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鄰國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它令人上瘾,而它令人上瘾的核心是在普世觀念中有益無害的内容,畢竟誰也不能挑出 " 學習 " 這件事的錯處。
同時,這種上瘾的内容,也滿足了普通人的愧疚補償心理。盡管都是下班後癱在沙發上消磨時間,學習一門外語,無論是否有成效,最終總比玩遊戲刷短視頻來得更心安理得。
作者 | 朝天椒
編輯|硬飛路
題圖 & 封面 | 《Run On》
無論你是還在爲四六級煩惱的大學生,還是隻剩一口啞巴英語的打工人,大概都曾将同一個單詞寫入肌肉記憶:abandon。
這是英語詞典的第一個單詞,也是無數人背單詞 " 從 abandon 到放棄 " 的一把辛酸淚。
不過,這都是過去式了。如果說,單詞表是否能翻到下一頁,從前隻能靠自己那餘額不多的意志力,現在你也可以靠 " 聽勸 " 學下去。
最近,一隻其貌不揚卻非常善于勸學的小綠鳥,就不動聲色地拿捏了全網 1500 萬打工人。
感受一下來自多兒的拷問。(圖 / 多鄰國)
這隻綠色貓頭鷹名爲 " 多兒 ",是學習軟件 " 多鄰國 " 其中的一個動畫角色,以 " 善于 PUA 式勸學 ",在中文互聯網上聲名大噪。
社交媒體上,充斥着大量多鄰國 " 受害者 " 發言。網友 @sisichn 發帖說,11 點半還在喝酒,兩個女人拿出手機說今天的多鄰國時間到了,酒局秒變學習局。
還有的網友,在約會時不忘躲進廁所刷題,就連在西藏因高反吸氧時,迷迷糊糊間也得拿出手機打卡——以至于有網友不無誇張地表示," 人生第一次感覺被套牢是因爲多鄰國 "。
會可以不約,卡不能不打。(圖 / 微博截圖)
" 一旦開始用多鄰國,你這輩子就定型了,就完了,就被它控制了,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當那個白天在工位上喊着反卷的人,回家居然躺在沙發上偷偷打卡學習軟件,你仍然很難想象,一個外語學習軟件的打卡記錄,有朝一日竟然可以成爲一種互聯網時尚單品。
多鄰國在小紅書的話題浏覽量近億次。(圖 /App 截圖)
隻能說,一生愛學的中國人,終究還是身體比頭腦誠實。
高三的肌肉記憶,
仿佛被喚醒
多鄰國成立于 2012 年,2019 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無論從哪個時間維度看來,它都算不上一個橫空出世的新物種。
這隻 " 雞賊小綠鳥 " 能在今年突然走紅,從某種程度上是因爲在營銷和設計上突然打通任督二脈,找準了中國人的 " 七寸 ":一生愛學、一生好強。
作爲一款外語學習軟件,其核心機制是将題目設計成闖關小遊戲。
在多鄰國的設計機制中,用戶——或者說 " 玩家 ",在滿血狀态下共有五顆紅心。進入單元挑戰時,用戶每答錯一題扣一顆心。挑戰成功會贈送經驗及寶石,愛心全部扣完則挑戰失敗,隻能選擇等待 4 小時回複一顆心,或者直接使用寶石滿血複活。
多鄰國的紅心機制。(圖源 / 多鄰國 APP 截圖)
這波操作,相當于生生地将初中習題冊,做成了 " 手機版《非常 6+1》"。
但這套機制本身同樣算不上新穎,真正讓人開始卷生卷死的,是它引入了段位系統,這算是真的找到日活密碼了。
在這個段位系統下,用戶學得越多,經驗值越高,段位排位也會越高。如果排名下降,多鄰國還會推送 " 溫馨提醒 ",實時告知用戶有人正在将其擠下排名。
也因此,如果你的身邊突然出現了幾位白天精神不振的同事,那有可能 ta 前一晚剛剛在多鄰國上大 " 殺 " 四方,爲了打榜和人鏖戰到半夜。
網友的刷榜經驗分享。(圖源 / 小紅書截圖)
