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張梓桐
編 輯丨蔔羽勤
圖 源丨圖蟲
近日,上交所發布信息稱河北晶禾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晶禾電子 ")撤回 IPO 申請材料,審核狀态改成終止。
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2022 年 9 月 4 日、12 月 9 日,以及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及相關中介機構均進行了審核問詢回複,并不斷更新财務數據版本。
與此同時,在過去兩年内,晶禾電子 5 次被中止審核,因财務資料過期而導緻的審核中止就有 4 次。2022 年 7 月 15 日,公司申請狀态變更爲已問詢,但在此後的一年多時間内,遲遲未安排上會,直至公司及保薦人主動撤回申請,審核終止。
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内,公司主要産品及應用市場爲軍品及軍品市場,軍品收入占到公司營業收入的 95% 以上。
公司主要産品及應用市場爲軍品及軍品市場,軍品收入占到公司營業收入 95% 以上。陝西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爲公司第一大客戶,2019-2021 年,公司對該客戶銷售額分别爲 2346.38 萬元、3165.23 萬元、5470.11 萬元,銷售占營收比例分别爲 24.83%、21.21%、30.66%,晶禾電子向該公司銷售額與占營收比例逐年上升。
有接近公司此次 IPO 的人士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稱,公司此次撤回上市與其高昂的應收賬款高度相關,而由于前述其涉足軍工業務的特殊性,該問題在短時間内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記者就公司撤回 IPO 的原因緻電公司尋求回應,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複。
應收賬款高企
晶禾電子前身成立于 2010 年 5 月,2016 年 2 月整體變更爲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産品爲抗幹擾天線及射頻模塊,并圍繞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應用開展,在配套北鬥系統應用自主可控、全國産化方面,提供了成熟穩定的技術産品及解決方案。此次沖擊 IPO,晶禾電子原計劃募資 4.5 億元,投向北鬥抗幹擾天線産業化建設項目、北鬥行業終端産品産業化建設項目、通信與導航研發中心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在業績方面,2019 年、2020 年、2021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别爲 9444 萬元、13076 萬元、17840 萬元,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别爲 2261 萬元、4010 萬元、5727 萬元。
雖然業績實現穩步增長,但公司應收賬款高的問題在同業公司内格外突出。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分别爲 11,327.17 萬元、14,052.10 萬元和 20,549.80 萬元,應收票據賬面餘額分别爲 2,697.43 萬元、5,374.26 萬元和 3,535.92 萬元。
2019 年末、2020 年末、2021 年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及應收票據賬面餘額之和占各期營收的比例分别爲148.50%、148.56%、135.01%。
單純計算 2019 年末、2020 年末、2021 年末的應收賬款賬面餘額占 2019 年、2020 年、2021 年的營收,占比分别爲 119.95%、107.47%、115.19%,
對此,招股書解釋稱,公司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賬面餘額相對較大,主要與公司所處的軍工行業特點有關。
一方面,公司下遊客戶主要爲各大軍工集團下屬企業、科研院所及軍工相關配套單位,受預算撥款進度、經費支付計劃、付款審批流程等因素影響,該類軍工行業客戶銷售回款周期普遍較長。
另一方面,由于公司從事的軍品業務配套層級相對較低,産業鏈中的下遊廠商需根據其客戶結算情況以及自身資金情況向上遊廠商付款,因此回款周期較大程度上受産品所處配套層級的影響;公司在産業鏈内所處的配套層級較低(一般處于四級及以後配套地位),從而一定程度上導緻公司回款周期進一步延長。
大客戶成員波動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大客戶方面也存在較大波動,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産業集團有限公司未進入 2021 年的前五大客戶,同時,發行人存在較多既爲客戶又爲供應商的情形,如前五大供應商 G1、G8 同時爲發行人客戶,采購産品包括濾波器、放大器、芯片、天線等,銷售産品也包括放大器、天線等。
而發行人客戶、供應商中,河北瑞坤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晟道科技石家莊有限公司與發行人注冊地址接近,報告期内發行人董監高與供應商成都英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張永虎、石家莊市東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趙國芳存在個人借款。
除此之外,另外一家供應商 G29 成立于 2017 年 2 月,2018 年就開始與發行人合作,2019 年、2020 年成爲發行人前五大供應商,系發行人采購服務的主要供應商。
監管也要求公司說明報告期各期前五大客戶的變動原因,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等未進入 2021 年前五大客戶的原因。
此外,監管問詢稱,與發行人注冊地址接近的相關企業以及成都英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石家莊市東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報告期内與發行人的交易情況,發行人主要向 G29 采購服務的原因,上述交易價格的公允性。
在股權結構方面,公司前身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 年 5 月,2016 年 2 月整體變更爲股份公司,目前總股本 4000 萬股。成傳湘、張彥玲夫婦直接及間接控制發行人 33.8% 的股份,爲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梁廣軍、史劍鋒、燕官鋒分别持有發行人 15.6%、15.4%、15.2% 的股份,均系發行人的創始股東,并擔任董事、高管等職務,與成傳湘、張彥玲簽署《一緻行動協議》,協議有效期至 2026 年 1 月 7 日;梁廣軍、史劍鋒、燕官鋒爲成傳湘、張彥玲的一緻行動人。
實際控制人成傳湘、張彥玲及其一緻行動人實際控制發行人 80% 股份表決權。成傳湘任公司董事長、張彥玲任公司董事兼基建辦主任。一緻行動人梁廣軍任公司董事、總經理;一緻行動人史劍鋒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一緻行動人燕官鋒任公司董事、技術總監。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章寶怡
21 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