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0 月 25 日訊(記者 陳業)更多科技巨頭企業正持續不斷加入到蓋樓大軍之中。
近日,螞蟻集團以 15.36 億元底價、11344 元 / 平方米的樓面價,拿下杭州原青春寶地塊。該地塊東面緊鄰螞蟻集團 2020 年竣工的現總部所在地 A 空間,北面緊鄰西溪路,與合生國貿、珀萊雅南北相望。
就在螞蟻集團拿地前一日,中國遊戲産業界有着獨角獸企業之稱的米哈遊,旗下公司以 10.77 億元的價格,拿下了上海一宗科研設計用地,即徐彙區虹梅街道 xh215-02A 地塊,該地塊用地年限爲 50 年。
提到米哈遊,遊戲玩家們并不陌生,其打造的一款名爲《原神》的遊戲風靡全網絡,連續多年蟬聯年度出海手遊收入榜冠軍。
米哈遊的三位創始人均爲 85 後,分别爲蔡浩宇、劉偉、羅宇皓,其勵志故事被業界津津樂道。在某富豪榜上,今年 36 歲的蔡浩宇更是以 210 億元的财富,位列第 18 位。
據媒體報道,米哈遊 2022 年主營業務收入 273.4 億元,淨利潤 161.45 億元,截至 2022 年底淨資産 374.02 億元。相對頭部房企而言,雖然營收規模并不高,但 161.45 億元的淨利潤已超過不少上市房企。據 Sensor Tower 數據,自 2020 年推出以來,《原神》在移動端的收入已超過 41 億美元。
除上述兩家企業,近年來科技企業正成爲土地市場上的常客,選擇自己出手蓋樓的科技企業數量正在不斷增多。其中不乏像華爲、京東、小米、字節跳動、騰訊、阿裏等互聯網大廠,此外,今年以來,諸如米哈遊、頭部 MCN 機構(Multi-Channel Network)無憂傳媒等新新企業,也開始加入到買地建樓大軍之中。
今年 2 月北京的土拍市場中,京東以 31 億元的價格,競得亦莊新城 0303 街區一宗綜合用地,該地塊與京東總部隔路相望,地塊用地規模 7.17 萬平方米,地上建築規模約 19.46 萬平方米,樓面價 15988 元 / 平方米,銷售指導價 5.8 萬元 / 平方米。
今年 7 月,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經營範圍中,許可經營項目新增房地産開發經營,一般經營項目新增非居住房地産租賃。
與騰訊上述行爲相似的是,今年 8 月,華爲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新成立了一家名爲東莞棠雅實業公司的企業。該公司注冊資本 15 億元,經營範圍包括住房租賃、房地産開發經營等,華爲投資控股持有該公司 100% 股權,爲控股股東。
業内人士認爲,騰訊、華爲上述舉動并不意味着其在實質意義上進軍房地産業,但不可否認的是,爲滿足新園區辦公、研發、人才用房等自身需要或相關産業鏈及新技術領域的需求,近些年其在全國各地自持類地産項目的版圖,在不斷擴大。
而前述華爲、騰訊、京東、螞蟻集團相關動作,僅是近幾年來科技企業拿地的一個縮影。其中,部分企業旗下的地産規模更是驚人,以富士康爲例,其所持地産項目規模甚至不亞于一家中型房企。
據中國房地産報不完全統計,自 2005 年以來,富士康的對外口徑中至少先後披露過 5 個商業地産項目、2 個住宅項目以及 47 個工業園區,項目涉及上海、深圳、武漢、重慶等多個城市。
另外,今年以來,包括網紅雪梨的宸帆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及有着 " 直播一姐 " 之稱薇娅,其丈夫旗下的謙尋(杭州)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等,均有過拿地動作。
對于科技巨頭現身土地市場自己蓋樓,分析人士認爲,這主要是自用、投資與資産配置等多重需求所緻。
"科技巨頭手裏都有大量的現金,也會考慮進行一些投資。近年來,伴随環境變化,核心城市持有型優質資産的關注度不斷升高,科技企業經營效益持續波動,手裏現金持有量的加大,這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企業的投資步伐。從全球視野來看,近些年來核心城市裏帶産業的優質資産,一直都是升值的。"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稱。
"這些企業拿到地後,不僅可以滿足其資産配置的需求,像京東、華爲也會配置部分員工福利房,還可以用來保持員工的穩定性。" 宋紅衛說。
以投資視角來看,據仲量聯行 10 月 24 日公布的 2023 年上海産業園區市場發展與展望白皮書,該公司對 60 餘家不同類型投資機構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超過 70% 的投資機構已布局上海産業園區市場,89% 的投資者在未來三年将追加投資,或考慮收購産業園區物業。
宋紅衛進一步指出,部分用地在土地出讓的時候,對産業背景有要求,而符合資質的企業更具優勢,企業在拿地的時候,會相應享受到一些優惠性政策,所以拿地相對來說更便宜,這也提升了企業拿地積極性。
而從産業需求觀察,上述白皮書顯示,集成電路、生命科學、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遊戲這五大行業,成爲上海産業園區租賃需求位居前列的重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