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麗塔風娃娃改造 "、" 甄嬛版娃娃 "、" 民族風改造 " ……
一個手工縫制,可以 DIY 服裝的娃娃,為何可以玩出這麼多花樣?更重要的是,這個産業甚至帶動着一波年輕人通過 " 改娃 ",帶來月入過萬的穩定收入。
" 改娃師 " 也自然應運而生。
這是一群 80 後看不懂的群體,90 後模棱兩可認同的群體,00 後先撲後繼的群體。
對于追求個性化的 Z 世代年輕人來說,私人訂制意味着 " 獨一無二 ",手裡的娃娃不過是展示他們個性的載體。如果他們願意,手裡的棉花娃娃也可以是鍵盤、樂高、盲盒……
那麼 " 改娃師 " 們日常到底需要做哪些工作?這份新興職業背後到底有什麼門檻?如何把握當下年輕人時刻變化的需求?
以下是關于改娃師的真實故事:
文 | 馬孔多
編輯 | 卓然
這份職業,自由而美麗
劉易斯接觸到改娃,是受到她朋友的影響。
她朋友沉迷于購買各種盲盒,但是屢屢抽不到自己喜歡的那款娃娃,索性就在網上找人把一個普通款改成了隐藏款。
這也是劉易斯第一次接觸到改娃這個行業。
劉易斯是設計出身,她仔細研究了一下朋友的那款修改的娃娃,發現其實并不難。
這款娃娃一眼看上去就好像是那種大受歡迎的熱門款,但是拿在手裡,仔細觀察,才會覺察到娃娃有些細節顯得過于粗糙,甚至可以說是劣質。
就算不是懂行的人,哪怕是個門外漢,稍微看看就會 " 一眼假 "。就這麼簡陋的改造水平,朋友花了 700 多塊錢。
劉易斯決定自己去為朋友改一個娃。為此,她看了很多視頻學習,買了很多裸娃,一個一個地畫,直到把那款隐藏款娃娃擺在朋友面前。
對比朋友自己購買的那款,劉易斯修改的這款娃娃更顯得精緻,如果不是行家來看,絲毫不會發現這是改出來的。
朋友把那款娃娃放到網上賣,剛開始沒寫這是改的,很多網友發私信出高價買。她朋友解釋這是改出來的。
即便如此,價格也能賣到一千多。
劉易斯像是發現了一塊新大陸,她辭掉上海的工作,回到了老家,一心一意地想從事改娃師。
圖 | 改娃師們大多都存了很多模具,比如娃娃的腦袋
她在網上買了很多模具、工具,放了滿滿一桌子。
社區裡按照外來人員摸排到她,電話裡問她從事什麼職業,從哪裡回來的,她稱自己為 " 自由職業 "。劉易斯确實如此。
她每天就躲在房間裡工作,如果不是午飯晚飯時間出來一下,家裡甚至都不會有她的存在。
父母作為長輩,剛開始并不理解,她爸爸開玩笑說,要是女兒感染了病毒,他們兩口子都不算密接,因為女兒回來後幾乎不接觸。
在他們眼裡,劉易斯是不務正業的,整天就在房間裡拿着一些人臉面具畫啊畫,媽媽看到那些肉色面具,甚至心裡有點發憷。
直到劉易斯每月交給一千元當做餐補費,他們這才理解了原來這是一份工作。
改娃,并不是簡單的修補
想要成功改造一隻娃娃,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即便劉易斯自己有設計和美術功底,但是在家搗鼓了兩個多月,做廢了數百隻裸娃,才基本上弄清楚怎麼樣去改娃。
劉易斯改出來的娃娃基本上以 BJD 娃娃為主。這類娃娃屬于球形關節結構,便于拆除和組裝。
圖 | 劉易斯改娃時用的工具
改娃,分為拆娃、卸妝、上色、補土等關鍵幾步。首先要拆娃。
劉易斯買了一隻水煮鍋,把水燒開,用水煮娃娃,能夠釋放娃娃部件與部件之間的膠着,更利于拆開各個零部件。
剛開始的劉易斯把握不住這個 " 度 ",好幾次把娃娃煮得過于柔軟,再也拼接不起來。
然後就是卸妝。劉易斯發現,給娃娃卸妝就跟自己卸妝一樣。
隻不過,娃娃卸妝用的是卸甲水。無論是多麼大牌的娃娃廠商,用卸甲水耐心地擦拭,幾乎都能把顔料去掉。
再然後,用白色顔料把娃娃噴白,這一步是為了能更好地給娃娃上色。
最為關鍵的,也是最能考驗改娃師美術功底的就是上色環節。
劉易斯在顔料選擇上,隻用紅色、黃色和藍色,三原色可以調配出大部分的顔色。
但是,當她想用金色和銀色時,發現很難調制,所幸就買了很多顔色,省時省力。
畫筆也是常用的工具之一,粗頭用來畫宏觀部分,細頭用來勾勒細節。接下來就是補土,按照想要修改的娃娃造型,哪裡需要補哪裡。
有些改娃師使用的工具很高端,圈子裡叫他們 " 富養娃 ",除此之外,一套娃衣可能要上千元,一雙鞋子至少也要幾百元。
圖 | 淘寶上,一件 " 娃娃衣服 " 都價格不菲
而劉易斯覺得沒必要,用用普通的工具好了,在她的認知中,隻有能力水平才是決定娃娃成敗的關鍵,其他因素都是錦上添花。