我甚至有種錯覺,仿佛穿越回了高三,每月眼巴巴等着年級大榜,以及爲了多拿一分,全班同學卷生卷死的情景。
一年高三,終生高三。很難說多鄰國的産品策劃爲了喚醒人們讀書時的肌肉記憶,有沒有在衡水高中采過風。
當用戶費勁升到最高段位也就是鑽石聯盟時,就會發現眼前并不是終點,等待用戶的隻有艱難保級或者降級後再挑戰,整個過程堪稱是一場現代的西西弗斯神話。
多鄰國用戶隻有兩條路可以走:卷和被卷。(圖 /《墊底辣妹》截圖)
當然,也要承認并非所有用戶都是卷王,有很大一部分人仍然無法對抗人性的弱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讓手機上的多鄰國依舊逃不過所有學習軟件的宿命——從興緻勃勃地下回來,到三天後被束之高閣,再到被手機自動卸載,前後最多一個月。
由此,也引出了多鄰國身上最大的噱頭:多兒勸學。
爲了督促用戶繼續使用,多鄰國的手機桌面小組件會從早到晚、花樣翻新地一直催促用戶打卡學習,據網友不完全統計,多兒至少有 20 種勸你學習的話術和皮膚。
在這種花式勸學下,你每一次解鎖手機,還沒來得及摸會兒魚,就會看到手機桌面上一隻越發焦灼的綠色貓頭鷹在催你學習,一時間你的魚摸也不是,不摸也不是。
" 多兒勸學 " 的部分桌面小組件。(圖 / 小紅書用戶 @momo)
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短信和推送勸學。無論在哪兒,無論在幹嗎,隻要沒有進軟件打卡,多兒就會以各種方式 " 追殺 " 你到天涯海角。就像之前網友所說,一旦開始多鄰國,這輩子就定型了,因爲無論你卸載與否,它都會想盡辦法在你眼前刷到存在感。
假如有一天多鄰國推出 " 多兒勸學 " 線下業務,那似乎也不會令人太意外。(圖 /@谷大白話)
究竟是人工智能,
還是人工智障?
多鄰國的走紅,和其團隊營銷離不開關系。多鄰國創始人曾經多次提到 " 社交優先 " 的策略,也就是通過内容和運營,在社交媒體上獲得更大的聲量。
從如今多鄰國在社交媒體上的熱度來看,這個策略的确奏效了。但大部分人的多鄰國學習之路,依然是 " 始于營銷,終于智障 "。
作爲一門能夠學習 40 多門語言的軟件,多鄰國的優勢是能夠學習的語種足夠多。但這同樣意味着需要海量的題庫來支撐這 40 多門語言。
因此,AI 在多鄰國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據相關公開報道,AI 幫助多鄰國開發團隊審查和改進了超過 40 種不同語言的 100 多門課程。
多鄰國的 2023 年二季報也提到,多鄰國的 DAU(日活)增長 62%、營業收入增長 44%,AI 是其背後重要的推動力之一。
同時,多鄰國也對 AI 寄予厚望,公司管理層曾表示:" 未來 10 年,AI 技術将促使我們向用戶提供更有趣、個性化、有效的學習體驗。"
AI 技術俨然成爲教育賽道的下一個風口。(圖 /《矽谷》第六季)
然而,從用戶的實際體驗來看,這番話所描繪的學習體驗,還是言之尚早。多鄰國的小語種語言課程中,有大量令人感到毫無頭緒甚至堪稱荒謬的例題例句,用戶做題時不僅要思考語法單詞是否正确,還要思考人物關系是否合理。
用戶 @4566 在視頻中花了三分鍾來吐槽多鄰國的離譜例句。評論區有大量用戶表示同感,并曬出了自己遇到的案例,比如 " 狗也是人 "" 這個蘋果會說一點德語 "" 我的外公愛我的丈夫 "" 貓和老鼠明天有約 "。
出題思路實屬超前,很難想到,做題竟然也有做出希臘神話混亂感的一天。
這種實用性爲零的例句,多發于小語種課程中。但用戶基數龐大的英語學習用戶,要面對的,則是另一個層面上的 " 人工智障 " ——多鄰國的英文不錯,但是中文實在不夠好。
多鄰國的系統還沒有智能到理解中國人的說話習慣,這導緻它 " 英譯中 " 的答案判定非常苛刻。
