到個股方面,特斯拉再度以 28.36% 的漲幅領銜該闆塊。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5 月 ~6 月,特斯拉股價一度上演 13 連漲,在連續上漲的 13 個交易日中,特斯拉的股價累計上漲了超 40%,市值的增長達到了近 2400 億美元。而這 13 連漲,讓特斯拉市值 " 漲 " 出一個豐田汽車。
與股價同時增長的還有特斯拉的銷量,其上半年銷量近 90 萬輛,同比增長 57%。華爾街投資機構 Wedbush Securities 的分析師 DanIves 表示,2023 年初實施的降價給特斯拉帶來了巨大的收益,特斯拉今年仍有望達到 180 萬輛的這一裏程碑交付量,利潤率回升有望持續至 2024 财年。
對比之下,Lucid Motors 未能在 6 月實現市值的增長,市值環比減少了 2.81%,爲闆塊之最。數據顯示,Lucid 在本土發展遭遇銷量和産能的雙重瓶頸。今年第一季度,Lucid 産量和交付量僅分别爲 2314 輛和 1406 輛。在此背景下,據加入 Lucid 不久的前集度汽車負責用戶發展與運營的副總裁朱江透露,Lucid 已經開始爲進入中國市場做準備。
歐股方面,受到歐洲央行持續加息以及銀行業危機的影響,今年第二季度歐股整體表現平平。其中,德國 DAX 30 指數 6 月累漲 3.09%;法國 CAC 40 指數 6 月累漲 4.25%;英國富時 100 指數 6 月累漲 1.15%。對比之下,盡管不少歐洲整車企業的市值實現了增長,但漲幅遜于美國的整車企業。數據顯示,奔馳、寶馬集團、大衆集團、沃爾沃汽車、極星 6 月市值分别環比增長 5.69%、9.17%、4.19%、10.03%、16.83%。
制表:每經記者 孫磊
與上述企業不同,保時捷 6 月市值未能實現環比增長,跌幅爲 1.98%。據悉,在保時捷去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股東大會上,保時捷 CEO 奧博穆表示,公司将在未來幾年内投入超 200 億歐元(約合 219 億美元),爲其計劃推出的純電動版卡宴 SUV 等車型配備尖端電動和數字技術,以提高收益。
超八成國内車企市值飄紅 小鵬港股股價飙升 61%
6 月,在記者統計的 32 隻國内汽車上市公司個股中,除停牌企業外,僅有 4 隻個股出現股價環比下滑,國内整車上市公司 6 月市值合計環比增加了 3292.58 億元,相當于兩個上汽集團的市值,增幅爲 13.27%。
回顧 A 股的市場行情,6 月最後一個交易日,A 股三大指數全線收漲。其中,滬指上漲 0.62%,收報 3202.06 點,6 月微跌 0.08%;深證成指上漲 1.02%,收報 11026.59 點,6 月上漲 2.16%;創業闆指上漲 1.60%,收報 2215.00 點,6 月漲 0.98%。
以此爲背景,汽車闆塊表現較爲突出。賽力斯、安凱客車、亞星客車、長城汽車等均有不錯表現,6 月市場分别環比增長 43.59%、38.31%、15.49%、11.26%。
此外,回顧 6 月港股走勢沖高回落,恒生指數月内漲 3.74%,恒生科技指數 6 月漲 7.85%。從市場表現來看,6 月有一半時間出現反彈,大市值品種整體在月中都有反彈動作。闆塊方面,有幾大闆塊表現相對突出,如汽車闆塊在購置稅利好延續刺激下整體表現較強。
值得注意的是,6 月,市值增幅較高的國内整車企業多數來自港股。例如,小鵬汽車 -W、零跑汽車、蔚來 -SW、理想汽車 -W,6 月市值分别環比增長了 64.71%、41.42%、31.60%、22.23%。其中,小鵬汽車 -W 的市值增幅領銜該闆塊。
消息面上,小鵬 G6 于 6 月 9 日以 22.5 萬元起的價格進行預售,預售 3 天内,小鵬 G6 支付 2000 元的預訂用戶超過 2.5 萬。而從 6 月 9 日至 28 日,小鵬 G6 的訂單已經突破了 3.5 萬輛。受到小鵬 G6 訂單火爆的影響,小鵬汽車的股價也開始走出底部。從 6 月 9 日至 6 月 28 日,小鵬汽車港股股價漲幅高達 36.43%。
" 我們看好中國品牌繼續向上的确定性,以及智能化與新出海帶來的強支撐。看好已經具備行業定價權的比亞迪、理想,以及中國品牌中具備優秀産品定義能力的長安汽車、吉利汽車。而處于車型周期拐點的小鵬、蔚來或許也将表現出一定的超額彈性。" 申銀萬國證券方面表示。
民生證券研報稱,汽車闆塊當下投資決策取決于景氣度三指針的組合(需求判斷)、估值(空間位置)和政策端核心變量,預計闆塊于 2023 年下半年底部開啓震蕩上行。當前位置看,風險溢價處于曆史低位(空間位置);政策端在行業周期下行期出台概率加大(政策端);景氣度指針中宏觀變量暫不支持行業複蘇(周期趨勢項);乘用車月度同比增速趨勢及電動化滲透率有望在 2023 年第三季度末再次共振向上(周期邊際項及成長性)。
智能化概念股表現搶眼 锂電闆塊估值處于低位
伴随汽車行業的總體回暖,特别是新能源汽車的持續高漲,相關的國産零部件企業也同步受益。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6 月,19 家零部件企業中有 15 家實現市值環比增長,占比接近八成,而 19 家企業總體市值合計環比增長 781.5 億元,漲幅爲 3.94%。
漲幅方面,三花智控、科大訊飛、均勝電子 6 月市值均實現了 10% 以上的環比增長,分比爲 16.48%、13.37%、11.29%。
