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穆勝
2022 年,互聯網大廠可是做出了不少新動作:諸多企業開始以組織調整、人員優化等形式裁員;京東副總監級别以上的管理人員現金薪酬降低 10%~20% 不等;字節、騰訊等大廠紛紛取消免費早晚餐、下午茶、房補周邊福利 ......
這些都是互聯網大廠在失去流量紅利後,被迫使出的 " 降本 " 手段。但是,他們發現這些動作并沒有達到預期結果,于是,開始将目光轉移至 " 增效 ",而主要手段也樸實到讓人大跌眼鏡——加強考勤管理。
What?好熟悉的傳統民企味道!一向标榜靈活打卡、自主決定工作時間的互聯網大廠也開始加強考勤管理了?大廠的管理模式不再性感了嗎?
01 996 要涼涼?
互聯網大廠曾一度倡導 " 彈性工作制 ",而這種自由、靈活的工作氛圍也使得畢業生們心生向往。但這種 " 彈性 " 也催生了很多副産品,比如 " 加不完的班 "" 做不完的工作 ","996""007" 甚至被大廠民工們戲稱爲 " 福報 "。
不過,近期互聯網大廠的一些動作,不免讓人覺得 "996" 即将要成爲過去式。
2022 年 11 月,阿裏内部人士透露,某位排名前十的高管在抽查杭州總部某核心業務線辦公室時,發現已過上班打卡時間,但很多工位卻沒有人。自此,這位高管開始頻繁在上班時間來到該業務線辦公區,親自嚴抓整個業務線的考勤,規定員工上午 9 點半要到公司,中午午休時間截止到 1 點半。
2023 年元旦後,百度 MEG(移動生态事業群組)被爆出開始加強考勤管理。多個團隊被口頭通知,早上 10 點之前必須到崗,另外,工作日下班免費打車的時間将從 9 點改成 10 點。不過,也有百度員工在脈脈上表示,此次百度調整考勤制度,不僅限于 MEG,而是涵蓋所有部門。
2023 年 2 月 1 日,美團開始正式執行新考勤制度:多部門要求 10 點前必須到公司,職能部門考勤時間爲 9 點 -18 點,研發部門 10 點 -19 點;全司提倡 9 點上班,超過 10 點算遲到,10 點半以後算當天曠工。對于此次調整考勤制度,美團給出的原因是:" 希望大家把上午的時間更高效地利用起來;所有同學的出勤規則一緻,不再區分序列和職級,也有助于提高協作效率。" 其實,不同職級和序列默認有不同考勤标準,已經是互聯網大廠公開的秘密。" 領導的手表決定時間 ",又何嘗不是一種官僚呢?
種種舉措似乎都表明,互聯網大廠開始覺得彈性工作制不劃算,要重回剛性了。但有意思的是,互聯網大廠的部分員工也支持這種調整。他們認爲,加強考勤制度是好事,現在的彈性工作制早就變味了," 彈早 " 不 " 彈晚 ",純加班還不記錄加班時長,對員工太不公平。一個美好的制度讓雙方都不開心,也屬實是朵奇葩了。
但也有部分大廠員工表示,互聯網大廠前期不注重管理,講究彈性,現在突然要重新樹立規則,根本就沒給員工适應公司發展轉型的機會,這樣做隻會逼瘋員工。
02 小考勤,大風向
考勤制度的調整釋放出一個信号,互聯網大廠正從高速成長期,逐漸走向平穩成熟期。這個階段的他們開始調整管理方式來尋找 " 出路 ",也是應有之義。
這裏,我們不妨分析一下互聯網大廠聚焦考勤管理的原因:
其一,從數據上看,互聯網大廠承受了人效下降的巨大壓力。
由于商業模式不同,我們選取了美團、百度的人均營收增長率和阿裏人均 GMV 增長率兩個指标進行分析(如下圖)。整體來看,阿裏人效增長率始終處于坐标軸下方,也就是一直是負增長的;美團人效增長率在 2020 年出現斷崖式下降趨勢,下降至負增長,但卻在 2021 年出現反彈,增速重新回正;而百度的人效增長率一直較穩定,且處于坐标軸上方,看起來卻是相對穩健的。
阿裏的業務一直高歌猛進,但人效居然在持續走低,美團以管理嚴謹、苦練基本功著稱,居然也曾出現人效負增長。互聯網大廠在人效問題上,不進則退。
2019-2021 年阿裏、美團、百度人效增長率變化
