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科技新知
九号公司獨立追夢的陣痛還在持續。
一方面,從最開始的平衡車、滑闆車,後進軍兩輪電動領域,再到發力配送機器人,九号公司一直圍繞着 " 智能 + 輪子 " 向外界證明自己的高精尖标簽。另一方面,去小米化、向高端挺近、主打真智能,也讓外界看到九号公司在提升估值和營收方面,有着自己的一套發展邏輯。
龐大的野心未能掩蓋冰冷的财務數據。
九号公司自上市以來市值持續滑坡,最新股價已接近巅峰時期的四分之一。小米、紅杉、順爲等大股東減持套現,也不禁讓人懷疑:那個曾經閃耀着資本光環的小米生态鏈中的明星,真的離不開小米嗎?不忘初心的智能化能讓九号承受雅迪這樣兩輪頭部的重壓嗎?機器人業務又幾時才能真正扛鼎?
明星光環不複
10 月 30 日,九号公司披露了最新财報,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雙雙出現下滑。今年前三季度,九号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75.26 億元,同比下降 1.3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3.79 億元,同比下降 3.75%,降幅大于同期收入。盈利能力的減弱,是由于成本上升、毛利率下滑以及營銷和運營等投入增加所緻。
财報中還可以發現,盡管九号的自主品牌分銷同比增長 48.59% 達 27.92 億元,但 To B 産品銷售收入和小米定制産品分銷收入出現大幅下滑,拖累了九号的業績增長。
對此「科技新知」向九号公司求證,得到回複表示,自主品牌渠道和小米分銷渠道是一個此消彼長的狀态,二者共享運營。一方面九号自身在渠道方面逐漸加強,另一方面與小米合作利潤率并不高。
九号公司上市之前背靠小米生态,主要爲後者代工滑闆車等産品,這也讓小米成爲九号的頭号客戶。數據顯示,2019 年小米集團給九号公司提供了 52.33% 的收入。到 2022 年末,這一數據下滑至 12.64%,而到了 2023 年上半年,小米集團向九号公司采購的滑闆車總額僅爲 2.95 億元,在當期公司總收入中的占比爲 6.73%。
今年第三季度,九号公司實現單季營業收入 31.46 億元,同比增長 11.89%,實現單季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1.56 億元,同比增長 13.31%。
九号的營業收入按銷售渠道劃分可以大緻分爲三類。
第一類是自主品牌分銷,占到第三季度營收的 88.7%。截至 9 月 30 日,九号的電動兩輪車中國區專賣門店超 4,200 家,第三季度電動兩輪車收入 16.52 億元,國内銷量 61 萬台;自主品牌零售滑闆車收入 6.98 億元,銷量 37.29 萬台;全地形車收入 1.92 億元,銷量 4684 台;割草機器人收入 0.20 億元,銷量 2105 台;其他産品及配件收入 2.3 億元。
第二類是 To B 産品直營收入 3.15 億元,同比下降 50.55%,占到第三季度營收的 10%。
第三類是其他渠道(小米分銷)0.40 億元,同比下降 86.49%,占第三季度的 1.3%。小米分銷收入正在下滑,2023 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小米定制産品分銷收入 3.62 億元,同比下降 50.52%。
對于業績 " 失速 ",九号公司董事會秘書徐鵬、證券事務代表王蕾在與投資者的交流活動中表示,第三季度毛利率下滑主要爲産品結構變化導緻,第三季度電動兩輪車銷量增加、占比提升,而毛利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電動滑闆車、全地形車等産品毛利則比較穩定。
換句話說,九号目前能做的就是保住兩輪車和滑闆車的基本面,同時依靠新業務如機器人,實現逆風翻盤。
在大股東方面,九号從去年開始就多次遭到紅杉資本、小米、順爲資本的堅持。截止到 2023 年 9 月 30 日,紅杉資本持股 6.25%,小米持股 6.02%,順爲持股 4.99%。過去的半年裏,紅杉持股下降 3.27%,順爲持股下降 0.19%。
獨立長大的代價
小米創始人雷軍曾不止一次爲九号站台。在九号登陸科創闆之時,雷軍曾發微博祝賀,同時在視頻中稱:" 九号公司是小米生态鏈中最有激情的公司,也是小米生态鏈投資額最大的一個項目,達到數千萬美元。"