消息面上,工信部等五部門印發的《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指出,汽車行業重點聚焦線控轉向、線控制動、自動換擋、電子油門、懸架系統等線控底盤系統,高精度攝像頭、激光雷達、基礎計算平台、操作系統等自動駕駛系統。
中信證券表示,中國汽車行業競争有所加劇,但主流車企的經營策略大體回歸理性,技術降本能力是今年車企的核心競争力。在零部件産業鏈上,預計行業景氣度回升後,智能化程度提升和品類創新仍将是行業發展主流;民生證券表示,堅定看多具備電動智能化屬性的汽車零部件闆塊,重點關注智能化 + 熱管理 + 輕量化核心賽道。
相比之下,億緯锂能、天齊锂業、贛鋒锂業三家锂電闆塊的個股未能實現市值環比增長,分别下滑 5.47%、2.82%、1.68%。
" 當前新能源闆塊調整主要是資金退出所造成的,行業基本面沒有問題。" 融通先進制造基金經理王迪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稱,近期部分資金從新能源闆塊中撤離轉而追逐 TMT(科技、媒體和電信)闆塊。
王迪預計,接下來機構對新能源持倉可能将回歸正常水平,闆塊再度回調的空間不大。從估值層面看,基本上是曆史底部區域。
中原證券認爲,目前锂電池闆塊估值顯著低于 2013 年以來 48.08 倍的行業中位數水平。結合行業政策、行業發展前景、業績增長預期及估值水平,維持行業 " 強于大市 " 投資評級。
"2023 年建議重點關注三條投資主線:一是原材料價格總體承壓下锂電産業鏈下遊有望受益,重點爲動力和儲能領域優勢标的;二是锂電産業中遊和上遊企業,重點關注具備成本優勢和資源優勢企業;三是充電樁、鈉電池和儲能電池細分領域的主題投資機會。" 中原證券稱。
終端市場表現好于預期 經銷商集團表現不一
汽車經銷商集團方面,國内 9 家汽車經銷商集團中有 5 家實現股價上揚。記者統計的數據顯示,6 月,9 家汽車經銷商集團總體市值合計環比增加了 32.76 億元,漲幅爲 2.75%。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 " 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 "VIA 顯示,6 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爲 54.0%,雖環比下降 1.4 個百分點,但同比卻上升 4.5 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汽車流通行業處于不景氣區間。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方面稱,6 月汽車市場溫和複蘇。在 "618" 大促與端午節雙重效應下,疊加廠家及經銷商半年度節點沖量任務指标,終端優惠增加,成交率提升。6 月以來,中央及地方促消費政策不斷加碼,如商務部組織開展百城聯動汽車促消費活動,以及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等,進一步加速釋放汽車消費需求,6 月汽車市場表現好于預期。
不過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經銷商經營狀況目前仍然不及預期。新車價格下探嚴重,裸車毛利較低。需求不足依然是當期汽車市場的主要矛盾。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調查顯示,對于上半年銷量任務完成情況,21.3% 經銷商表示可以按計劃完成,31.7% 的經銷商完成率在 80% 以上,有 11.7% 的經銷商表示完成率不足 50%。
行業背景之下,經銷商集團個股表現不一。廣彙寶信、中升控股、國機汽車、新豐泰集團均實現了市值的上揚。其中,國機汽車在 6 月 27 日發布公告稱,其拟使用募集資金向全資子公司中汽工程增資 2.79 億元,截至當日收盤,國機汽車報收于 10.39 元 / 股,股價漲幅爲 6.45%。
跌幅方面,美東汽車 6 月市值環比下滑 10.22%,位列闆塊之首。根據香港聯交所 6 月 16 日披露的文件,美東汽車執行董事羅劉玉于 6 月 14 日以每股均價 9.0332 港元售出美東汽車 11.5 萬股普通股股份,價值約 103.88 萬港元。售出後,羅劉玉最新持股數目爲 46.3 萬股股份,好倉比例由 0.04% 降至 0.03%。
對于下半年車市表現,經銷商預期較爲謹慎。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調查中,有 40% 的經銷商認爲下半年銷量同比去年下降,60% 的經銷商認爲在政策拉動下,銷量同比去年持平或增加。綜合經銷商對下半年車市的判斷及上半年汽車市場狀況,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計,全年乘用車零售量依然有望實現同比正增長。
對此,業内人士認爲,經銷商集團擁有較好的品牌口碑,以及大量的客戶資源,如果能夠加以利用,或許會在新能源轉型中收獲意想不到的結果,國内經銷商領軍企業中升控股、美東汽車、永達汽車都将迎來重大投資機遇。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