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河南長垣申請多個項目進行保障房配套建設,其中 3 個項目中央撥出預算内資金合計約 4000 萬元。
7 年過去了,這些項目全部爛尾:1700 萬資金建了條 " 斷頭路 ",計劃中的立體車庫從未被使用,方案裏的幼兒園和衛生室不見蹤影!
超過市場價一倍修的車庫成垃圾場
地産商沒交付就拿到全部财政資金
按照計劃,河南長垣列入的項目包括蒲光社區安置房配套項目、食品公司安置房配套基礎設施項目、長垣縣魏莊棚戶區改造工程項目,這三個項目總共涉及中央預算内資金 4000 多萬元。
長垣的和平裏小區實施的是計劃中食品公司安置房的配套項目。
按照計劃,這裏利用中央資金修建起三座立體車庫作爲小區的配套。可是居民反映立體車庫的确修起來了,但是根本沒有被使用過。
走進這個車庫,裏面滿是灰塵和飛絮,地上也沒有停過車的痕迹。有的地方已經破損,連電路都沒有正式通上,有的角落甚至成了堆放垃圾的地方。
社區物業公司經理梁彩雲稱,并沒有人把技術管理權轉交給物業。
這個立體車庫究竟是誰建的?建成之後又爲什麽不交付給物業使用呢?物業經理說,這幾座車庫都是棚改小區的開發商申請修建的。
長垣奧起房地産開發公司負責人付彩廷:" 地面停車位因爲怕不夠,既然有政府扶持政策,申請立體停車位。"
付彩廷說的政府扶持政策就是中央的專項資金,而車庫的承建企業奧起實業成了這個項目最大的受益者。根據當時的中标文件,他們以 461 萬元的價格中标,建設 123 個車位,平均每個車位價格近 4 萬元。而記者在奧起實業采訪時了解到,即使是現在,他們對外開出的市場價格每個車位也就 2 萬元左右。這中間的利潤空間可真不小。
即便如此車庫仍然沒能正常交付使用,不僅是沒有投入使用,實際上,這三座車庫連最基礎的數目也沒有最後完成。2018 年 6 月,車庫修建方收到了當地規劃局的拆除決定書,要求他們在 15 日内自行拆除其中的一座。
河南長垣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毛用霞稱,有住戶也舉報車庫影響采光,所以下了拆除處罰決定書。
車庫拆除之後,公司并沒有找地方重建,而是将一堆廢料堆在小區。但是,這并不影響相關部門在 2019 年将剩餘的近百萬元項目資金尾款全部撥付給了公司。
車位數量不夠,也沒有交付使用,公司卻已經拿到了全部 466 萬元的财政資金。這樣一來,後期的試運行、交付運營等問題就沒人再管了。小區停車難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河南長垣市棚戶區改造辦公室主任董鵬:" 車庫如果實施了,對群衆也好政府也好,包括個人都有利。結果對群衆有利的沒有做到位,而是自己有所收益。"
1800 萬元建的幼兒園和衛生室無影無蹤
監管部門:超出職責範圍
計劃表中的第一個項目車庫成了擺設,下一個蒲光社區安置房配套項目情況又怎麽樣?計劃表顯示,當地拟建一座幼兒園和衛生室以及其他相關配套,中央财政總共撥付 1800 多萬元。
記者在小區内走了兩圈,并沒有發現項目中申請修建的幼兒園。
河南省長城建設公司副總經理宋廣軍:"原來考慮非常好,規劃協調調整不了,所以說沒有建。"
幼兒園說是沒地方修建,而衛生室又在哪兒?在蒲光小區的門口有一排商業門臉房,開發商說其中的兩間門臉房就是衛生室。
根據當時蒲光小區這批配套項目的中标文件顯示,2016 年 12 月,長城建設公司中标了這個項目,而這棟衛生室所在的建築竣工日期也是 2016 年 12 月,也就是說這個項目在招投标進行時,整個大樓就已經竣工了,這又何來新建衛生室一說?
河南長垣市棚戶區改造辦公室主任董鵬稱,此舉是先建設後争取資金,爲了考慮到實際用途。
可實際上,這個所謂的衛生室到現在也沒有投入使用。專款專用是我國财政專項資金的基本要求,蒲光社區的這個項目當地向上申請了 1800 萬中央資金,實際隻往下撥付了 600 萬元,這些資金被用在了何處,不得而知。
根據我國《中央預算内直接投資項目管理辦法》,未經批準擅自調整建設标準或者投資規模、改變建設地點或者建設内容的;轉移、侵占或者挪用建設資金的,都屬于違規行爲。
對于這種現象,當地負責項目監管的市發改部門又如何看待?
