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華夏能源網
行業寒冬來臨,越來越多的光伏項目被迫出現延期。
以矽片項目爲例,2023 年 12 月底,京運通(SH:601908)發布公告稱,公司拟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 " 樂山 22GW 高效單晶矽棒、切片項目 " 的預計投産時間延期至 2024 年 12 月。該項目原計劃在 2023 年 12 月前全部投産,結果延期了整整一年。
關于延期原因,京運通表示:" 國内光伏行業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2023 年,矽片環節市場競争加劇,且産品價格波動幅度較大。考慮募投項目對公司整體經營、發展的影響,公司根據市場及公司的實際情況調整募投項目的實施進度。"
華夏能源網不完全統計,去年下半年以來,已有大全能源(SH:688303)、合盛矽業(SH:603260)、歐晶科技(SZ:001269)、億晶光電(SH:600537)、京山輕機(SZ:000821)等多個知名企業的光伏項目宣布延期,幾乎遍布産業鏈上下遊各環節。
顯然,行業調整周期來臨,光伏企業主動調整了項目節奏。這可能隻是個開始,在光伏曆次寒冬中,一些項目幾經延期後最終走向 " 爛尾 " 的比比皆是。2024 年的光伏産業将走向哪裏,會重蹈曆史覆轍嗎?
" 延期 " 潮波及全産業鏈
自 2023 年下半年以來,矽料環節的延期項目,先後涉及大全能源、合盛矽業、歐晶科技等企業。其中,大全能源的包頭二期 10 萬噸高純多晶矽項目投産期延期半年至 2024 年第二季度;内蒙古歐晶科技的 " 循環利用工業矽項目 " 則延期一年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
另一家矽料龍頭合盛矽業的 20 萬噸多晶矽項目,原定于 2023 年第三季度投産,但到 9 月份時最新投産消息還停留在 " 已試車 ";直到 12 月底,在最近的一次股東大會上,合盛矽業相關人士透露 " 将分四期投産 "。
除了上述三家矽料企業,IPO 申請已過會的一體化電池片企業潤陽股份的多晶矽項目也 " 沒了下文 "。根據地方媒體報道,潤陽股份在鄂爾多斯布局了一個總投資 80 億元、規模 8 萬噸的多晶矽項目,該項目于 2023 年 1 月開工,計劃于同年 10 月投産。但無論是潤陽股份在 2023 年 3 月的《招股書》(申報稿),還是 2023 年 10 月的《招股書》(上會稿)中,對這個 8 萬噸的多晶矽項目均隻字未提。
電池片環節,光伏老廠億晶光電位于滁州的高效 N 型 TOPCon 光伏電池項目,在對外宣傳中規模爲 10GW,而真正投産僅有 500MW。2023 年 11 月初,證監會甯波證監局對億晶光電發出了《警示函》。據億晶光電 2023 年第三季度報披露,該項目其時有效産能爲 3GW。
項目延期現象,還蔓延到了光伏設備企業。
2023 年 12 月 13 日,京山輕機發布公告稱,将 2020 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募投項目 " 用于制備異質結和鈣钛礦疊層電池的核心設備研發項目 " 的預定可使用狀态日期延期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
從公開信息看,當前的延期項目有進一步增多趨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專家組副主任呂錦标在接受華夏能源網采訪時表示:" 這主要是受産能整體過剩的影響。"
" 此前大家對市場需求預期太高了,都在拼盡全力擴産搶份額,導緻如今‘狼多肉少’,市場不夠分了。" 呂錦标表示。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更有說服力—— 2023 年光伏行業供給端産能 1003GW,而市場需求爲 550GW 左右,産能規模已經超出市場需求近一倍。
關于組件環節的現狀,呂錦标透露," 事實上,組件環節的過剩程度最嚴重。但組件制造暫時沒有傳出延期項目,主要是組件大小企業衆多,産能過剩時供應鏈停擺。過剩的結果,主要反應在産能利用率不足上,組件全年實際産量預計不超過 540GW,利用率隻有 50%。"
相比而言,矽料、矽片的行業産能利用率都在八成左右。而電池端雖然新上了 300GW-400GW 的産能,由于涉及 TOPCon 對 PERC 産能的更新換代,在整個産業鏈條中過剩程度最輕。
債台高築下的理性收縮
産能過剩導緻 2023 年光伏産業鏈各環節均迎來降價潮。其中,矽料價格跌幅最大,超過七成(75%),堪稱 " 膝斬 ";矽片、電池片、組件也都在五成左右(49%、59%、47%)。
降價潮給大幹快上的光伏行業踩下 " 刹車 ",尤其是給那些蒙眼狂奔賺快錢的企業敲響了警鍾。如今,嚴峻的市場現實改變了很多企業的預期。
