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 2014/2000 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 3394 天
1
自疫情防控策略開放以來,父母都很擔心孩子陽了怎麼辦。可是最後發現,孩子居然成為了天選 " 做飯人 ",父母陽了,孩子當起了小大人。
最近看到不少孩子照顧父母的視頻,竟不自覺紅了眼眶。原來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彼此,原來孩子可以讓父母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原來孩子可以那麼暖心。
12 月 26 日,湖南懷化。
舒先生的妻子核酸檢測陽性,由于舒先生正好不在家,6 歲的兒子看到媽媽很難受,家裡又沒有退燒藥,隻有一些感冒藥,就用一整套奧特曼卡片去找他同學換了三瓶退燒藥回來。
媽媽問他,你那奧特曼卡牌花了多長時間湊的?
孩子說,一年。
視頻下有網友評論到,這相當于 30 歲賣房給媽媽看病。
還有網友說到,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光,那麼這個小孩就是光之子。
舒先生說,一套奧特曼卡片很難集齊,老婆當時也非常的感動,第一時間跟自己說了這件事。
對于 6 歲的小孩來講,一整套奧特曼卡片就是最大的财富,會得到衆多同齡孩子羨慕的目光和追捧,就像 " 孩子王 " 的權杖。
可是他卻願意用來交換三瓶退燒藥,隻因為看到媽媽難受,孩子對父母的愛,已經超越了物質,純真而實在。
這事,值得媽媽炫耀一輩子呀。
在山東濰坊。
爸爸陽了之後高燒不退,萌娃在爸爸卧室門口架起小桌子,一邊學習一邊照顧着爸爸。
爸爸說自己陽了以後,三天沒有退燒而且還引發了腸胃炎,渾身痛得翻不了身,兒子還是比較孝順的,是一個溫暖的男孩,并表示自己比較知足。
視頻下有網友評論說,我小時候就是這樣,在生病的媽媽的床邊寫作業,然後寫完摸摸她的頭,給她倒水,拿藥。現在媽媽說起來,都說能感到那時候她很幸福。
有了孩子以後,孩子最容易讓父母體會到幸福,一個簡單溫暖舉動,就能讓父母的疲憊得到釋放,煩惱化為虛無,心中立馬充滿力量。
因為在父母看來,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湖北襄陽,4 歲兒子發燒難受得直掉眼淚,媽媽自責不已。
兒子卻哭着安慰媽媽:" 不是你的錯,不是你願意傳染到的,是我自己,我想陪你玩,我害怕你孤單,是我的錯,原諒我媽媽。"
媽媽說:" 我原諒你,我是看你難受,我也難受知道吧!"
看着小男孩燒得通紅的小臉蛋,難受落淚的表情,任誰都忍不住眼紅感動。
父母一旦自責、道歉,孩子會特别不忍心,他們會主動把責任攬在自己頭上,請求你的原諒。
你看孩子多麼會照顧父母的内心,他們愛你,一丁點也不舍得你難過。
疫情之下,會發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在各種抱怨、恐懼、焦慮的情緒之下,能看到這些溫情的場景,内心真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曾經看到趙婕寫的一段關于孩子和父母的文字,我被感動到了。
她說,經常有人聊起:要孩子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
聽到一個令人感動的答案:
"為了付出與欣賞。
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争臉,更不用幫我養老。
隻要這個生命健康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讓父母有機會與他(她)同行一段……"
這段話确實很美,父母和孩子有着這個世界上最深的羁絆,這是血肉相連的,小小的孩子也有大大的愛。
2
在人生的成長之路上,父母是孩子的開端,潛移默化地在影響和改變孩子的價值觀。但不隻是父母在教會孩子成長,孩子一樣也在點化父母的心。
比如這一個孩子教會媽媽如何看待輸赢。
網友說到,去年女兒四歲的時候,有一天讓自己和她玩抓人遊戲。
" 媽媽,你來抓我,抓到我你就赢了,抓不到你就輸了。"
于是自己就開始去抓她,她一邊開心地躲一邊說:" 我赢了,你就輸了;我輸了,你就赢了 "。
那一刻,網友說自己不知所措,在思考到底要不要抓住她,結果她突然自己跑過來抱住我說:" 媽媽,你赢了,我愛你 "。
網友說,是女兒教會了自己什麼是輸赢,如何看待輸赢。