即便含義相同,隻是與正确答案語序不同也會被判定爲錯誤答案。搜索 " 多鄰國 "" 中文 " 等關鍵詞,會在社交媒體上發現大量英譯中受害者,有網友表示 " 感覺自己不是在學外語,而是學中文 "。
社交媒體上,用戶關于答案判定的吐槽。(圖 / 小紅書截圖)
作爲學習軟件,多鄰國最大的優勢就是讓用戶以遊戲的方式進行學習。一體兩面,這同樣是它身上最大的槽點。
盡管有些無聊得讓人不願承認,但絕大部分學習軟件都是爲應試而生。比如曾經流行一時的 " 百詞斬 "" 扇貝單詞 " 等,這些學習軟件的使用者都有一個核心目标,比如四六級、專四專八、托福雅思等。
而多鄰國并不是,大多數用戶使用多鄰國,并沒有一個強烈的、需要去達成的目的," 多兒勸學 " 不是多兒想勸,而是多鄰國的機制決定了多兒必須勸。
同時,遊戲的形式也意味着多鄰國在課程中缺乏語法、動詞變位的系統教學,這一點在小語種課程中尤其明顯。
這一點即便是在用戶群體中也有争議,一部分用戶認爲多鄰國是教人如何使用語言,而不是爲了應試,語法在實際交流中并不是最重要的。
而另一部分用戶則認爲,對于完全零基礎的小語種學習者來說,沒有系統講解隻能靠悟性,題不是學會的,而是猜對的,用戶體驗似乎也說不上好。
這種機制設計在用戶群體中也有争議。(圖 / 小紅書截圖)
如果說,多鄰國降低講解存在感的設計是有意爲之,是爲了磨煉用戶語感的話,從實際體驗來看又并非如此。在軟件上打卡幾百天,結果出國面對外國友人還是 " 阿巴阿巴 " 的人并不在少數,在多鄰國上勤學苦練的 365 天時光,終究還是錯付了。
學習成瘾,是好事兒嗎?
心理學家斯金納開展過一項研究,他将鴿子放入裝有操縱杆的籠子裏,隻要壓動操縱杆,鴿子就能得到一個小球狀的食物。
在實驗的第二階段,鴿子壓動操縱杆後不再是每次都得到食物,斯金納發現,當鴿子隻能間隔性地得到食物時,它壓動操縱杆的次數明顯增加了。
這就是 " 斯金納箱子 ",有時能得到,有時得不到,反而能大大提高鴿子壓動操作杆的積極性。
而多鄰國的機制設計,也逃不開 " 斯金納箱 " 的影子。
多鄰國創始人 Luis von Ahn 曾表示:" 我們希望用戶答題的正确率是在 80% 左右,低于 80%,用戶可能會覺得這個題太難了,太難了就不想學了,可能就不用我們的 App 了;如果是高于 80%,可能太簡單了,用戶什麽東西也學不到。所以說我們要保證用戶的正确率是在 80% 左右。"
不确定的獲得感,才會吸引用戶更高頻、更長久地使用軟件。
所有 App 都在争奪用戶的使用時間。(圖 /《亢奮》第一季)
這恰如《運氣的誘餌》作者所說," 世界正在變成一個巨大的斯金納箱,人們手機中包括銀行、醫療、保健在内的所有 App 涉及都是爲了在激勵和獎勵的循環中将用戶鎖定住 "。
多鄰國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它令人上瘾,而它令人上瘾的核心是在普世觀念中有益無害的内容,畢竟誰也不能挑出 " 學習 " 這件事的錯處。
同時,這種上瘾的内容,也滿足了普通人的愧疚補償心理。盡管都是下班後癱在沙發上消磨時間,學習一門外語,無論是否有成效,最終總比玩遊戲刷短視頻來得更心安理得。
我也問過一些用多鄰國學習的朋友,試圖找出多鄰國的使用時間和短視頻、遊戲軟件的使用時間是否爲此消彼長的關系,然而有一位朋友給我的答複是:短視頻還在刷,減少的隻有上班工作的時間。
對于普通人來說,多鄰國暫時還無法搶占其他娛樂 App 的時間。
不過糾結這些或許并沒有太大意義,如果所有 App 都在期望以這套機制來搶占我們的注意力和時間,至少我們還有權利選擇一個很明顯糟糕的,和一個看起來并不那麽糟糕的。
校對:鄒蔚昀,運營:嘻嘻,排版:沈早慧
讀完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