然而,IPO 申請時上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九号進一步解釋與小米集團存在大額關聯交易,銷售渠道、收入結算等依賴性的問題。于是在 2020 年的招股書裏,九号從産品采購、生産銷售等方面單獨解釋,并表示公司在資産、人員、财務、機構、業務等方面均保持獨立,不屬于小米集團定義的典型生态鏈企業。
事實上,在九号發展初期,小米給予了強有力的扶持。2015 年 4 月,小米幫助九号上演了一場 " 蛇吞象 " 的跨國收購,将全球電動平衡車開創者 Segway 以 100% 全資收入囊中,獲得了其旗下 3 大産品系列以及近 10 款産品所有權和行業 400 多項核心專利,一舉奠定了九号的電動平衡車龍頭地位。
到了 2016 年底,九号與小米共同推出第一款電動滑闆車,且以成本價賣給小米,由小米負責渠道銷售,所産生的的利潤由雙方五五分賬。這種利潤分成的模式在前期幫助九号搶占了一定的市場,但由于體量的逐漸龐大,以及上市後要交出好看的利潤表,九号開始有意識地逐漸與小米切割。
畢竟小米極緻性價比的策略,讓九号難以提升自身利潤率。同時,九号自主品牌分銷、 ODM 産品直營等渠道逐漸成長發力,腰杆也能硬得起來。
此外,九号一直都有一個機器人夢。" 我們原本希望用九号機器人這個名字登陸科創闆。遞交 IPO 申請時,相關業務收入占比不高,這個念頭就此作罷。" 九号董事長高祿峰表示,九号公司的英文名是 Segway-Ninebot,其中的 "bot" 就是機器人的意思。
從小米的羽翼下走出,最真實的市場反應就是業績開始失速。浙商證券認爲,小米渠道收入增長下滑,短期對九号公司收入有一定壓力,但長期市場規模大,給公司自主品牌渠道發展留下較大空間。也有多家券商認爲,九号公司與小米逐漸解綁,有利于提升毛利率水平。
等待夢想照進現實
機器人的執念未曾消退,九号近期又抱緊了英偉達的大腿。
5 月 29 日的中國台北國際電腦展上,英偉達 CEO 黃仁勳演講中發布的自主移動機器人平台 Isaac AMR 的移動底盤,就來自于九号公司。
根據官方發布的内容顯示,九号與英偉達共同合作開發自主機器人平台 Nova Carter ARM 也已上線。其中英偉達負責芯片、算法、傳感器,而九号則負責底盤以及機器人的軟硬件集成。
目前,Isaac AMR 主要應用于倉儲、分揀中心以及運輸途中等場景,該領域的市場規模已超過 10 萬億美元。實際上,早在 2012 年,亞馬遜倉庫網絡就引入了 AGV 産品,掀起行業的自動化熱潮。如今九号攜手英偉達,做的也是行業風口下追風筝的人。
九号方面曾公開表示,機器人的關鍵技術就是底盤,九号樂于将底盤技術賦能給其他機器人品牌,成爲 "Sagway inside" 或者 " 九号 inside"。
「科技新知」從公開渠道了解到,九号機器人系列産品之一的移動平台 RMP Lite 220,主要面向企業和第三方開發者,提供了一套通用且集成的機器人底盤方案,并且還能夠爲其提供二次開發或定制化服務。
目前九号旗下已經具有多個形态的機器人移動平台 RMP 産品,例如 Lite 220、Pro 401、Plus 401、Smart 260。其中,Lite 220 的售價在 2000 美元左右,能夠滿足室内外配送、倉儲物流 AGV、巡檢、清掃等不同場景的自主移動機器人底盤需求。
理想與現實之間,往往橫亘着鴻溝。九号目前的機器人業務潛力可觀,短期卻難以在下滑的收入中發光發熱。财報中九号把飛碟送物機器人、飽飽送餐機器人、割草機器人等相關産品歸類于智能服務機器人這一大類。 2022 年,該業務的收入僅有 1.2 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僅有 1.2%。不過,今年增速迅猛,增長了有 466.7%。
在送貨機器人方面,九号通過本地錄單的方式,實現點對點配送。而在割草機器人方面,九号的産品也主要面向海外,目前還有大量的需求有待挖掘。
另外,有關最新财報中機器人業務的表現,九号方面告訴「科技新知」,由于割草機器人品類受季節性影響,一般 3 月到 9 月爲門店銷售時間,而九号的實際出貨時間在 11 月開始到來年的 6、7 月,第三季度通常不是大規模出貨時間,第四季度将會有所增長。
夢想與現實,兩手都要抓,兩手也都要硬。一直想要靠機器人翻身的九号,想要抵達足夠遠的遠方,源源不斷的幹糧也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