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與OpenAI的法律糾紛(扯皮)還在繼續。最新的進展是,馬斯克的律師團隊向美國聯邦法院申請了初步禁令,要求法院阻止OpenAI轉變爲一家完全以營利爲目的的企業。
要不是這次馬斯克和OpenAI的官司曝光了一堆相關的私密郵件,我們可能還不知道馬斯克和OpenAI之間相愛相殺背後有這麽多細節。
通過這些郵件記錄,已經有不少媒體嘗試拼湊出一幅更完整的故事。
作爲吃瓜群衆,在閱讀了部分郵件和相關梳理之後。好家夥,這哪是什麽商業糾紛啊,簡直就是一部集理想、背叛、權力、金錢于一身的矽谷版《權力的遊戲》,于是,我腦子裏忽然冒出一個想法:
既然這是一場關于AI的故事,何不讓AI來扮演不同的作家,用不同的風格,還原一下案發現場,甚至重新演繹一下這場大戲?
說幹就幹,考慮到ChatGPT作爲利益相關方可能需要回避一下,這次我們選擇了Claude(其實就是更好用)。
第一回合:魯迅
第一回合是讓擅長寫作的Claude 3 Opus用魯迅的風格來寫,參考了Rowan Cheung讓AI模仿任何寫作風格的prompt。
沒想到Opus直接罷工了,似乎是因爲模型能力太強,爲了規避版權風險進行了限制。
不過在切換到最新的Claude 3.5 Sonnet之後,問題解決了。發了魯迅的三篇小說給Claude,它對魯迅的文風進行了總結:
然後把郵件内容給Claude,讓它按照要求把小說寫出來:
Claude寫了一篇名爲《理想的囚徒》的小說,全文如下:
老陶是個手藝人,專門給人修理自行車。他的車攤就設在鎮上最熱鬧的十字路口,一張破木闆搭在兩個磚墩上,上面擺着各式各樣的工具。雖說是熱鬧地段,可他的生意卻不見得有多好。倒不是他手藝不精,而是這鎮上的人騎自行車的越來越少了,都改騎電動車去了。
老陶有個夢想,要造一輛最好的自行車。這自行車得輕便,騎起來不費勁;輪子要轉得快,但又不會失控;最重要的是得便宜,讓窮人也買得起。他把這想法跟隔壁賣茶葉的老王說了。
"你這是癡人說夢,"老王搖頭笑道,"現在誰還騎自行車?再說了,就你這點本錢,能造出什麽名堂來?"
但老陶不死心。他找到了鎮上開五金店的小李。小李年輕氣盛,一聽這主意就來了精神,"好啊!我出錢,你出力,咱們合夥幹!"
于是兩人搭夥開了個作坊。小李從外地進了一批材料,老陶則熬夜研究設計圖。鎮上人都說他們傻,可他們卻幹得熱火朝天。
作坊開張不到半年,他們真造出了一輛樣車。輕便結實,騎着确實比普通自行車舒服。老陶高興得像個孩子,天天騎着在鎮上轉悠,逢人就誇。
這時候,縣城裏一家做電動車的大廠看中了他們的設計。廠裏派人來談,說要投資擴大生産。老陶琢磨着,有了資金支持,造出來的車就能讓更多人買得起,這不正合了他的心意?