可是,市場并不會按照劉易斯這樣的想法來發展。事實上,有些名氣很高的改娃師改出來的成品娃娃,可能比官方出售的原裝娃娃的價格還要高。
有些改娃師還會提供化妝服務。有些玩家不太滿意娃娃妝容,或者看厭了,想換個妝發,這時候就會找到改娃師,希望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需求幫自己的娃娃重新換上一個妝容,娃圈裡把這個叫做 " 接妝 "。
如果是一隻裸娃,利潤可能更大。
所以,一個稍有名氣的改娃師,月入過萬輕輕松松。
瘋狂的 " 娃娃 "
有一次,劉易斯遇到一個買家,想要按照自己的意願給娃娃補妝,要求劉易斯把娃娃的臉畫個酒窩," 要像真人那樣的酒窩 "。
劉易斯覺得她要求太高了,再怎麼畫,也畫不出真人那樣的感覺來。
她就跟那個買家說,畢竟隻是個娃娃,别吹毛求疵。也許是說話的語氣重了點,那個買家破口大罵,讓劉易斯跟她的娃娃道歉。
劉易斯覺得這個人有點神經質,就拉黑了她。
後來,娃圈一個朋友告訴劉易斯,在娃圈,娃娃跟人是絕對平等的身份關系。
在外人眼裡,娃娃不過就是一個冷冰冰的玩具罷了,而玩家眼中,娃娃是親人,是朋友,是親密的好夥伴,它們早已經超出了物質意義,而擁有着非同一般的精神寄托。
劉易斯之所以選擇這份職業,是因為對自由和高薪這兩個關鍵詞充滿期望。
但作為一個剛剛踏進來的新人,她這才明白這份職業背後有無數熱情和近乎于瘋狂的一群人。
有個玩家找到劉易斯哭訴,說自己沒照顧好娃娃。
起因是,她父母覺得玩這個耽誤學習,一怒之下摔壞了娃娃,她讓劉易斯幫她修複,希望能恢複到跟之前一模一樣。
劉易斯按照要求,改好了那隻娃娃,寄了回去。那個玩家另外還給劉易斯發了五百塊錢紅包。
她一本正經地告訴劉易斯,要好好地把這隻娃娃藏起來,不讓家人發現。可能在那個玩家的心裡,劉易斯是給了娃娃第二次生命的人,所以她向劉易斯作出承諾。
還有個玩家,她的娃娃老是掉色,劉易斯告訴她這應該是盜版娃娃,正版顔色不會掉這麼快。
玩家不信,在網上發帖咨詢,結果很多人告訴她這确實不是真的。這個玩家當時花了好幾千買的,劉易斯覺得她肯定會奔潰的。
沒想到,這個玩家卻很釋然,她覺得盜版就盜版吧,培養出感情來了,就不舍得丢掉了,更不想賣掉。
劉易斯并不出名,她改造的娃娃并不會因為她而身價百倍。但依然有那麼幾個忠實的顧客,定期找到劉易斯,讓她幫忙改娃。
有個顧客,劉易斯叫他老詹,是個腦袋光秃秃的中年人。
第一次接到他的單子,劉易斯點開他的朋友圈,看到他的照片,還以為是詐騙。往下翻了好幾個月動态,才确定老詹是個資深的混娃圈的人。
老詹并不熱衷于囤積隐藏款、熱門款,他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打造娃娃。
每次都是扔給劉易斯幾張圖,要這個娃娃的眼睛,加上那個娃娃的鼻梁,再加上那個娃娃的嘴巴和造型,東拼西湊之後,這個娃娃就成為老詹的私人訂制了。
在娃圈,還有個說法叫做 " 買娃不貴養娃貴 "。
就拿娃衣來說,劉易斯就見過,有個玩家找她改娃,花幾千元錢服務費改造,就為了能搭配一套娃衣。
起初,劉易斯認為這實在是小題大做了,但那個玩家告訴她,那套娃衣上萬元,而娃娃材質成本卻不過百元。
z 娘與 d 娘的戰争
娃圈的發展如火如荼,圈子内部也存在一條非常嚴重的鄙視鍊,這間接地對改娃師産生了不利影響。
巨大的利潤空間滋生了盜版娃娃。相比較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正品,一隻盜版娃娃就幾百塊錢,而成本隻需要一隻裸娃。
一些被稱之為 "z 娘 " 的正版玩家,頻繁攻擊盜版玩家(圈子裡叫 d 娘)。
他們态度很堅決,對盜版是零容忍态度。有些改娃師,如果不小心踩到雷,改出盜版整娃,一旦被這群 z 娘發現,就會被 " 挂 " 在網上,遭受無數唾沫星子。
劉易斯剛入行時,不懂行。
她按客戶要求,改了幾個盜版娃娃。結果被人舉報了,甚至還收到了正版工作室的律師函。
她認識的一個 d 娘,專門做盜版娃娃,賺了很多錢。結果,被 z 娘人肉網暴,差點抑郁。
在經曆這次教訓後,劉易斯再也不做盜版娃娃了。隻做一些簡單的改造,不會照着原版硬生生地去 " 抄 "。
這也意味着,劉易斯的收入要比之前的收入少。
如今,劉易斯在思考新的出路。她想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 IP,可是她明白,這需要砸進去很多錢。
(應采訪對象要求,本文均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