" 以前大家都急着投産、拼命趕工,但現在價格低成這樣,這時投産已經沒什麽意義了。" 呂錦标對華夏能源網表示," 矽料上遊環節,新的項目開起來後,需要經曆 3-6 個月的産能爬坡期。這段時間生産的矽料成本會比較高,産品品質穩定提升需要一個過程,低價行情下投産肯定虧本。所以有的項目幹脆選擇往後推一推。"
從光伏企業經營層面看,産能過剩和價格戰下,一些企業的營收和利潤出現大幅下滑,債務壓力日益凸顯,再像之前那樣大手大腳的投項目就會出大問題。
大全能源和合盛矽業兩家矽料巨頭,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分别同比下滑了 66% 和 52%,其中第三季度更是分别下滑九成和六成。業績壓力令大全能源 2023 年人事動蕩,三名高管接連辭職,連總經理都換人了(關聯閱讀:《年薪 600 萬也要走!光伏爲何爆發高管離職潮?》)。
前述矽片企業京運通,前三季度淨利潤也同比下滑超過 50%。其第三季度單季度營收和淨利潤雙雙下滑,分别同比減少了 20.15%、 30.57%。
目前,光伏企業高負債已是普遍現象。據行業媒體統計,截止 2023 年 9 月底,118 家光伏企業總負債規模合計高達 1.76 萬億元。有 24 家企業資産負債率超過 70%,四家企業更是超過 90%。
從負債總額來看,合盛矽業總負債 439.39 億元,京運通總負債 121.6 億元,京山輕機負債總額 121.35 億元,資産負債率最低的大全能源也有 67.48 億元的負債。
潤陽股份也極有代表性,其在 2020-2022 三年的資産負債率都在 75% 以上,到 2023 年一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也由正轉負,爲 -10.95 億元。
傳出項目延期的企業中隻有歐晶科技業績情況尚可,前三季度營收增長 147.76%,達到 23.26 億元,歸母淨利潤增長 280.59%,達到 5.88 億元。這主要得益于其主業爲石英坩埚和矽材料清洗等 " 内卷 " 程度較小的輔産業鏈條業務。
當行業處于上行周期,業績有支撐,融資很便利,即使債務高點也不怕。但在行業低迷、業績大幅下滑之時,債務壓力就凸顯出來。在這樣的環境下,項目延期有助于企業減少債務壓力,由擴張轉向理性收縮,保存實力,存糧 " 過冬 "。
何時能夠走出寒冬?
當前光伏企業面臨的業績和債務壓力,很容易令人想到 2012 年的那個行業周期。
當時大量光伏企業,因激進擴張埋下惡果,11 家在美上市公司負債總額近 1500 億美元。彼時風光無兩的無錫尚德,負債高達 35.75 億美元,資産負債率高達 81.8%,是十分典型的高負債擴産的代表。随着歐美 " 雙反 " 政策襲來,伴随資金鏈斷裂,包括無錫尚德在内的超過 350 家光伏企業一頭栽倒在地,再未爬起來。
如今,光伏行業又一次掉入過剩的冰窟窿,這一次會否重蹈 2012 年的覆轍,出現大量項目 " 爛尾 "?
對此,呂錦标認爲:" 現在的情況與 2012 年不一樣,兩次周期不具備可比性。" 他告訴華夏能源網,上一輪危機時,光伏市場規模還特别小,經不起波動,并且主要企業都在美國上市,融資能力很差。而現在的光伏市場總量已經足夠大,主要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也都增強了,且光伏企業都已回到 A 股,在 " 雙碳 " 概念下,新能源行業很受追捧,融資能力也很強,未來新能源的話語權會越來越越大。
" 從全球能源結構來看,新能源的占比還是很低,未來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呂錦标表示。
那麽,展望未來,光伏産品價格何時能止跌回升?行業何時能走出谷底?
行業頭部企業晶澳科技,在 2023 年 11 月份曾對行業發展作出預測: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二、三線企業不得不減産、停産,甚至退出行業,特别是在春節前後。因此規劃的新産能可能會放緩、暫停、甚至取消建設,從而明年(2024 年)下半年的市場競争格局大概率好轉。
而據呂錦标判斷," 到 2024 年第二季度,光伏行業就将有望走出谷底。"
他表示,一方面是現在的組件價格已經降到了很低的水平,這會刺激下遊裝機市場的增長,一般每年的第二季度都會進入裝機旺季,屆時将會消化更多的庫存;另一方面,也與年底行業進入淡季,企業方面及時減産、清庫存有關。
呂錦标同時表示,目前行業内的矽料 " 通量庫存不超過 10 萬噸,還是在正常範圍 "。關鍵是還有 150 萬噸在建項目,2024 年新項目會延遲投産提負荷,現有項目也會根據季節性需求停産一部分成本較高的産線,行業整體産能利用率會降低到 80% 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