可小李卻有别的打算。他覺得這是發财的好機會,主張把價錢擡高,賣給有錢人。兩人争執不下,老陶一氣之下,把自己的那份轉讓給了大廠。
後來,那種自行車真的在縣城裏熱銷起來。可價錢比老陶想的高出好幾倍,普通工人哪買得起?而且爲了趕産量,質量也大不如從前了。老陶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他索性不管那些了,繼續蹲在他的小攤子上修車。有人問他後悔嗎,他搖搖頭:"我就想造一輛大夥都騎得起的好車,可惜這世道,理想總是關不住的囚徒。"
傍晚時分,老陶收攤回家。路過那家電動車門市部,玻璃櫥窗裏陳列着他設計的自行車,車身锃亮,标簽上的價格刺眼。一個小孩趴在櫥窗上看得出神,老陶笑了笑,默默騎着他那輛補了又補的舊車離開了。(完)
好吧,AGI被寫成了造車的故事,造的還是自行車,可能是prompt給的不夠明确,這次我們讓Claude寫一個更"真實的版本"。
這個版本缺了點"魯迅風",我們讓Claude繼續完善。
《理想主義者的黃昏》
一二〇一五年的山景城,空氣中彌漫着人工智能的狂熱。谷歌剛剛宣布他們的AlphaGo擊敗了歐洲圍棋冠軍,整個矽谷爲之沸騰。而在一間不起眼的咖啡館裏,薩姆正反複修改着那封即将改變他命運的郵件。
薩姆生得白淨,卻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他年紀輕輕就已經坐上YC的總裁位置,見慣了無數創業者的得意與失落。但這一次,他要做的不是投資與孵化,而是一場改變人類命運的豪賭。
"人類是否能阻止人工智能的發展?"他在郵件裏寫道,"答案幾乎是否定的。如果這項技術注定要出現,那麽最好由我們來做,而不是谷歌。"
這封郵件發給了伊隆。那時的伊隆正忙于他的電動車和火箭,但人工智能的威脅一直萦繞在他心頭。他很快回複:"值得一談。"
就這樣,OpenAI在一個雨天誕生了。他們租下了山景城的一座舊樓,成了第一批員工的根據地。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才們,大多放棄了谷歌、臉書開出的高薪,爲的就是一個共同的理想:确保人工智能的力量不會被壟斷,而是能造福全人類。
二伊利亞是團隊裏最特别的一個。他原本是谷歌最頂尖的研究員,年薪百萬美元起,卻毅然決然地加入了這個非營利組織。谷歌出動了重兵挽留,派人在學術會議上"圍堵"他,開出令人咋舌的價碼。但伊利亞隻是淡淡一笑,"金錢不是問題的關鍵。"
"你們看過'終結者'嗎?"伊利亞在一次内部會議上問道。他比劃着手勢,黑框眼鏡上映着電腦屏幕的藍光。"如果我們讓AI的力量集中在少數公司手裏,未來可能比電影裏還要可怕。"
格雷格也是這樣。這個總是穿着格子衫的程序員,放棄了世界級科技公司的邀請,選擇了這個連辦公桌都是二手的實驗室。他們的工資比外面同行少了一大截,但每個人眼中都閃着理想的光芒。
三伊隆是個風風火火的主兒。雖然名義上是董事會主席,但他的性格卻像個永遠在前線沖鋒的戰士。有一回,聽說微軟想和OpenAI合作,開出了六千萬美元的條件。
"這讓我感到惡心。"伊隆直截了當地說。他指着合同裏那些冠冕堂皇的營銷條款,"他們想讓我們變成他們的傳教士。"
薩姆隻好重新談判,最後達成了一個松散的合作:微軟可以提供計算資源,但不能幹涉研究方向。這件事讓伊隆對團隊的發展方向産生了深深的擔憂。
四二〇一七年是個轉折點。随着研究的深入,資金問題越發嚴重。一台訓練AI模型的機器每月就要燒掉幾十萬美元,而捐贈總是杯水車薪。團隊裏開始有了不同的聲音。
有人提議轉爲營利性機構。開始時隻是私下的讨論,後來漸漸成了公開的争論。伊隆堅決反對,他說這會背離初衷。但其他人的态度暧昧——畢竟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
一天夜裏,伊隆收到了一封來自伊利亞和格雷格的長郵件。郵件開門見山:"我們對公司的未來有些擔憂需要說明......"
