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逃媽。
最近的留學圈、北美華人家長圈都在熱議一件荒唐又讓人很無語的事:美國熱門數學競賽 AMC12、AMC10 大型洩題作弊。
事情的經過大緻是這樣:
11 月 8 日是美國 MAA(美國數學協會)組織的 AMC12A、AMC10A 考試日子。
在考前兩三天,有人在北美數學論壇 AOPS 上貼了一份 "AMC12A 模拟考卷 ",随後有 MAA 内部人員确認,這不是 " 模拟考卷 ",而是真題!
這份卷子在論壇上停留了大概兩個小時,被緊急删除。
随後有人在追根溯源時,發現它竟然還在一些社交媒體上被公然 " 售賣 "~
而且,因爲每年 AMC12 和 AMC10 有大部分重複的題目,所以影響面非常大。
事情一下就在各大留學圈、家長群裏鬧開了。
每一個要參賽的孩子都很沮喪,每一個參賽孩子的家長也很心疼,娃花了那麽多時間辛辛苦苦準備,但卻有人提前把規則給砸了。
群情激憤的家長和一些機構負責人兵分兩路,
一是發起網絡聯名行動,以及給舉辦方 MAA 打電話、發郵件,要求換題或取消;
二是給所有看重數競成績的大學招生辦發郵件,以備如果 MAA 不作爲,他們需要知曉此事。
果然,不出所料,大家擔心的,更荒唐的事情發生了:
這次考試居然沒有取消,也沒有換題!
真是非常令人失望。
本來考分的統計數據是在網上實時公布的,在系統詭異地出現了幾十個滿分之後(去年是個位數),MAA 悄悄把今年的數據下架了,估計是沒臉公布。
當然,MAA 也有官方出文說他們已經了解此事,也大緻找到了洩題源頭,正在通過人力和 AI 科技手段做分析和處理。比方說,如果是機考(有些地區是機考,有些地區是紙考),可以分析考生在每道題停留的時間;還可以和往年的成績,或者和接下來的成績做對比……
還有些考試機構已經發出通知,建議參加了 A(分 A、B 兩場考試,往年是任選一場即可)也要參加 B,否則 A 的成績可能會取消;另外如果 A、B 成績相差太大,成績也會被取消。
事已至此,也隻能希望 MAA 是在 " 下一盤大棋 " 了~
總之,這是一次讓人沮喪的考試。
對考分不高的孩子不公平,原本按比例看還行,現在就被一大堆滿分、超高分拉得老遠;
對考分高的孩子也不公平,本來是憑自己努力得到的真實成績,莫名被蒙上 " 作弊 " 的嫌疑~
希望後面有更合理的解決方法吧。
今天借此事和大家多聊幾句,也談談我對數學競賽的看法。
1
先和大家普及一下美國數競路線的背景知識,以及爲何 AMC 在國内風生水起。
我畫了個草圖,自下而上依次是:
AMC10: AMC 是 American Math Competition 美國數學競賽的縮寫, AMC10 指的是 10 年級以下的孩子都可以參加的比賽。
AMC12: 内容範圍比 AMC10 稍大些,12 年級以下的孩子都可以參加。
舉個例子,如果娃是 10 年級,可以參加 AMC10,也可以參加 AMC12,兩者任選其一;如果娃是 11 年級,就隻能參加 AMC12。
當 AMC10、AMC12 成績過了一定分數線後,會被邀請參加AIME美國數學邀請賽(American Invitational Mathematics Examination)。
接着,把 AMC10/AMC12 的成績連同 AIME 一起,通過加權計算,選拔出初級數學奧林匹克(USJMO)和數學奧林匹克 ( USAMO ) 兩個組。再經過篩選,産生 MOP 夏令營,最終到達 IMO(International Math Olympiad),就是美國國家奧數隊。
一些理工強校,在入學申請表上,有專門填寫 AMC10/AMC12/AIME 成績的一欄:
據說這些成績在申請某些頂級美高時,也挺管用,我想這也是爲啥這幾年 AMC 數競在國内大火起來的原因之一。
對了,另外還有個AMC8,但 AMC8 并沒有納入數競選拔路線,考不考,考得怎樣和後面的選拔沒啥關系,屬于數競路線前的小熱身,内容大緻是小奧的範疇。
2
逃逃第一次參加 AMC 系列的數學競賽,大概是小學 5 年級,已經是 5 年前的事了。
那時的美國數競,就像一場隻限于少數本土數學愛好娃的 " 派對 ",每年約好一段時間,相互較量切磋。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這個競賽,居然是用同一套卷子,持續一周,每個娃可以自選時間去考。
記得考完後我問逃逃感覺怎樣?
