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衆号:地球知識局
安全用電
文字:绯紅之豬
制圖:果栗乘 / 校稿:朝乾 / 編輯:果栗乘
當夜幕降臨偏僻鄉村,全村竟然停電;
托尼老師的電吹風,竟突然冒出火焰;
整條街停電,竟有建築依舊燈火通明;
教授慘死浴缸,兩名學生竟然如此這般;
玩家遊戲竟成真,反複體驗垂死掙紮痛苦;
這背後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以上橋段,并非《走近科學》的節目内容,而是來自最近風靡網絡的懸疑短劇和漫畫。事實上,這既不是人性的扭曲,也非道德的淪喪,背後蘊含的是與安全用電相關的知識。
有時候明知道有隐患
但就是抱着僥幸心理最後釀成大錯▼
如今,洗衣機、洗碗機、掃地機器人、洗地機解放了我們的雙手;個人計算機、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爲生活增添了樂趣;空調、冰箱以及各種廚電,提升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可以說,我們的現代生活,很大程度是建立在電力的基礎之上。
放眼望去就沒有不用電的地方
現代人真的不能沒有電
(圖:shutterstock)▼
享受電力爲生活帶來的便利同時,不當的用電習慣也會給我們的生命健康與财産造成傷害。電力可謂集天使與魔鬼于一身,既能服務于我們,也能傷害我們。
天使與魔鬼:人類用電小史
人類馴服電力的曆史并不算遠,最早追溯到 1752 年。
這一年," 雷電法王 " 本傑明 · 富蘭克林用風筝引來了雷電,證明自然界的雷電與摩擦産生的靜電是同一物理現象。
這樣的實驗十分危險,後來富蘭克林也提供了
更加安全的方法去證明閃電是帶電的
随後據此發明了避雷針
(圖:wiki)▼
到 1800 年,意大利亞曆山德羅 · 伏特發明了世界第一枚電池。
到了 1831 年,電磁感應現象被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次年發電機應運而生。伏特、安培、奧斯特、法拉第、焦耳這些令後世中學生 " 夜不能寐 " 的姓名,推動了電學的發展。
▼
再後來,便是 19 世紀末愛迪生與特斯拉之間那決定曆史進程的 " 直流電 VS 交流電 " 大戰了。交流電憑借變壓方便、升壓後遠距離傳輸損耗小等優勢,戰勝了直流電,最終被形塑成如今電網的模樣。
當年的電流之戰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電流的恐懼心理
即使在電無處不在的今天,我們仍應對電保有敬畏之心
在我國,電力早已進入千家萬戶,服務人們的生産生活。從前不久發布的《中國電力發展報告 2023》中的數據來看,2022 年全社會用電量 8.6 萬億千瓦時,比上一年增長約 3.6%。其中居民生活用電約爲 13366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達13.8%,增長速度超過了第一、二、三産業。
報告還披露,未來全國用電需求還将保持剛性持續增長,電力供需總體趨近緊張,在 2022 年的 7、8 兩月竟有多達 21 個省級電網用電負荷創下新高。
近年來随着氣溫變暖,我國多次出現異常高溫現象,加之生活電器的普及、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等多種因素,推動居民用電的需求不斷攀升。
在極端天氣的考驗下,是空調給了我們第二次生命▼
電力固然是提升人民生活質量的 " 天使 ",但同時也是能夠毀滅我們的 " 魔鬼 "。
家庭用電量增加,如果超過原電路及開關允許的最大承載能力,可能會造成 " 打火 " 現象或局部發熱,遇可燃物即會造成火災;另一方面,電線受潮、受熱或絕緣層破損,也容易造成觸電事故。
相信很多人家裏的插頭也和圖中一樣 buff 疊滿了吧▼
本文開頭提到的吹風機變成 " 噴火機 " 的案例,就是吹風機通風不暢、導緻短時間内機身過熱噴出火來。如果将過熱的吹風機随手放在可燃物周圍,則可能會造成火災。
别小看了這小小吹風機
使用不當也可能 " 吹 " 來一場火災▼
前幾年,各地頻發因電動車起火而造成重大生命财産損失的案件。援引國家消防救援局的數據,2022 年全國共接報電動自行車(電動助力車)火災達 1.8 萬起,居住場所内因充電故障引發的火災 3242 起。
僥幸将電動自行車锂離子蓄電池帶進室内充電
相當于在自己身邊安放了一顆 " 定時炸彈 " ▼
這血淋淋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破碎的家庭和曾經鮮活的生命。
今年上半年,深圳市一位 41 歲的女子在洗澡時,因電熱水器漏電而不幸觸電身亡,這樣的案例可以說是層出不窮。
洗澡前務必将電熱水器斷電▼
這一方面是疏于對電熱水器的檢查與維護,另一方面是沒有形成洗澡前就關閉電熱水器電源的習慣,而歸根結底則是對用電安全的忽視。
安全用電:生命沒有重來
要是能重來,我們就有機會可以挽回很多悲劇。近日互聯網上流傳的懸疑短劇《逃出無限循環》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深夜 " 打機 " 的遊戲玩家,正在 " 戰況 " 最激烈時,耳邊突然傳來 " 今夜零點之前,将是你最後的逃命機會 " 的神秘話語。
這位小哥還以爲是被黑客控制了電腦,決定吃薯片壓壓驚,結果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水杯、眼前一黑昏倒在屏幕前。