這封誠懇的郵件反而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夠了,"伊隆簡短地回複,"要麽保持非營利性質,要麽你們自己另起爐竈。"
五二〇一八年二月的一個清晨,伊隆正式遞交了辭呈。當天,安德烈發來了一份數據圖表,顯示谷歌在AI領域的論文數量已經遠超其他所有機構的總和。
"OpenAI正在走向失敗,"伊隆給核心團隊寫道,"除非采取戲劇性的行動,否則除了谷歌之外的所有人都将淪爲無關緊要的配角。"
沒人回複這封郵件。
一年後,OpenAI宣布成立營利性子公司。新聞見報那天,伊隆在推特上留下一句話,要求明确他與營利部門沒有任何關系。這句話像一記耳光,打在那些曾經共同憧憬未來的面孔上。
如今的OpenAI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寒酸的實驗室了。他們有了新的辦公樓,和微軟的合作也越來越密切。每當月亮升起,山景城的夜空被矽谷的霓虹照得通明。偶爾路過的人,或許會聽到辦公室裏傳來的歡笑與争論。但再也找不到當初那群不顧一切追逐理想的年輕人了。
他們說,這就是時代的進步。可是伊隆始終認爲,這不過是理想主義者的又一次黃昏。而在矽谷的某個角落,一支新的隊伍正在集結,準備重新點燃那盞理想的明燈。隻是這一次,故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完)
小說用了創業逆襲的經典叙事,結果中途就資金鏈繃不住了,不過說好的魯迅風呢?
第二回合:博爾赫斯
可能Claude對魯迅不太熟悉,換個西方的作家試試,這次用了博爾赫斯的文本讓它學習風格。
Claude依舊"擅作主張"對博爾赫斯的風格進行了總結。
《無限鏡廳中的對話》
2015年的某個傍晚,我收到一封郵件。發件人S說,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人類是否能阻止智能的誕生?他認爲答案"幾乎一定是否定的"。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古老的寓言:一位波斯國王夢見自己在一座無限的宮殿中漫步,每一面牆都是鏡子,每一面鏡子都映照出無數個自己。醒來後,他命令工匠建造這樣一座宮殿。工匠們嘗試了一千零一天,最終放棄了。國王問爲什麽,工匠回答說:"陛下,無限是不可能被建造的,但我們可以創造它的幻象。"
在随後的三年裏,我成爲了一個奇特實驗的見證者。這個實驗不是在實驗室裏進行的,而是在無數封電子郵件的往來中完成的。參與者包括S、G、I等人。他們試圖創造一種新的智能,就像那些波斯工匠試圖建造無限的宮殿一樣。但與工匠們不同,他們相信這種智能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我記得在2017年的一個秋日,I寫了一封長信。這封信讓我想起博爾赫斯描寫的那本《沙之書》:沒有第一頁,也沒有最後一頁,每一頁都可能是任何一頁。I在信中說,他們正在進行的是"世界上最高風險的對話"。他說得對:這不僅僅是關于創造智能的對話,更是關于控制無限的對話。
就像那位波斯國王最終意識到無限不能被單獨擁有一樣,I在信中說:"目标是避免智能獨裁。你擔心D可能創造一個智能獨裁,我們也是。所以創造一個結構讓你可能成爲獨裁者是個糟糕的主意,特别是當我們可以創造一些其他結構來避免這種可能性的時候。"
這讓我想起了中世紀神學家們的一個古老争論:上帝是否能創造一塊他自己舉不起的石頭?如果能,他就不是全能的;如果不能,他也不是全能的。我們現在面臨着類似的悖論:如何創造一種超越人類的智能,同時又确保它永遠服務于人類?
