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車圈能見度,作者 | 劉媛媛
2023 年 11 月攝于廣州車展
近幾日要說在汽車圈最有讨論性的事件,那必須是華爲與 " 老夥計 " 長安汽車再度攜手,成立新公司的動作了。
11 月 26 日晚間,華爲與長安汽車聯合宣布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雙方将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及增量部件的研發、生産、銷售和服務。
雙方此次合作很重要的一點是,長安汽車及其關聯方拟出資獲取目标公司股權,比例不超過 40%。該新公司作爲服務于汽車産業的開放平台,對現有戰略合作夥伴車企及有戰略價值的車企等投資者開放股權,成爲股權多元化的公司。
這意味着,新公司将不止于華爲和長安,而是沖着和車圈大佬們一起發展壯大而來的。加入進來的合作夥伴不僅都能得到華爲的智能技術賦能,而且還不用擔心會 " 出賣靈魂 "。
在 11 月 28 日舉辦的華爲全場景發布會上,華爲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透露,華爲已向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發出股權開放邀請,并希望中國一汽集團加入。
受此消息影響,11 月 27 日,長安汽車股票開盤強勢漲停,截至收盤依然牢牢封住漲停闆。11 月 28 日,長安汽車股價繼續大漲,收盤價創曆史新高,可見市場對于該次合作都頗爲看好。
有不少推測認爲,從長安汽車的漲停開始,華爲向成爲 " 中國博世 " 的目标又邁進了一步,而長安汽車也有望成長爲新能源 " 國家隊領頭羊 "。不過,新公司具體的股權比例、合作方出資金額及期限等還未最終确定,合力燒出的 " 火 " 能有多旺尚未可知。
01 與 " 老夥計 " 再度牽手
有關華爲與長安的此次 " 牽手 ",市場早在幾天前就有傳聞。
當時的版本是: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将被從華爲體系中剝離,整體估值 2500 億元,轉手後的第一大股東是重慶市國資委,長安汽車是唯一一家參與收購的車企,作價 375 億元獲得車 BU 的 15% 股權。
後來又有消息說,長安汽車将以 3000 億元的價格,獲得車 BU 30% 的股份。而那會兒長安汽車方面給出的回應是,長安汽車與華爲已建立戰略合作,雙方在阿維塔、深藍汽車上均有深度合作,但網絡流傳信息與事實不符。
事實證明,加深合作爲真,隻是 " 剝離 "" 收購 " 等信息爲假。按照最新的公告,雙方于 11 月 25 日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華爲拟将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的核心技術和資源整合至新公司,長安汽車及關聯方将有意投資該公司,并與華爲共同支持該公司的未來發展。
在相關合作消息出來後,市場普遍看好,但也有疑問:華爲爲什麽會選擇長安汽車?長安汽車又爲何選擇了華爲?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在此之前雙方已經合作多次,屬于 " 老夥計 " 了。
華爲與長安汽車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8 年。2018 年 1 月,長安汽車與華爲、中國移動通信、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在重慶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全面開展 LTE-V 及 5G 車聯網聯合開發研究。同年 7 月,長安汽車與華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聚焦智能化與新能源的發展。
友好合作一年後,雙方又進一步設立了 " 長安 - 華爲聯合創新中心 ",宣布在智能化與新能源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對 L4 級自動駕駛、5G 車聯網等前瞻技術進行快速布局。
到了 2020 年底,長安汽車、華爲及甯德時代宣布将聯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也就是後來的阿維塔。日前阿維塔品牌正在加速布局,第二款産品阿維塔 12 于不久前正式上市。
而在阿維塔之外,今年 8 月,長安汽車旗下新能源品牌深藍汽車也對外宣布,已與華爲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将聚焦汽車智能化領域,共同推進新技術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的研發與應用。
可以看出,華爲與長安汽車的合作是一步步深化的。再加上一個有智能技術,一個造車底蘊深厚,平安證券研報點評稱,長安汽車與華爲有着深度合作的良好基礎,因此後續強強聯合向上的空間較大。
02 解開靈魂論 " 緊箍咒 "
有觀點認爲,華爲與長安汽車的此次合作,不僅是一場各取所需的陽謀,而且或許将是一次改變國内汽車生态的合作。
從華爲車 BU 的角度來看,成立一家新公司雖然不能說是 " 從華爲體系中剝離 ",但也已經非常接近 " 獨立 "。這個舉動将可以近乎完美地解決華爲車 BU 此前所累積下的 " 頑疾 ",首當其沖的就是老生常談的 " 車企靈魂論 "。
