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3 月 31 日訊(記者 胡皓瓊)" 航空是資本密集型(産業),航空公司這些年來損失很大,三年全行業虧損了近 4000 億,差不多把近十年的積累消耗差不多了。" 有業内人士告訴記者。
昨日晚間,中國東航(600115.SH)、中國國航(601111.SH)發布 2022 年業績。
受外部環境影響,中國東航 2022 年生産量、收入等指标較同期有較大幅度下滑,完成運輸總周轉量 80.25 億噸公裏,旅客運輸量 4,251.05 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 461.11 億元,較 2021 年分别下降 38.49%、46.26%、31.31%,2022 年歸屬于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 -373.86 億元。
中國國航 2022 年實現營業收入 528.98 億元,同比減少 29.03%。其中,主營業務收入爲 509.08 億元,同比減少 29.76%,其他業務收入爲 19.90 億元,同比減少 2.94%。歸母淨利潤爲 -386.19 億元。
南方航空(600029.SH)28 日發布的業績也顯示,2022 年實現營收 870.59 億元,同比減少 14.35%;歸母淨虧損 326.82 億元。
上述業内人士進一步表示,前幾年,各方都在扶持民航業,航司也在努力擴大現金流,通過增發等方式盡可能恢複輸血能力。因此,21 年、22 年航司機隊規模就有了明顯恢複。随着外部環境因素影響的結束,航司的規模會重回正軌。
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教授謝立告訴财聯社記者,航司巨額虧損可能在短期内對航空公司飛機采購、投入帶來一定影響。但飛機采購通常提前 3-5 年或更長時間确定,且疫情期間航空公司的機隊引進也僅是推遲而非完全取消。若後續市場恢複情況較好,航空公司将根據對市場的預期繼續執行已有的飛機采購和投入,并進一步計劃未來的投入。因而,航司去年巨虧對機隊引進不會有太大影響。
目前,各航司航班正逐漸恢複。根據航班管家數據,今年 3 月 20 日 -26 日,40 家客運航司中有 18 家航班量超 2019 年同期,其中排名前 20 的航司,執行航班量超 2019 年同期的有 9 家,分别爲長龍航空(116.4%)、吉祥航空(603885.SH)(110.4%)、四川航空(109.4%)、中國聯合航空(108.1%)、成都航空(105.7%)、中國國航(105.0%)、首都航空(102.7%)、春秋航空(601021.SH)(102.6%)、昆明航空(101.7%)。中國東航和南方航空航班量雖居于高位,但恢複水平仍未達到 2019 年同期水平。
(數據來源:航班管家)
26 日新航季到來,各航司因此增加了不少航線,投入運力也有所增多。南航集團(含廈航)日均執行航班量将超過 3000 班次;中國東航夏秋航季國際航班恢複至每周 426 班,地區航班達到 186 班,合計每周計劃始發班次 612 班;中國國航在夏秋季計劃執行國内航班日均 1547 班次,國際及地區航班日均 101 班次。
對此,南方航空有關負責人告訴财聯社記者,南航将繼續密切關注國内及國際航空市場政策調整及需求變化情況,持續優化國際及港澳台地區航班計劃。
" 換季後航司航班、運力供給均有增加,但 3-4 月爲傳統淡季。我認爲五一會是航司盈利的好時機,預計今年 6 月份暑運旺季開始,航司将加快全面減虧。" 謝立說。
(編輯: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