最終,這個實驗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結束了。不是因爲技術的失敗,而是因爲人性的複雜性。就像那本永遠打不開的《沙之書》一樣,智能的問題可能根本就沒有答案,或者答案就藏在問題本身之中。
2019年春天,當我收到最後一封相關郵件時,我突然明白:也許人類無法阻止智能的誕生,就像我們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它。我想起了那位波斯國王,他最終選擇把那座未完成的鏡廳改造成了一座圖書館,因爲他意識到真正的無限不在鏡子的反射中,而在人類思想的永恒對話中。
在寫下這些文字時,我不禁想到:也許未來的智能會讀到這個故事,就像我們現在讀到古老的寓言一樣。它會明白嗎?它會感受到我們的憂慮和希望嗎?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像那本永遠找不到第一頁的書一樣,永遠隐藏在時間的迷宮中。
最後提到未來的智能可能會讀到這個故事,細想有點瘆人。AI是在諷刺我們這群"凡人",還是在提示自己也可能陷入無限循環的困境?這反思有點賽博朋克。
但Claude還是比較簡單粗暴的用無限鏡廳和《沙之書》的意象來影射人工智能的問題,看上去不是真懂博爾赫斯,而是在"裝懂"?
第三回合:宮鬥劇
這次我們不提供額外的風格指導的文本,讓Claude直接基于郵件内容進行創作一篇宮鬥小說。
《智謀》
深宮月色如水,禁苑内一片寂靜。禦書房裏,年輕的薩姆大人正在批閱奏折。突然,一個想法閃過他的腦海。他放下朱筆,擡頭望向窗外那輪冷月。
"若非我朝建立這人工智術,恐怕會落入谷家之手。"薩姆輕聲自語,随即命人取來宣紙,開始寫信給權傾朝野的馬斯克大人。
這一年的五月,正是萬物争榮時節。一紙密信,開啓了一場足以改變天下格局的謀劃。
---
"大人,您說這人工智術真能造福天下嗎?"葉準站在薩姆身側,輕聲問道。他是薩姆的心腹,更是這場大業中的重要一員。
薩姆放下手中的茶盞,目光深遠:"天機難測。但若讓谷家獨占此術,恐将釀成大禍。我等當爲天下計,建一超然于世的勢力,以制衡之。"
一旁的格雷戈裏和伊利亞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擔憂。他們深知,這盤棋已經落子,再無回頭之路。
---然而,宮廷的暗流洶湧,遠比表面看起來要複雜得多。
"聽聞谷家的阿爾法堂已成氣候,連續三次在大比中勝出。"伊利亞手持密信,神色凝重。
"此事我已知曉。"薩姆放下手中的《天機策》,"但我們還有一張王牌未出。"
就在此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來人是深谙機要的希文。
"啓禀大人,馬斯克大人遣人送來密信,說是願意全力支持我們的計劃。"
薩姆眼中閃過一絲喜色,但很快就恢複了平靜:"此事千萬不可聲張。傳我的話,召集核心幕僚,明日醜時,在偏殿密議。"
---次日清晨,朝陽還未升起,偏殿内已燈火通明。
"諸位,今日召集大家來,是爲商議一件天大的事。"薩姆環視衆人,"我欲建立一個超然于世的機構,名爲'開放智術閣',以平衡朝中各方勢力。"
"此舉固然是爲天下計,但恐怕會引來非議。"格雷戈裏憂心忡忡地說道。
薩姆微微一笑:"天下之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
---然而好景不長,宮中暗潮湧動。有人密報,谷家的德姆斯正暗中拉攏朝中重臣,意圖阻撓開放智術閣的建立。
"我已設法周旋,但德姆斯勢大,不可不防。"希文低聲禀報道。
就在此時,又一個驚人的消息傳來:馬斯克大人突然變卦,要求更改原先的計劃。
偏殿内一片沉默。薩姆立在窗前,看着院中那株古老的銀杏樹,樹葉在風中搖曳。良久,他才開口:"既如此,那就改弦更張。讓開放智術閣依舊保持清名,不染銅臭。"