河南長垣市發改委城鎮發展科科長陳鋒:" 我們對它的管理,起于項目立項,止于項目竣工,這是我們監管的過程,項目竣工之後我們就交付了,他們使用過程中管理的問題,超出我的職責範圍了。"
1700 萬修 560 米路,還有 200 米沒通
承建公司隻收到了 600 多萬
項目竣工後就不歸發改部門監管了,可是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計劃表中魏莊安置房配套項目,甚至就沒有完工。
按照計劃,當地要修建一條約 560 米的道路,連接起從緯八路到緯十路兩條市政道路。中央财政總共撥付了 1700 萬元的資金,計劃将在 2017 年完工。可是6 年時間過去,這條路仍然是 " 斷頭路 ",還有 200 多米沒有修通。
河南長垣市發改委城鎮發展科科長陳鋒:" 據了解有一段因爲拆遷問題,沒有完全建完,還有一部分可能有停滞。"
爲了建設這條道路,中央财政 1700 萬元的資金早就撥付到位,但是路卻沒有完工。實際上這條道路的承建公司隻收到了 600 多萬元的資金。
按照相關文件要求,地方發改部門和住建部門應采取措施加強項目建設實施的動态監管,并對不能按時開竣工、竣工驗收不合格等問題的項目将通過通報批評、收回或扣減中央預算内投資等措施予以懲戒。
記者采訪結束後,當地對這幾個問題項目進行了整改,現在車庫、衛生室等正逐步投入使用。
中央财政資金投入的都是當地的民生工程,要讓中央财政資金用在刀刃上,真正推動發展、惠民利民、造福一方,就需要加強對資金落實情況、項目實施情況的有效監督。
如果把中央财政的資金當成 " 唐僧肉 ",隻管申請,不管項目實施和實際效果,這樣的 " 民心工程 " 如何能得民心?
網友義憤填膺,呼籲嚴查
央視網:水深得很,水底下有人!
對此,網友們紛紛義憤填膺,呼籲嚴查。
對此,央視網發表評論《項目爛尾了,問責不能再爛尾!!!》,标題連打三個感歎号,表示其已出離憤怒。
央視網表示,總結一下觀後感,其行爲膽大包天,其細節觸目驚心,其态度麻木不仁。
立體車庫成了垃圾場,計劃建設的幼兒園和衛生室無蹤影,這麽多年過去了,一條 500 多米的道路竟然還沒修通,4000 多萬資金就這麽打了水漂。
這不僅僅是敗家子的作風,恐怕更是大蛀蟲的套路。其實,當地百姓心裏跟明鏡似的,打了水漂不假,可這水深得很,水底下有人哩!
你瞧!其中一個車庫項目的承建企業奧起實業以 461 萬元的價格中标,建設 123 個車位,平均每個車位造價近 4 萬元。可即使是現在,他們對外開出的市場價格每個車位也就 2 萬元左右。這中間的利潤去了哪裏了?
又如,另外一個衛生室項目,當地向上申請了 1800 萬中央資金,實際隻撥付了 600 萬元,但所謂的衛生室到現在也沒有投入使用,這些資金又去哪兒了?
更深的追問是,爲何會出現如此咄咄怪事?爲何有些人膽敢如此有恃無恐?有的輿論習慣性将之完全歸咎于所謂的 " 機制 "" 體制 "。這似乎成了很多社會問題的萬能答案。客觀說,如果一些相同的問題、現象一而再、再而三出現,那在相關制度設計與運行中大概率存在漏洞。
但另一方面,我們不能忽視的是,任何制度也都是由具體的人執行的。這樣的重大項目,立項、審批、建設、監管,是擁有一個完整複雜的流程的。這一個個節點上的負責人是否都充分盡到了相應的責任?從長垣如此糟糕、糟心的結果倒推,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那這究竟是 " 制度 " 的問題,還是人的因素?
我們常常感慨:" 蓋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 好的法規制度,如果無法有效落實,就會成爲 " 紙老虎 "" 稻草人 ",不僅不能産生正向的作用,反而會損害法律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在一些地方,有個别領導幹部爲官不爲、爲官亂爲,對違紀行爲、腐敗現象選擇 "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遇事不敢擔當,隻掃門前雪,該管的沒管住、該抓的沒抓好,無形之中是在助長上述報道中這種懶政、亂政的風氣。
順着這樣的疑問,人們自然就要談到問責的問題。有權就有責,有錯就得問責。這樣荒唐的行徑、這樣重大的損失,如果沒有人擔責或者找幾個小角色 " 背鍋 ",那是說不過去的。這時候,還要當老好人,抑或明哲保身?得趕緊行動起來了,一竿子插到底,問個明明白白、查個清清楚楚。問責更要動真格的,别蜻蜓點水隔靴搔癢甚至虛與委蛇敷衍了事,對上對下都交代不過去的。
項目已經爛尾了,問責不能再爛尾啊!
編輯|段煉 杜波
校對 |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焦點訪談》、央視網、網友評論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