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業務承壓下,蘋果打算講起新的故事。
北京時間 11 月 3 日,蘋果發布了 2023 财年第四季度(2023Q3)及全年财報。本财季蘋果收入爲 894.98 億美元,同比下降 0.72%;淨利潤 229.56 億美元,同比增長 10.79%。
單看兩項核心數據,蘋果的這份财報堪稱優秀,尤其是超過 10% 的淨利潤同比增長,放在任何公司上都會讓投資機構給出積極預期,但就在财報發布的當日,蘋果盤後股價下跌 3.39% 報 171.55 美元。
縱觀整個三季度,蘋果股價已累計下跌 11.7%,這甚至讓重倉蘋果的伯克希爾 · 哈撒韋在三季度巨虧 241 億美元。
蘋果再次以身證明,财報好和市場信心并沒有直接關系。相比于淨利潤的增長,投資者們更關心的問題是,蘋果已經連續四個季度營收下跌,而且除了 iPhone 外,其他硬件産品沒有任何增長的迹象。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蘋果财報發布的前一天,記者 Mark Gurman 撰文透露了蘋果接下來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布局,其時間之巧合,内容之詳盡,讓人有理由相信這又是一次 " 奉旨洩密 "。
iPhone 也賣不動了?
要理解爲什麽蘋果會在這個時間點被 " 爆出 " 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動作,或許還需要從财報來切入。雖然淨利潤有所增長,但細分的各業務闆塊情況都不大樂觀。
本季度,iPhone 業務繼續保持增長,期内 iPhone 收入同比增長 2.77% 至 438.05 億美元。
根據 IDC 的統計數據,今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 0.3%,因此 iPhone 業務的表現要好于行業平均水平,但如果和此前的同期數據相比,就會發現 iPhone 業務已經出現明顯的疲軟。
作爲對比,2021 年三季度 iPhone 營收達 388.68 億美元,同比增長 47%;2022 年三季度 iphone 營收爲 426.26 億美元,同比增長 9.67%;而在今年三季度,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僅爲 2.77%。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蘋果在每年 9 月份召開秋季新品發布會,因此三季度的 iPhone 營收數據往往能夠直接反映出消費者對于新品的購買意願,以及蘋果對于舊型産品清庫存的進度。
盡管庫克在财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iPhone 15 機型銷量要好于 iPhone 14 機型,甚至由于需求旺盛,iPhone Pro 和 Pro Max 受到了供應限制,但從本季度的增長率來看,iPhone 業務的增長已經大幅放緩。
而在 iPhone 之外,其他業務幾乎處于全線崩盤的狀态:Mac 業務收入 76 億美元,同比下滑 33.8%;iPad 業務收入 64 億美元,同比下滑 10.2%;可穿戴等其他硬件業務收入 93 億美元,同比下滑 3.4%。
蘋果首席财務官盧卡 · 馬埃斯特裏在電話會議上提到,Mac 銷量下滑的原因是 " 市場環境要比一年前更加複雜 ",但根據 Techinsight 的統計數據,今年三季度,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爲 5120 萬台,同比下降 7%,這是自 2022 年 Q1 以來市場跌幅首次放緩至個位數,也說明了三季度市場整體已經企穩。
馬埃斯特裏将 Mac 業務失利歸咎于市場因素顯然站不住腳。
iPad 業務方面,自 2022 年三季度後,該業務營收實現 " 同比四連降 "。當然,這與蘋果公司對于産品策略的調整有關:今年蘋果未更新任何一款 iPad 産品,上一次 iPad 新品亮相時,還是在去年的 10 月份。
目前對于蘋果來說,iPad 的優先級已經在自己産品序列中降至末位。一方面,筆記本電腦的輕薄化讓用戶降低了對平闆電腦類産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台積電先進制程尤其是 3nm 制程産能受限時,蘋果一定傾向于将采購的芯片優先供給均價及毛利率更高的 iPhone。
因此,短時間蘋果恐怕仍然不會更新 iPad 序列産品,iPad 業務也基本不存在 " 觸底反彈 " 的可能。
綜上所述,目前蘋果在硬件業務上的前景并不樂觀,而在軟件服務方面,雖然本季度同比增長 16.3%,呈穩步增長的态勢,但考慮到蘋果軟硬件之間高度的關聯性,以及海外針對科技企業的反壟斷浪潮日益強烈,長此以往軟件服務的增長性勢必也會受到影響。
那麽當下會是蘋果最壞的時刻嗎?恐怕并不是,甚至蘋果已經爲此做好了心理準備,馬埃斯特裏在電話會議上表示," 我們預計,第四季度 iPad 和可穿戴設備、家居和配件的同比收入将比第三季度大幅放緩 "。
" 謎語人 " 庫克,仍不走尋常路
在本次财報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就目前業界最關心的人工智能問題,庫克依然堅守 " 謎語人 " 的本色,表示 " 我們将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視爲基礎性技術,它們是我們每一款産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至于蘋果究竟準備把人工智能用在哪些場景,庫克仍沒有給出明确回答。
在當下各硬件廠商紛紛号召大模型 " 端雲協同 " 的背景下,小米已經推出了大語言模型 MiLM-6B,vivo 也于上周推出了大語言模型 vivoLM,而相較于上述安卓廠商,蘋果最大的優勢在于擁有超過 10 億的付費用戶,能夠支持各類型訂閱服務的模式,但目前蘋果仍未表示是否組織大模型的研發工作,這着實令人困惑。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崇尚完美主義的庫克,認爲蘋果的端側大模型仍需要時間打磨。但在此之前,庫克還是要想辦法去解決蘋果硬件産品銷量下滑的問題,以及挽救投資者日益悲觀的預期。
目前來看,庫克把新的故事放在了醫療健康領域。
根據 Mark Gurman 的爆料,在明年發布的新款 Apple Watch 上,蘋果将會爲其配備一枚用于監測血壓的傳感器,它不會向用戶顯示精确的收縮壓及舒張壓的測量結果,但會在使用者血壓升高時發出提醒。
另外,新款 Apple Watch 可能還将配備 " 睡眠呼吸暫停檢測 " 的新系統,以檢測用戶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并判斷用戶是否需要盡快就醫。
可穿戴設備的營收占比已經超過 iPad 和 Mac 業務之和
蘋果對于醫療健康領域的研究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早在第一代 Apple Watch 上,蘋果就爲其配備了用于心率檢測的傳感器,但眼下蘋果似乎想要将相關技術拓展到更多的産品線上。
Mark Gurman 在文章中指出,蘋果還計劃将 AirPods 耳機用作非處方助聽器,明年開始銷售的 Vision Pro 也将搭載抗焦慮及運動等功能。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加碼醫療健康行業毫無争議。根據 QYResearch 的統計數據,僅在中國大陸,可穿戴式健康追蹤器在 2020 年的市場規模就達到了 33 億美元,預計這個行業在 2021 年至 2027 年的複合增長率将達到 18.7%。
此外,考慮到蘋果硬件設備之間相對封閉的特性,如果蘋果在可穿戴健康設備上押寶成功,Apple Watch 等産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振 iPhone 的銷量。
但目前來看,血壓檢測以及睡眠呼吸暫停檢測等功能,在華爲等廠商中早有落地應用,如果下一代 Apple Watch 在更新上與 Mark Gurman 的爆料一緻,也很難說能産生多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