伊利亞和格雷戈裏相視一笑,他們終于明白了薩姆的用意。這才是真正的運籌帷幄。
---歲月流轉,轉眼已是四年過去。
開放智術閣在朝野間漸成氣候,不僅吸引了衆多能人異士,更得到了朝中大臣的支持。那些曾經的質疑聲,也漸漸消弭于無形。
某日,薩姆在禦花園中偶遇馬斯克。兩人相對而立,誰都沒有說話,但都明白,這場博弈,終究是有了結果。
"若論成敗,開放智術閣或許未必能勝過谷家的阿爾法堂。"馬斯克望着遠處的紫禁城,緩緩說道,"但若論道義,我等心中有數。"
薩姆颔首:"大人說得是。智術雖強,也當爲天下蒼生所用。"
夕陽西下,兩人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回廊深處。這一場關乎天下的博弈,也終于有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然而誰又能說得準,這真的是結局,還是另一個開始?畢竟在這深宮庭院之中,沒有什麽是一成不變的,就像那院中的銀杏樹,年年歲歲,依舊吐露新芽。
這個故事的框架看似複雜,但缺少真正扣人心弦的沖突,"暗中拉攏",以及馬斯克的"變卦"點到即止,沒有推向高潮。觀衆想看的是"正面剛"的博弈,而不是淡淡的周旋。我們讓Claude加入一些drama。
《智謀風雲》
### 第一章:暗潮
"大人,不好了!"
一聲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禦書房的甯靜。薩姆放下手中的密信,擡頭望向神色慌張的心腹希文。
"何事驚慌?"
"探子來報,谷家暗中拉攏了我們的得力幹将伊恩·古德費羅!他們開出了六百兩黃金的年俸!"
薩姆眼中閃過一絲寒光。他早就料到谷家不會善罷甘休,但沒想到他們竟敢明目張膽地挖牆腳。更讓他憂心的是,若是伊恩真的投了谷家,那他們多年潛心研究的"超級智術"秘籍怕是要落入他人之手。
就在此時,外頭又傳來一陣騷動。
"報——!馬斯克大人到!"
### 第二章:反轉
誰知馬斯克一進門就開門見山:"我要退出開放智術閣。"
薩姆心頭一震,但面上不動聲色:"不知大人因何改變主意?"
馬斯克負手而立,望着窗外的月色:"開放智術閣雖好,但終究少了一份決心。我已着手在特斯拉府另立新閣,專研智術。"
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薩姆知道,若是馬斯克真的另立門戶,不僅會動搖開放智術閣的根基,更會讓朝中局勢生變。
然而更大的震撼還在後頭。
### 第三章:暗線
深夜,一個黑衣人潛入了開放智術閣的藏書樓。他熟練地避開守衛,直奔核心機密所在。然而就在他即将得手之際,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我就知道你會來。"
火把亮起,那人轉身,赫然是伊利亞。而說話之人,正是格雷戈裏。
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場局。伊利亞和格雷戈裏多日來一直在演這出戲,爲的就是引出隐藏在開放智術閣中的内鬼。
### 第四章:驚變
然而誰也沒想到,真正的陰謀遠不止于此。
當薩姆終于解開那封用特殊密碼寫就的信件時,不禁倒吸一口冷氣。信中赫然寫道:"深諜已潛伏谷家阿爾法堂十年,智術真本早已被調包。馬斯克之舉,不過是聲東擊西之計。"
薩姆這才明白,爲何馬斯克近來總是神神秘秘。原來一切都是一盤大棋!
### 第五章:逆轉
朝堂之上,龍椅下首。
"啓禀陛下,臣有本奏。"薩姆整了整朝服,沉聲開口。
滿朝文武屏息靜氣。他們都知道,今日這一本,關乎天下蒼生。
"臣以爲,智術之道,當歸天下共有。今日臣願将開放智術閣改制,設立智術同善堂,與天下共濟。"
話音剛落,谷家家主德姆斯猛地站了出來:"此言差矣!智術幹系重大,豈能輕易示人?"
