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謝怡雯
6 月 25 日,審計署發布《國務院關于 2023 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以下簡稱 " 審計工作報告 "),并提交至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據審計工作報告,2023 年度審計署共審計了 140 多個部門、單位和省份。2023 年重點審計的 41 個部門及所屬 346 家單位 2023 年收到财政預算撥款 5824.04 億元,發現各類問題金額 226.26 億元。其中部門本級 36.29 億元(占 16%),所屬單位 189.97 億元(占 84%)。
圖源:經濟日報
審計署審計長侯凱表示,自 2023 年 5 月以來,審計署共發現并移送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 310 多件,涉及 1200 多人。至 2024 年 4 月,針對 2022 年度審計查出問題已整改 1.07 萬億元,制定完善規章制度 2840 多項,追責問責 2820 多人。
在本次查處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中,審計署發現一些企業利用國家生态保護、高新産業等支持政策,勾結公職人員違規取得經營權,或弄虛作假騙取财政補貼,嚴重蠶食國家政策紅利。
據審計署查處,有 3 家保險公司在 2019 年至 2022 年間,夥同多戶企業通過投保、理賠等環節造假,或擴大保險責任等方式,騙取瓜分中央财政補貼 3 億多元。
審計署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林海表示:" 下一步,審計機關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加大對審計工作報告反映問題整改情況的跟蹤督促力度,全面整改情況将于年底前依法公告。"
保險 " 造假 " 騙取 3 億元中央财政補貼
此次審計署查處的 3 家保險公司在 2019 年至 2022 年間,夥同多戶企業通過投保、理賠等環節造假,或擴大保險責任等方式,四年間共計騙取瓜分中央财政補貼 3 億多元。
該案件的背景是針對 " 全國首台(套)、首批次應用保險 " 的财政補貼。
通過查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以及工信部網站,經時代财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參與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共保體的保險公司包括:人保财險、太平洋财險、平安财險、大地保險、天安财險、中華聯合财險、中航安盟财險、國壽财險以及太平财險、中國鐵路自保、華泰财險、中銀保險、陽光财險、中遠海運自保、永城财險、浙商财險、國任财險。
來源:中國保險行業協會
時代财經記者就此事緻電審計署,對方表示具體查處的保險公司名單以及相關處罰後續将以審計署公開文件爲準。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郭世豪律師對時代财經記者表示,一般來說涉嫌騙取補貼主要涉及的罪名包括詐騙罪、貪污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看企業性質行政處罰。規定可參考國務院關于違反财政法規處罰的暫行規定。
工業領域的保險探索還在展開
首台(套)是指國内實現顯著技術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産權,進入市場初期尚未形成競争優勢的整機裝備、核心系統及關鍵零部件産品。
首批次是指國内實現原始創新或顯著技術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産權,進入市場初期尚未形成規模化應用和競争優勢的新材料産品。
據今年 6 月 5 日工信部聯合财政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共同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完善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保險補償政策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财政補貼采用 " 先審定資格、後投保、再申請資金 " 的方式。
對于符合工信部制定的《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并且滿足重點産業鏈等相關要求的企業,可在自主投保後的下一年度提交保費補貼申請,符合相關要求的将由中央财政按照保費的 80% 給予投保單位補貼,具體支持範圍、補助額度和補貼比例後續會動态調整。
《意見》中提及,對于該險種,保險公司應按照 " 保本微利 " 與 " 精算平衡 " 原則,定期開展保險費率回溯和動态調整。
今年 6 月 20 日,工信部公布了 2024 年最新版的《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涉及高端工業母機、電子專用設備、大型石油和化工裝備、先進節能環保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等 15 個類别的重大技術裝備。
《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範指導目錄(2024 版)》于去年 12 月發布,共包括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三大類。
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是 2015 年由工信部聯合财政部、原保監會三部委聯合開拓的創新險種,是中央财政首次在工業領域實行保費補貼,也是繼農業保險之後,中央财政采取保費補貼方式支持的第二大類保險險種。
該保險險種是對于國内已實現技術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整機裝備、核心系統、關鍵零部件産品、新材料産品等科技創新産品提供的産品質量和責任保險,包括因質量缺陷造成的合同用戶企業更換或退貨風險,以及因質量缺陷造成合同用戶企業财産損失或發生人身傷亡風險。
該險種設立的目的是推動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和新材料産業高質量發展,破解首台(套)、首批次産品進入市場初期,由于尚未形成競争壁壘、容易面臨推廣應用難的問題。
根據此前工信部文件,該險種中單個品種的保險金額原則上不低于 5000 萬元,政府補貼的責任限額不超過合同金額的 5 倍、且最高不超過 5 億元人民币,投保費率最高不超過 3%,補貼時間原則上不超過 3 年。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财産保險監管司數據,自 2015 年我國推出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至今,首台(套)、首批次保險補償機制已經累計爲全國各類重大技術裝備和全國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提供了近萬億元的風險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