網友的女兒,用簡單明了的舉動和幼稚可愛的言辭,給了大人們當頭一棒,告訴我們一個幸福密碼。
那就是:在愛面前沒有輸赢,隻有偏愛,我愛的是你,根本不需要去在乎輸赢。
還有一位網友說,兒子現在兩歲四個月,而自己一直很擔心他被欺負,因為到現在為止,被别的小朋友打了,也不太還手。
可是有一次,一件事讓網友動搖了。
網友帶兒子去遊樂園玩,那是一塊模拟廚房的區域,他想進去玩,裡面有一個大孩子擋在了門口,不許他進去,還推了他。
網友本想上前阻止,但兒子又突然跑開了,不久後,拿來了很多其它的小玩具,都給那個大孩子,說:" 哥哥,一起玩。"
于是出乎網友意料的事發生了,那個大孩子接過了玩具後,就再也沒有阻止他進廚房玩了。
網友表示,有時候,我們會有自己的固有思維,在成長的幾十年中形成了 " 要反抗、要争取 " 的觀念,可是,孩子或許會讓我們知道,有些事情原來也可以這樣。
這位孩子的舉動不但讓他的父親有了意外驚喜,同樣也讓我深受啟發。
原來解決問題的方案可以這麼有愛和溫暖,看不到半點針鋒相對和劍拔弩張。
真的是給成年人上了一課,教會我們另一種處理問題的方法。
原來除了競争還有柔和雙赢,但是得學會讓出第一步。
孩子和父母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角色,所有的父母都經曆過孩子的階段,但是孩子在成長為父母的過程中,慢慢地變得複雜了、社會了,也逐漸成為了經曆過的大人了。
如果還要說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意義,我想就是教會成為父母那些大人,什麼是單純,什麼是美好,什麼是愛。
3
我們總會在新聞上看到父母為孩子的付出,其實孩子一樣也在默默為父母付出的,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或許從來不是單向的。
@Fairy 小恤兒
媽媽帶着 3 歲的兒子出門,恰巧趕上下雨天。
媽媽去買水果時,由于路面積水比較多,把兒子留在電動車後座上。
兒子披着雨衣坐在後座上,彎腰用小小的身體護住座椅,不讓雨水打濕。
@靜 @悠悠
媽媽走樓梯時,不小心碰到頭,額頭被擦破皮,還流了一點血。
因傷口在頭上不便處理,6 歲的兒子主動拿起棉簽輕輕幫媽媽擦傷口。
媽媽本想拍視頻看看傷勢如何,卻意外拍到兒子一邊小心扶着媽媽的額頭塗藥,一邊因為心疼媽媽而悄悄落淚。
媽媽說:" 孩子哭都沒有大聲哭,就自己流淚。"
@stargazess
有一次,媽媽把 4 歲的女兒惹生氣了,女兒哭得聲嘶力竭。
媽媽趕緊安撫女兒說:" 對不起,乖乖,媽媽錯了,不是故意的,請你原諒我!"
很快,女兒就從爆發狀态平靜下來,但還是有抽抽嗒嗒的啜泣聲。
本以為女兒還要再氣一會兒,誰知她連說帶比劃地告訴媽媽:
" 我原諒你了,媽媽!你知道嗎,在我這裡,你還有 30 次機會,不對是 300 次,不對是還有 999 次機會!"(999 是她當時可以說的最大的數了)
原來,女兒對媽媽深深的愛,就是對媽媽無條件的包容和原諒,還額外再給這麼多次機會,還生怕機會不夠多。
孩子和父母之間總有最美的故事,因為這兩代人之間總是充滿了愛意,而這份愛意可以讓我們了解更多,解讀更多,發現更多。
不要低估孩子,他們雖然小,也有自己的思想,有很多事,他們或許有比大人更好思維方式。
因為越基礎越高級,通用的都是樸實無華的。
4
曾看到一個采訪媽媽們視頻:如果滿分為 10 分,你給你的孩子打多少分?
" 總是喜歡拿袖子擦嘴巴。"
" 就是不肯吃飯。"
" 什麼青菜都不愛吃。"
" 一天哭五六次。"
" 耳朵怎麼聽不見呀!"
每個媽媽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那麼完美。
愛哭鬧減 1 分,挑食減 1 分,不講衛生再減 1 分。
在她們心中,孩子隻能得到 8 分、7 分,甚至不及格 5 分。
來源:《你的孩子,值得十分的肯定》
那麼,孩子們是怎麼評價自己媽媽的呢?
" 媽媽頭發很漂亮。"
" 喜歡媽媽陪我玩。"
" 喜歡媽媽抱抱。"
" 想保護媽媽。"
" 媽媽變老了,我會很傷心。"
" 媽媽燒飯給我吃,很辛苦。"
提起媽媽,孩子們的眼裡都閃着亮光。
" 如果 10 分滿分,你會給媽媽打多少分?"
所有孩子都不假思索地給了滿分 10 分,1 萬分!
來源:《你的孩子,值得十分的肯定》
如果再有一次機會,你會給孩子打多少分呢?
作者:琴晴情卿,精讀讀友會會員。琴棋詩畫都喜歡,柴米油鹽也樂意。
↓免費試讀《精讀君通識詞典》前 30 個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