此前的 2021 年,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曾抛出著名的 " 靈魂論 "。在被問到上汽集團是否會考慮在自動駕駛方面與華爲等第三方公司合作時,陳虹直言:" 上汽很難接受單一供應商爲我們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我們的‘靈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 車企靈魂論 " 屢被拿出來讨論。在軟件越發重要的趨勢下,對于一些尚有能力自給自足的大廠來說,如果被華爲這種強大且具有獨家烙印的公司所主導,确實有一定的憂慮。
如今,成立獨立的新公司,引入多家合作車企作爲股東,則可以在保有華爲智能技術優勢的前提下,大幅度消解可能會給主機廠帶來的 " 威脅 "。未來,華爲、長安以及更多的車企都可以合作實現業務拓展。
另一方面,華爲車 BU 或許也能在一系列操作之後更靠近盈利。餘承東曾公開表示,華爲在汽車上投入很大,直接投入 7000 人,間接投入超過 1 萬人,一年花掉十幾億美元,目前也是華爲唯一虧損的業務。
去年底,他更是指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要在 2025 年實現盈利。很顯然,時間已經所剩不多。這個時候打消一衆大廠對于 " 丢失靈魂 " 的擔憂,共同努力把業務規模做大,不失爲一個好辦法。
這麽一來,就算說華爲将成爲智能車時代的 " 中國博世 " 都有可能,并且合适的時候新公司還能單獨尋求上市融資,可謂一舉幾得。
而從長安汽車的角度看,也可能嘗到甜頭,旗下的阿維塔已經得到了華爲的深度賦能,這次合作後雙方的關系将會進一步加深。
旗下同樣是新能源品牌,且同樣對智駕領域有較高要求的深藍和長安啓源,未來也有可能進入華爲的鴻蒙生态,這對于長安汽車的新能源産品矩陣将是一次全面的升級。
德邦證券在研報中寫道,本次合作将加速構建長安汽車面向智能化時代的完整、自主、領先的全棧智能化整車能力,同時雙方發揮各自優勢資源,并與戰略夥伴車企攜手,将加速汽車行業智能化進展。
03 有人歡喜也有人憂?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華爲與長安汽車官宣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後,市場的關注點很多放在了華爲的其他合作夥伴上,惹得賽力斯、江淮紛紛出來發布情況說明。
在上證 e 互動平台上,就有投資者關心,作爲最早加入華爲智選車模式的車企,未來賽力斯的處境會如何,公司是否會參與華爲新公司的合作。
11 月 26 日深夜,賽力斯集團公衆号發布《情況說明》,稱公司歡迎華爲設立股權開放的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獨立公司,并表示賽力斯是華爲車業務合作最深、範圍最廣、裝車量最大整車合作夥伴,根據雙方簽訂的長期戰略合作協議,華爲車 BU 本次戰略調整不影響雙方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賽力斯同時強調,基于雙方簽訂的深化合作戰略協議,雙方将持續深化聯合研發、聯合設計,爲 AITO 問界用戶和潛在用戶提供更好的産品,推出更多高端車型。
這相當于在給市場一個 " 定心丸 "。其實也不用太擔心,目前來看,問界的 " 嫡長子 " 之位還難以撼動,問界是華爲百分百深度參與的品牌,新公司的成立對智選車業務影響不大。
另據最新喜報,問界新 M7 累計大定數量破 10 萬輛,距離上市隻過去了兩個半月,在華爲的賦能下,問界的口碑和影響力已經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海通國際在研報中直言,他們相信問界作爲智選唯一大規模出貨的品牌,華爲、賽力斯的深度合作受本次事件影響有限。未來賽力斯也有望在該開放平台中占據一席之地,促進鴻蒙智能汽車技術生态不斷升級。
江淮那邊同樣如此。11 月 27 日,江汽集團官網發布了一篇聲明,内容首先祝賀華爲在推動打造中國汽車産業電動化智能化的開放平台上又邁出裏程碑的一步。其次表示,公司自 2019 年與華爲開展戰略合作以來,一直密切溝通,範圍持續擴大。華爲本次在車領域平台戰略的調整,不影響雙方之間的後續合作。
江淮汽車還進一步透露,對于華爲拟設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獨立公司的有關事項,公司高度關注,積極與華爲共同探讨參與投資及合作的相關事宜。
餘承東随後在 11 月 28 日公開表示,華爲已向賽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發出股權開放邀請,歡迎中國有實力的車廠來參與共建,共同打造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産品。同時透露,"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華爲和賽力斯、奇瑞合作的産品,未來和北汽、江淮合作的産品已經在開發過程中,合作産品會越來越高端 "。
比較樂觀的情況是,華爲與長安、賽力斯、北汽、江淮以及更多自主車企組成的聯盟,未來能發揮各自的所長,共同從中受益,來應對不斷内卷的行業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