短暫 " 黑屏 " 後,男主恢複了意識,此時他才發現攤上大事兒了。經過神秘的聲音提醒,他終于意識到自己剛剛經曆了一次死亡。
生存還是死亡,對于男主來說隻剩下幾分鍾可以挽救自己了。在一次又一次無比絕望的 " 讀檔重開 " 之後,終于在零點這個真正的 "Deadline" 之前關閉電閘,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虛拟的遊戲有讀檔重開的機會,現實的生命卻隻有一次。死生之道,不可不察也。但在現實生活裏,很多人卻沒有養成安全用電的意識,一再漠視用電安全最終導緻悲劇的上演。
另一個懸疑短劇《看不見的兇手》,則是以一件 " 謀殺案 " 開場:
一位教授在浴缸裏洗澡期間,竟暴斃而亡。案發當晚,教授曾與兩名學生在自家聚餐,這兩個學生卻因過往的龃龉與教授發生争執。驗屍報告稱,教授有中毒和被重物擊打的痕迹,兩個學生顯然又有作案的動機……
看到這裏,很多觀衆已經開始猜測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先在教授的酒杯中下毒,教授又有喜歡洗澡的習慣,一名學生在其昏昏沉沉之際将其擊倒并按入水中溺斃,造成教授溺水而亡的假象……
但真相隻有一個!熟悉懸疑偵探劇的讀者朋友,看到這裏肯定會意識到劇情反轉要來了——
教授真正的死亡原因,是因其在潮濕的浴室内使用絕緣線老化破損的電吹風,觸電身亡的。教授頭後被擊打的傷痕,實際上是在觸電失去意識後,磕在浴缸上所緻。所以,導緻教授死亡的,是對安全用電的疏忽大意。
首先就是在充滿水汽的浴室裏使用電器,浴室又沒有安裝漏電保護裝置;其次,教授在此前并沒有注意到或是忽視了吹風機的絕緣線已經破損的情況,潮濕的手指又觸碰到電線的破損處最終引發觸電事故。
其實這一導緻人命損失的悲劇完全可以避免,隻要改進了上述任意一條,就不至于失去隻有一次的寶貴生命。
以上兩個懸疑短劇,出自一個有料又有趣的公衆号——赫茲研究所,這個号通過漫畫和短劇的形式科普用電安全,以及日常生活中和電有關的知識與趣聞。
這是一個有料、有趣、有用的電力科普平台▼
科普也可以很有趣
作爲一名科普内容的作者,我深感寫科普類型的文章其實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如何将科普内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解釋清楚,文章讀起來還要很有趣,說實話還挺難的。
像赫茲研究所,采用了漫畫的内容形式,用有趣的畫面吸引讀者看下去,不知不覺中學習到其中蘊含的科普知識。
一些平時不起眼卻又有趣的小知識
輕輕松松就可以在生動的漫畫中學到
(點擊圖片跳轉去看)▼
其诙諧幽默的文案與漫畫、略帶誇張的演出效果,消除了純圖文内容給讀者帶來的枯燥感,吸引讀者一頁頁、一篇篇地看下去。
看了赫茲研究所的漫畫,我也是頭一次了解到這麽多有趣的小知識:爲什麽總是晚上更容易出現雷電雨、手機充滿電以後爲什麽不能一直插着充電器、太空中的衛星用電從何而來……
這些小知識你知道嗎?點擊圖片就能跳轉去看▼
當然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借此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安全用電的意識。比如上文介紹的兩個懸疑短劇,就是幫助我們培養安全用電的意識的佳作。
有别于平鋪直叙的常規科普視頻,《逃出無限循環》與《看不見的兇手》将懸念與科普内容設計到最後一刻方才揭曉,而在這之前劇情設計了大量懸疑、反轉的情節。
《逃出無限循環》很有賽博朋克那味兒了,讓熟悉經典科幻電影的觀衆想到了諸如《終結者》、《黑客帝國》中一些經典名場面。
來感受一下這科幻大片既視感▼
而《看不見的兇手》更是直接讓懸疑偵探片愛好者大呼過瘾,一開始可能會猜測是兩名學生之一犯罪,然後将罪行栽贓到另一個人身上,亦或是兩人合夥謀殺導師。沒想到結局卻是受害者漠視用電安全,自己害死了自己。
懸疑反轉屬實是讓他們玩明白了▼
赫茲研究所的視頻号除了上面提到的懸疑短劇外,還有不少情景劇來科普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用電小知識。譬如電線杆上的麻雀爲何不會觸電,如何計算家中電器的電費,空調一人吹 or 兩人吹,耗電量是一樣的嗎等等諸如此類……要比直接看科普文章有趣多了。
這些科普情景劇,能幫助我們日常用電更加科學▼
其實安全用電是一系列碎片化的知識的集合,但細微并不代表這些知識不重要,相反卻學好這些知識卻能在關鍵時刻拯救我們的生命。作爲一個打工人,繁忙的工作結束後,下班路上或者回到家休息的時候看看這些科普的漫畫和短劇,在休息的時候也能學到關鍵時刻可以挽救生命财産安全的知識,想想還是相當有必要的。
從今天開始,不在室内給電動自行車充電;
從今天開始,爲自己的房屋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從今天開始,不使用絕緣線破損的電器、不亂接亂搭插線闆;
從今天開始,雨天遠離各種照明、供電設施;
從今天開始,關注 " 赫茲研究所 ",了解更多安全用電的小知識。
【今日福利】
你還知道哪些安全用電小知識,趕緊來評論區分享!局長将随機挑選留言區的 10 位粉絲,每人贈一本球局熱銷圖書!快來評論區留言吧 ~
- 推廣 -
* 本文内容爲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END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