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農行、中行、建行、郵儲銀行、交行 ……
京東、叮咚買菜、支付寶、美團、小紅書 ……
國航、東航、南航、海航 ……
1 月 23 日,新京報記者在華爲應用市場鴻蒙生态欄目發現,目前已有衆多金融、電商、新聞、旅行、航空、通信等 App 加入鴻蒙生态。
多位接受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采訪的分析師表示," 華爲鴻蒙已經站穩腳跟,下一步就是繼續向上發展的問題了。"
成熟的生态意味着擁有足夠龐大的用戶數并擁有一定黏性,能夠爲生态合作夥伴帶來收益。一位軟件開發公司的開發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各大廠軟件願意并開發出鴻蒙版本,終端使用者才會用," 生态需要一步步建設。"
華爲餘承東此前提到,2024 年是原生鴻蒙的關鍵一年,要加快推進各類鴻蒙原生應用的開發,集中打赢技術底座和三方生态這兩大最艱巨的戰鬥。
生态設備增長至 8 億
2023 年 8 月華爲開發者大會官宣鴻蒙生态設備數量爲 7 億台,曆時 5 個月,2024 年 1 月,鴻蒙生态設備增長至 8 億。餘承東表示," 鴻蒙操作系統經曆十年磨砺,今天已經運行在豐富的全場景設備上。有核心技術,有全棧能力,有底座,有生态,才是真正的操作系統。" 目前已有超 200 家頭部應用加速鴻蒙原生開發,原生應用版圖成型。
" 鴻蒙這幾年發展還是挺快的,包括技術進步,生态建設,用戶使用量等都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好的規模。可以說是已經站穩腳跟,下一步就是繼續向上發展的問題了。" 通信行業資深分析師馬繼華對記者評論稱。
WitDisplay 首席分析師林芝也表示,鴻蒙生态設備數量在國内處于領先地位," 短短四五年間趕超國内絕大部分競争對手,顯示了華爲鴻蒙生态的國内影響力。"
在這場論壇上,華爲宣布 HarmonyOS NEXT 鴻蒙星河版(即開發者預覽版)面向開發者開放申請。" 鴻蒙星河版将實現原生精緻、原生易用、原生流暢、原生安全、原生智能、原生互聯 6 大極緻原生體驗。"
據介紹,HarmonyOS NEXT 作爲原生鴻蒙,其系統底座全棧自研,去掉了傳統的 AOSP 代碼("Android 開放源代碼項目 "),僅支持鴻蒙内核和鴻蒙系統的應用,将不再兼容安卓應用,減少了 40% 的冗餘代碼後,HarmonyOS NEXT 的系統流暢度、能效、純淨安全特性等提升顯著。
華金證券發布研究報告評論稱,原生的 HarmonyOS NEXT 系統擺脫了對于安卓的依賴,通過吸引開發者開發專門運行于鴻蒙系統之上的應用,華爲将逐步建立起鴻蒙系統的獨立生态。
鴻蒙的最新進展,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躁動。近期,子公司華立康茂應用鴻蒙智聯技術開發智能家居産品的華立股份收盤 6 天 5 闆,旗下億圖軟件與華爲簽署鴻蒙生态深化合作協議的萬興科技盤中最高漲近 19%,與華爲聯合發布全球首款鴻蒙系統跑步機的舒華體育收盤漲停。
" 向下紮到根 "
餘承東提到,鴻蒙 2015 年立項,經曆十年磨砺,從最開始隻支持智慧屏,到 2020 年支持輕量級 IOT 設備,到 2021 年擴展到手機、平闆、手表、手環,今天已經運行在車機等越來越多的全場景設備上。
他表示,長期以來,像傳統内核、編程語言等操作系統的軟件根技術,都由國外公司主導。" 我們全面突破操作系統核心技術,從操作系統内核到編程語言、AI 框架和大模型等等,向下紮到根,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核心技術,爲生态建設打下了堅實底座。"
" 如果大量設備都建設在鴻蒙上,那華爲在萬物互聯時代的商業價值就會非常大。" 馬繼華說,華爲已經度過了賣産品掙錢的階段,現在主要是賣服務、技術和标準。在進入整個消費電子以及 To C 領域後,鴻蒙承載着華爲的巨大期待。
Canalys 首席分析師劉健森告訴記者,通過操作系統底層打通的生态可以爲不同的場景,通過多終端設備融合提供更智能的應用。" 有些産品(比如汽車智能座艙)有固定的應用場景,需要通過車機和手機應用去滿足消費者的出行需求。 特别是在大模型和生成 AI 的時代下,有生态和平台的廠家更有機會去展現不同場景下更多 AI 的應用,創造出真正智能的應用。"
