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勢 Auto-First| 王一
小鵬汽車 7 月銷量重回萬輛規模,11008 輛的月銷量環比增長 27.7%,但同比依舊下滑 4.5%。
今年前 7 個月小鵬汽車累計銷量 5.24 萬輛,同比下滑 34.86%。這與小鵬汽車今年 20 萬輛的銷量目标漸行漸遠。
小鵬汽車自 2022 年開始,市場銷量出現逆轉,2022 年全年累計銷量 12.08 萬輛,跌出新勢力銷量排行榜前三。今年上半年的市場銷量表現不盡理想,累計 4.14 萬輛的銷量成績,對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既定全年 20 萬輛銷量目标來說或成空談。
從 7 月份産銷數據分析,小鵬汽車能否起勢關鍵還是要看 G6 上市後的表現,從破萬的月銷量成績來看,小鵬 G6 交付量爲 3900 輛,或許有些保守,但其餘車型包括 G3、G9、P5、P7 的合計銷量爲 7100 輛,這樣的市場銷量無疑與同期相比更加難看,而押寶 G6 也成爲扭轉頹勢的關鍵。
小鵬 G6 在上市之初曾對外宣稱,坐擁 3.5 萬輛訂單,而首個完整月 3900 輛的交付量,不知是否是其真實水平。
小鵬汽車銷量下探的緣由,離不開産品問題以及頻繁的人事變動。
2020 年上市的小鵬 P7 憑借時尚造型、600km 續航、NGP 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成爲能夠與特斯拉 Model 3 相媲美的産品,而新勢力産品的上新速度讓小鵬有些措不及防,極氪 001、比亞迪海豹、蔚來 ET5 等産品相繼上市,特斯拉 Model 3 價格一降再降,從 4980 輛的月銷成績也能看出,與競品車型相比優勢不在。
此後小鵬 G9 的上市暴露出來的問題更甚,混亂的價格體系、複雜的選裝方案,即便時隔一天進行調整,也難再獲得受衆對其品牌口碑的認可。
今年 6 月份上市的小鵬 G6,對小鵬汽車來說意義深遠,何小鵬表示,小鵬 G6 之于小鵬,就像 iPhone4 之于蘋果。業内人士認爲,小鵬汽車下半年能否賣得好,關鍵看 G6,從目前 G6 交付成績而言,小鵬汽車實現銷量逆轉似乎還要更晚。
在人事架構上,小鵬汽車自去年 G9 上市後便開始了組織架構調整,何小鵬回歸一線,聚焦小鵬汽車核心業務,确立了産品、戰略、技術、銷售、OTA 五大委員會,以及 E、F、H 三個車型平台,三個車型平台負責人直接向何小鵬彙報。
今年一月份,原長城汽車原總裁王鳳英出任小鵬汽車總裁,全面負責公司産品規劃、産品矩陣以及銷售體系,王鳳英的加盟能否扭轉小鵬汽車頹勢,從上半年 4 萬餘輛的銷量成績來看,似乎還欠一些火候,下半年的營銷壓力顯然會更大。
進入下半年,小鵬汽車與大衆汽車的戰略合作,讓不少人看到了轉好前景,而小鵬汽車智能駕駛開發副總裁吳新宙的突然離職,又給小鵬汽車自動駕駛技術開發以及未來技術發展又蒙上了一層不确定色彩。
銷量不濟直接影響小鵬汽車的盈利能力。今年二季度的财報數據尚未公布,但小鵬一季度的财報數據顯示,營收爲 40.3 億元,虧損 23.4 億元,整體毛利率跌至 1.7%,同比降低 10.5 個百分點,其汽車毛利率跌至 -2.5%,是小鵬近三年以來首次出現負數汽車毛利率,這也意味着小鵬汽車賣一輛虧一輛。
小鵬汽車 7 月銷量突破 1 萬輛的成績有所回升,但二季度交付新車在 2.1 萬 -2.2 萬輛之間,總收入預期 45 億 -47 億元,這一目标如今來看已然落空,距何小鵬所言,要在今年第四季度月交付重回 2 萬輛的目标,也存在不小差距。
銷量排名屢屢下滑,财報數據不斷承壓,這讓曾與蔚來、理想齊名的小鵬汽車,在新能源賽道上負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