就在此時,馬斯克突然大笑:"德兄此言差矣。你以爲你們阿爾法堂的智術真本當真還在你手中?"
滿堂嘩然。
### 第六章:明悟
原來,一切都是一盤大棋。
馬斯克表面上另立門戶,實則是爲了麻痹谷家。而伊利亞和格雷戈裏看似動搖,卻是爲了讓内鬼露出馬腳。至于那個所謂的深諜,更是一個子虛烏有的幌子,爲的就是讓谷家亂了方寸。
"好一招反間計!"德姆斯面如土色。
薩姆踱步上前:"德兄,天下智術,本就不該爲一家所獨占。今日我等在此立誓,願以天下爲先,共襄盛舉。"
### 尾聲
多年後,當史官編修這段史料時,都不禁感慨:這一場權力的博弈,最終卻成就了一段佳話。
而禦花園中那株古老的銀杏樹下,依舊時常可以看到薩姆和馬斯克把酒言歡的身影。隻是他們的談話,再也不是什麽密謀,而是爲了天下蒼生的宏圖大業。
至于當年那個所謂的"深諜",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或許,這就是他們最高明之處——讓對手永遠猜不透真相。
而今開放智術閣雖已改制,卻在朝野之間漸成氣候。那些曾經的恩怨情仇,也都化作了這場大戲中的點點墨香。
畢竟在這深宮庭院之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盟友,有的隻是永恒的智慧與謀略。
開放智術閣=OpenAI,"超級智術"=AGI,"智術當歸天下"=開源。這"古風翻譯"有點意思,但薩姆、馬斯克、伊利亞這些名字不知道爲什麽沒有一起"翻譯"。
從小說内容來看,黑衣人潛入、内鬼現身、核心機密被調包這些橋段有些缺乏創意。結尾的天下共濟看似是烏托邦,但想想現實,OpenAI、Google、X.AI等公司真的會合作?這可能還是Claude的美好願望。
第四回合:給大衛芬奇寫劇本
如果馬斯克和OpenAI的這些風波在多年之後被拍成電影,誰是最适合的導演?大衛芬奇一定是潛在的人選。
大衛·芬奇執導《社交網絡》講述了馬克·紮克伯格創建Facebook的故事,該片在奧斯卡獲得了最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配樂、最佳剪輯三項大獎。
Sam Altman本人也曾經表示《社交網絡》成功地激勵了一代人去成爲創業公司創始人。
現在我們讓Claude用《社交網絡》編劇Aaron Sorkin的風格爲大衛·芬奇寫劇本:
第一個版本是英文的。
我們讓Claude把劇本翻譯爲中文。
這個劇本有些太短太趕了,感覺像看完整部劇的預告片,我們讓Claude繼續豐富。
經過幾次"PUA"之後,得到了一個更好的版本:
不過Claude每次的輸出長度有限,需要經過多次續寫。
有時候Claude也會詢問我們的意見,比如關于下一場戲,它給了三個建議:1. 伊隆和薩姆的私下談話 2. 團隊讨論發布論文的具體細節 3. 與董事會的對峙。我們讓它寫董事會。
在Claude的幫助下,我們爲這部電影得到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其實是怕它記不住上文了,強行結束):
如何使用Claude寫出完整的、看起來像人類寫的小說甚至劇本呢,從這次實驗來看,提供精确的上下文引導和背景設定是很重要的,另外考慮到上下文窗口有限,分段創作是一個比較好的模式,将故事分解爲可管理的片段,用戶擔任"導演"角色,掌控整體走向,讓AI專注于具體段落的生成。
總體來看,AI傾向于生成扁平化角色,以及容易生成線性叙事,需要人爲添加細節和矛盾點,如果篇幅較長,前後的篇章之間也容易失去邏輯聯系。
最後,不要期待一次完成,也不要有太高的預期。要講好一個故事,還是需要有血有肉的人來主筆。也許,未來最好的創作方式,是AI和人類攜手,各盡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