他一臉認真地回答," 現在不能說的,要保密,我得等下周再跟你講 "。
後來,随着這個競賽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參賽人數越來越多,年齡越來越小,競争越來越激烈,考試規則變了。
一周的時間窗太長,太容易漏題作弊,于是改成了一天;
現在看來,一天的窗口也太長了,得改成全球統一時間;
還有,考題的保密和押送流程,也得進一步改進……
MAA 可能沒有這麽大的人力物力,但好像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我猜 " 破壞遊戲規則 " 不是今年才有,隻是參賽基數越來越大,就顯得絕對數量多。
這種現象對孩子也有很大的心理沖擊。
我比逃逃先知道此事,正猶豫着要不要告訴他(怕影響他考試的心情),結果他也從同學那得知了。他有個 " 數學 nerd" 的小圈子,圈子裏都是平時認真學習,努力刷題的乖孩子,大家都覺得很郁悶。
逃逃和我讨論,怎麽才能杜絕作弊,作弊的人會有什麽後果,有什麽懲罰。
我們分析了半天,除非能像咱們高考那樣,有嚴格的保密和押送考卷流程,否則似乎用什麽方法,都很難百分百杜絕。
我跟他講," 即便所有人都不知道,但作弊的人他自己知道,這就是懲罰 "。
3
那這樣的競賽還值得參加嗎?
我覺得吧,參加 or 不參加還是其次,首先要調整孩子搞數學競賽的心态。
孩子樂意做某件事,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能從考試、競賽中得到正反饋,有成就感。
二是能真正體會到這件事本身的樂趣,比如每攻克一道難題,就有成就感。
我們要引導孩子多關注後者。
現實點講,即便絕對公平,随着參賽人數越來越多,越來越卷,非頭部天才級别的選手,也已經很難從考試、競賽中得到快樂。
我所在的學區,現在小學三年級學校就開始組織考 AMC10 了~細思極恐,想想逃逃那麽大的時候,連 AMC 是啥都還不知道呢。
就幾年的光景,環境就大不一樣了。
前陣子聽我們這邊的一群小牛娃家長擺龍門陣:一二年級 AMC8,三四年級 AMC10,五六年級保 AIME 沖 USAJMO ……安排得明明白白,也聽得我頭暈目眩。
在這種大環境下,顯然隻靠智商是站不到數競頂端的。智商,努力程度,學習方法,個人性格,心态,專注力,甚至是體力,缺一不可。
所以,如果把滿足感和成就感完全寄托在競賽成績上,可能大多數孩子都很難樂在其中。
對了,别忘了,後面還有 AI 呢。
雖然目前類似 ChatGPT 這樣的工具還不太擅長做深度邏輯思考,但是,看當年 " 深藍 " 戰勝了國際象棋、"AlphaGo" 戰勝了圍棋的人類冠軍,我覺得,數競,也隻是個時間問題。
其實它更像國象、圍棋那樣,是一個 game。
孩子能通過學習、玩這個 game 來打磨自己的思維,獲取人類智慧的結晶,領略數學的美好,享受每次想出妙招的 "Aha" 時刻,就很好。
4
聊到這,我都快把前面的 " 洩題 " 事件給忘了。
索性再放飛一下
數學可能是我們學過最高級,最「放之四海皆爲真」的學科。
不知道大家聽過這個故事沒?
火雞圈裏生活着一群快樂的火雞。其中一隻名叫 " 雞頓 " 的科學火雞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經驗總結,發現一個重要的科學規律——每天早上 10 點,它們都能得到一份食物,第一天是這樣,第二天是這樣,一個月後是這樣,兩個月後也是這樣,于是科學界把它稱爲 " 雞頓第一定律 "。
然而,到 11 月 23 日那天,早上 10 點,它們沒有像往常那樣得到食物,接着,都被拉出去烤了~因爲……感恩節到了。
我們知道的所有科學可能都是錯的,但數學,對的就是對的。
這個當之無愧的「學科之王」,完全值得孩子在年少時期,屏蔽掉窗外的紛紛擾擾,認真、專注,全身心去學習和體會。
(全文完,看到這的朋友,如果覺得有收獲,就點個贊和 " 在看 " 鼓勵一下吧,謝謝)
EASTWEST
文章配圖:采集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