華爲要做生态型企業,鴻蒙系統是關鍵。林芝表示,通過鴻蒙生态,華爲能夠更快地接入更多設備和用戶,不斷改善系統,加快成爲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統。
然而操作系統的成功并不容易。微軟曾于 2010 年發布手機操作系統 Windows Phone ( 簡稱 WP),然而卻于 2019 年底被放棄。曾經輝煌數年的塞班系統也于安卓和 iOS 系統壯大之後黯然離場。
擔任過華爲消費者業務軟件部總裁、鴻蒙負責人的王成錄曾表示,在操作系統領域,16% 的市場占有率是一個分水嶺。值得注意的是,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2023 年 Q3 鴻蒙系統在中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的份額提升到了 13%,排名第三,而排名第二的 ios 系統市場份額下滑到了 14%。研究機構 TechInsights 預測,鴻蒙系統有望在 2024 年超越 ios 成爲中國第二大手機操作系統。
環球通信分析師馬波提到,要達到生态成熟還需要硬件的匹配,這就需要市場份額突破,也就是需要突破 16% 的份額安全線。有機構預測,2024 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将同比反彈超 3%," 加上華爲手機的回歸,年底超越 16% 份額生死線是樂觀預期。"
兩大最艱巨的戰鬥
不過,鴻蒙依然也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林芝提到,成熟的生态意味着擁有足夠龐大的用戶數并擁有一定黏性,能夠爲生态合作夥伴帶來收益。" 華爲鴻蒙生态怎麽兼容不同設備,激活更多用戶,讓合作夥伴都能在生态中持續賺到錢,這是華爲鴻蒙最大的挑戰。"
馬繼華說,華爲想讓鴻蒙成爲一個成熟的系統,需要三個條件,第一是萬物互聯時代真正到來;第二,鴻蒙不僅被華爲自己使用,也能被社會上其他公司來用," 最好是他的友商們也用起來 "。第三,就是他的用戶規模足夠大,而且形成一個較大的粘性," 這才能證明華爲鴻蒙真正的成熟起來。"
林芝也提醒稱,雖然華爲鴻蒙生态設備數已經在國内領先,但是(在國際上)與三星、蘋果生态相比還是存在一些差距。" 鴻蒙平均每年接入設備數量不到 2 億個,而蘋果、三星僅手機年出貨就超過 2 億部。"
一些軟件開發公司還在觀望。沈陽互應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小程序、網頁和 APP 開發等業務,公司創始人田英俊對記者表示,鴻蒙的發展确實迅猛,速度很快,也說明華爲在鴻蒙生态建設下定了決心。确實也有不少開發公司在布局鴻蒙。不過他也提到,目前鴻蒙還是在手機以外設備使用更多,手機本身還得看各大廠軟件是否願意并開發出鴻蒙版本,終端使用者才可能會用," 不然如果鴻蒙不兼容安卓,誰也不能說手機裏沒有微信去用那個手機吧。生态反正需要一步步建設。"
市場調研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高級分析師 Ivan Lam 表示,對于企業來說,确實有學習曲線 ( learning curve ) 的成本," 但是随着華爲的積極投入和國内應用開發商的熟悉,後面的發展會更加順利。" 在此次活動現場,華爲宣布 " 耀星計劃 ",投入 70 億元激勵鴻蒙開發者在鴻蒙原生應用、元服務、SDK 等方面的創新。同時,華爲将攜手夥伴,依托鴻蒙生态學堂、高校共同培養鴻蒙人才、城市發布鴻蒙人才培養政策等方式," 每月培養 10 萬多鴻蒙開發者。"
1 月初的時候,餘承東在其發布的全員信中提到:"2024 年是原生鴻蒙的關鍵一年,要加快推進各類鴻蒙原生應用的開發,集中打赢技術底座和三方生态這兩大最艱巨的戰鬥。"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孫文軒
編輯 徐超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