資料來源:穆勝咨詢、阿裏、美團、百度财報
其二,人效的提升,以建立規範管理制度爲基礎。
互聯網行業發展初期,大多數企業都是 " 野蠻生長 "。這一時期企業的主要任務就是快速搶占市場、擴張地盤,管理制度會相對寬松,講究更大的自由。
而随着流量紅利逐漸消失,企業發展逐漸遇到瓶頸,而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是需要時間和成本的。因此,互聯網大廠要想平穩地度過這個時期,爲後續新業務保存實力,就需要建立規範的制度,能夠在短時間内快速約束和支撐企業。考勤作爲企業管理制度中最基礎、最好執行的管理制度,是大廠走向規範化管理的第一步。
其三,彈性工作制的問題,已經造成了太多的麻煩。
在彈性工作制下,大廠技術崗位員工的工作時間通常是朝十晚九,多數還會加班至淩晨,而非技術崗位員工的工作時間通常爲朝九晚六,不同崗位的員工工作時間不一緻。這就會出現明明今天就可以溝通的問題,卻因爲其他崗位同事已經下班,而需要延後溝通的情況,浪費了大量的溝通成本,拉低了組織效率。在規範考勤制度後,互聯網大廠們就能夠保證所有崗位上的員工工作時間一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組織效率。
其四,考勤管理被作爲加強績效考核的手段之一。
互聯網大廠的績效考核大多區分度不足,"3.5 普照大地 "" 都是 B" 已經是業内公開的笑話,即使有的企業進行強制分布,也是 " 輪流當英雄,輪流當壯士 "。大廠績效管理的技術有待提升,已經是不争的事實,但如果績效考核對于結果無法量化,追溯工作過程就成了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所以,大多數公司在加強考勤管理後,下一步都會将考勤與績效考核挂鈎,用來約束員工。以美團爲例,新考勤制度中規定,員工遲到一次算輕度違紀,年終績效 *0.8;遲到 3 次算中度違紀,年終績效 *0.5。一個大膽的猜想是,沒有頭緒時就先開始抓考勤,以此作爲标準,從中篩選出工時少的劃水員工,方便爲下一步裁員時做參考。
03 冷眼旁觀 " 新物種 "
我們應該如何正确看待大廠加強考勤管理呢?穆勝咨詢合夥人、紐約大學 Stren 商學院訪問學者婁珺,給出以下幾點評價:
1、不考勤、靈活工作制和 " 去 KPI" 一樣,都是不靠譜的烏托邦式暢想。這種暢想在互聯網大廠業績彪炳時受到追捧,實際上卻是漠視了管理常識,是組織與人力資源領域的倒退和降智。人性就是趨利避害,大量互聯網大廠卻用情懷回避制度設計,非要和人性擡杠,這是不對的。
2、試想,一個小孩碰巧拿到了一大筆财富,他既不練武功,又不配武器,還不請保镖,反而想象世界多美好,結果一定是個悲劇。
3、管理上 " 虛招 " 很多的企業,大多都是耐不住寂寞,不願意在打磨組織管理上投入的企業。" 虛招 " 治不了企業的根本問題,過多的 " 虛招 " 會讓企業越走越飄,越來越遠離了組織管理的正途。因爲,如果 " 虛招 " 失敗,他們隻能用更多的 " 虛招 " 來打補丁;而如果 " 虛招 " 偶爾負負得正了,他們就會更癡迷于這種錯誤的路徑。
4、穆勝博士說過,真正的好管理,不會來自于離錢特别近的企業。但反過來說,遇到業務問題了,反而是調整管理的好機會。
5、經營和管理是一個鏡像關系:一方面,沒有在組織管理上進行安排的經營(戰略)思路毫無意義,隻是廉價的情懷口号;另一方面,經營上的問題,多半可以在組織管理上找症結,經營不力,大多時候是組織不強。
6、在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上,每走一步都是新的風景,任何時候行動都不晚,除非企業已經病入膏肓。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