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車雲網出品的智能汽車銷量查詢工具已經在車雲網網頁端上線。在該查詢工具中,您将能看到每個品牌和每個車型的智能車銷量走勢及智能化滲透率,還能查詢到每個車型的智能化配置銷量和它們的銷量地區分布,以及私人和租賃的用戶占比。
該查詢工具已經統計到 2023 年 1 月。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具體排行榜頁面
2023 年 1 月,車市罕見遭遇開門黑——整體市場同比下滑 42.77%,其中新能源汽車下滑接近 7%。受此影響,智能網聯乘用車(下稱 " 智能汽車 ")也出現下滑,但僅小幅下滑 2.14% 至 371756 輛。
智能汽車下滑幅度較小的主要原因,一是符合智能車标準的新車越來越多,1 月入選智能車榜單的新車數量爲 335 個,較 12 月增加 12 個,且新增車型都爲市場熱銷車,比如奔馳 GLC 2022 款和雅閣 2022 款等;二是智能車滲透率越來越高,其中在整體市場的滲透率攀升至 28.53%,較 12 月提升了 3 個百分點。
但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的智能化滲透率表現仍有巨大差異性。1 月,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爲 29.38 萬輛,其中智能新能源車爲 17.68 萬輛,占比高達 60.18%;而智能燃油車的銷量雖然較多,爲 19.49 萬輛,但在 100.95 萬輛總燃油車銷量中,占比僅爲 19.31%。
這就意味着,過去 1 個月賣出的新車中,有超過 60% 的新能源汽車都爲智能汽車,也即是同時具備 OTA 遠程升級功能和 L2 級輔助駕駛能力。而燃油車的這一比重還不到 20%。
智能電動化的趨勢已越來越顯著。
智能新能源車:蔚來 ET5 超越寶馬 3 系
宋 PLUS 新能源依舊是 1 月智能新能源車的銷量冠軍,智能化車型銷量多達 1.9 萬輛,但在該車型 3.1 萬輛的單月總銷量中,占比僅爲 60.21%,是前十車型中智能車占比最低的車型。
智能化率低,是比亞迪在銷量長虹中唯一的不足,其去年同期的智能車占比爲 49.9%,如今雖然提升至 56.61% 水平,但提升幅度有限。這是由于最走量的秦 PLUS、海豚等車型的智能化率較低,前者僅爲 13.48%,後者爲 20.15%。
但在短期内,志在銷量規模的比亞迪或不會因爲智能化率表現不佳而犧牲性價比。因爲,提升智能化率,就意味着要在性價比較高的秦 PLUS、海豚等車型中普及成本較高的 L2 級輔助駕駛功能。
因而從長期來看,比亞迪智能化率的提升或許要靠相對高端的車型,比如漢、唐、海豹等 20 萬以上車型。因此,比亞迪智能化率的走勢将是一個緩慢上升的過程。
特斯拉 Model 3、蔚來 ET5 和騰勢 D9 是在 1 月都取得 " 開門黑 " 的背景下,爲數不多的取得 " 開門紅 " 的車型—— Model 3 環比增長 3.07%,蔚來 ET5 增長 4.09%,騰勢 D9 增長 16.54%。相比 Model 3 忽高忽低的銷量曲線,ET5 和騰勢 D9 的銷量曲線一路向上—— ET5 從去年 9 月的百餘輛一路提升至目前的 6700 餘輛,D9 更是在短短 4 個月,就實現月銷從數十輛到數千輛的躍升。
值得一提的是,憑借 " 别人都降就我升 " 的獨特單月表現,蔚來 ET5 也完成了一個小目标——單月銷量首次超過寶馬 3 系,比後者多賣了 277 輛,寶馬 3 系在 1 月的銷量爲 6491 輛,環比下降 53.69%。相信寶馬 3 系的低迷一定是暫時的,但 ET5 向上的勢頭或許還會繼續下去。可以确定的是,此刻的寶馬一定感受到了來自蔚來的威力。
而騰勢 D9,更是在 1 月晉升到高端 MPV 前三甲之列。1 月的高端 MPV 銷量排行榜上,賽那以 6266 輛的成績奪冠,GL8 的 5846 輛成績隻能屈居第二,騰勢 D9 以 5453 輛成績擠進前三。這也是在高端 MPV 前三甲中,首次出現自主汽車。騰勢 D9 的銷量長虹表明,依靠新能源核心技術的領先,在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牢牢把持的高端市場,自主品牌同樣可以改寫格局。
相較蔚來 ET5 和騰勢 D9 等去年聲量較高的新車呈現穩步向上的态勢,被寄予厚望的小鵬 G9 卻在 1 月停止了繼續向上的步伐。其 1 月銷量環比大幅下降 42.3%,由去年 12 月創下的近 4000 輛單月交付新高陡然下降至 1 月的不足 2300 輛。由于 G9 未能繼續增長,小鵬在 1 月的銷量也再度環比腰斬至 5000 餘輛,仿佛又回到了去年貫穿二三季度的銷量至暗時刻。
小鵬銷量出現如此大幅度下降的原因,絕不能簡單歸結爲産品力不如對手,或許有更爲深層次的原因。比如,小鵬施行的直營和代理制并存的銷售模式,據傳出現内耗問題——搶單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小鵬要想重回正軌,不僅要在産品端發力,還要在更難建設的體系力上下功夫,比如持續提升管理能力和營銷水平。
1 月,理想是新勢力中唯一交付超過 1.5 萬輛的選手。雖然相較去年 12 月超 2 萬輛的交付出現了 27.71% 的下滑,雖然 L9 和 L8 沒能再度雙雙破萬,但在一衆同行超過 40%、甚至 90% 的降幅襯托下,理想的 " 小降 " 反而讓它對比同行的優勢更明顯了。
如今,L7 已經發布,理想正式完成了 35~45 萬市場的全覆蓋。在這一市場區間,無論你怎麽選,L7、L8、L9,總有一款會出現在你的心儀名單中。
智能燃油車:奔馳重回榜首
相較智能新能源車在不斷創造驚喜,智能燃油車市場就顯得平平無奇。
1 月,在智能燃油車市場表現較好的三個品牌依舊是吉利、寶馬和奔馳。有所不同的是,第三和第一互換了位置。
其中,奔馳再度超過吉利,成爲 1 月智能燃油車銷量冠軍。其 1 月的燃油車總銷量爲 5.7 萬輛,其中智能燃油車爲 2.7 萬輛,滲透率 48.03%,較 12 月提升 7 個百分點。
寶馬位居第二,算上進口車,其 1 月燃油車總銷量達 5.4 萬輛,其中智能燃油車占到 2.5 萬輛,占有率達 46.49%,智能化率罕見不敵奔馳。
吉利則掉至第三,其 1 月智能燃油車在所有燃油車中的占比爲 37.52%,智能化率在自主品牌中名列前茅。智能燃油車滲透率水平與吉利相當的是哈弗品牌。
總體來說,智能燃油車缺乏亮點,需要有更多智能化标簽顯著的車型和更多品牌向智能化發力。
我就知道你 "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