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條》帶來的驚喜,是慢熱的。
這部電影在上映的十幾天後,連續多天蟬聯單日票房第一。同時,它的總票房也打破了中國家庭影片的票房紀錄。
在競争如此激烈的春節檔,這樣的逆襲之路并不容易,特别是對于《第二十條》這樣一部從名字到内容,都平實真誠的電影。在炫目光影和熱烈話題的包圍下,它依靠直抵人心的力量,打動了一個又一個人。
《第二十條》劇照。
站在電影背後的一個名字,很大程度上是這種力量的來源——張藝謀。
他是中國最知名的導演之一,或許也是中國最勤奮的導演之一,從一段影像趕往另一段影像,從真實趕往浪漫,又從古典落回現實,不停奔波,不停摸索。有人說,眼前的《第二十條》,看起來并不像常規意義上的 " 張藝謀作品 ",它的畫面像電視劇,對白像小品,看不到對于色彩的極緻追求,但影片中包裹的辛辣現實,卻引發了長尾讨論。
" 法律中沒有理性人,隻有有血有肉的一般人。" 這是法學家羅翔對電影《第二十條》的觀後感,或許也是張藝謀一次又一次征服中國觀衆的原因:在不斷探索影像邊界的過程中,永遠把鏡頭對準真正的人。
張藝謀,永遠意想不到
可能很多人忘記了,去年春節檔票房的冠軍,拿下四十五億票房的《滿江紅》,也是一部張藝謀的作品。
從 2020 年到 2024 年,一共有六部張藝謀執導的故事長片上映。《一秒鍾》《狙擊手》《懸崖之上》《滿江紅》《堅如磐石》《第二十條》,類型從文藝、諜戰、古裝到都市家庭,張藝謀一直沒有停下腳步。
很難想象,一位 74 歲的導演仍能保持如此強度的工作。當然,更難想象的是,這些作品竟然可以在不同的題材下,引發更年輕一代觀衆的共鳴。
張藝謀執導的《滿江紅》,拿到去年春節檔票房的冠軍。(圖 /《滿江紅》)
無論是《狙擊手》裏的冰天雪地,還是《懸崖之上》裏淩厲冰城,抑或是《滿江紅》中的精彩反轉,都是近年來讓人印象深刻的張氏作品。而年齡稍長的觀衆,則更加不會忘記《大紅燈籠高高挂》和《紅高粱》裏奪目的色彩,《活着》《我的父輩母輩》裏的深情,《英雄》《十面埋伏》中或磅礴或飄逸的 " 中國風 "。
這種濃烈的風格印記,還擴展至大銀幕外。從 2008 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到 2022 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純熟地将藝術表達和聲光電結合,講述中國故事,他被人稱爲 " 唯一的導演人選 "。
很多觀衆看完《第二十條》後,發出了 " 這片子很不張藝謀 " 的評論,電影整體樸實工整,卻又有了更快的叙事節奏,多條線索同時推進。
張藝謀變了?
在拍攝現場的張藝謀。(圖 / 微博 @電影第二十條)
如果知道張藝謀喜歡看短視頻,對于他選擇這樣的呈現形式和技巧,也許就不意外了。" 你會看到不加掩飾的大衆心理……你能看到人心,哪怕是人心的很多叛逆,人的發洩。" 這是作爲導演的張藝謀對短視頻的評價。
保持觀察,保持思考,永遠在紛繁的世界和故事中,尋找屬于人心的觸動,這是張藝謀的變與不變。
《滿江紅》最後高潮的背誦,《第二十條》裏雷佳音飾演的檢察官的陳詞,都讓觀衆沉浸在情緒中。觀看張藝謀的電影,就是和角色越走越近的一場旅程。正因爲此,他的故事總不會突兀,而是理所當然地直擊人心。
他是與時代最爲同頻的人,一直與時俱進,一直創新和颠覆,颠覆着傳統,也颠覆着自己。
在拍攝現場的張藝謀。(圖 / 微博 @電影第二十條)
從影像出發的道路
讓人意想不到的張藝謀,細看之下,又與過去的影像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1980 年,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的學生張藝謀拍了一組照片,名字用了一句唐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他請美術系的同學捏了一個小人,放在盤子中央,又往盤子裏倒墨汁充當水面,周圍撒了一圈鹽當作積雪。背景是一塊小黑闆,用紙剪了一個彎彎的月牙,貼在左上角。最後的照片呈現出來,黑白對照,滿足了張藝謀心目中的古典意境。
20 世紀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北京濃重的藝術氛圍給了求學的張藝謀很多滋養。在最後一屆 " 四月影會 " 上,他拍攝了一組名爲《啊,一代青年》的照片,7 張照片講述了張藝謀自己的故事。從陝西到北京,一代青年的人生之路在小小的照片裏顯影。
這組照片已經有了後來人們很熟悉的 " 張藝謀風格 "。大面積色塊,濃烈的氣息撲面而來,引起了許多同齡人的共鳴。
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挂》采用濃烈的色彩。(圖 /《大紅燈籠高高挂》)
影像,是張藝謀導演之路的起點。而時間向前倒推,他與影像結緣,還要再早一些。
1974 年,玩過表哥相機的張藝謀,用自己攢下的 186 塊 6 毛錢買了一台 " 海鷗 "4 型雙鏡頭反光相機。他時常跑到渭河旁邊去觀察。當時膠卷珍貴,張藝謀總是仔細觀察後按下快門。他拍攝的照片不僅有好的布局和光線,也總是有 " 故事感 "。
後來,在一篇叫作《秦國人》的文章裏,同學陳凱歌毫不吝啬地表達了對張藝謀影像的欣賞:" 爲藝謀,不爲稻粱謀。爲這,他拿着用血換來的相機去物華天寶的秦地。"
之後從攝影轉向導演,張藝謀依然像他最初愛上攝影時一樣,在不同題材和風格之間跳躍嘗試。如果一定要用一個概念,描述張藝謀的風格,那大概就是他一直代表着中國人的審美。從他鏡頭裏,也可以看到中國人審美的變遷。
張藝謀作品《紅高粱》。(圖 /《紅高粱》)
《大紅燈籠高高挂》《紅高粱》裏那樣濃烈的色彩,《第二十條》裏平實的鏡頭語言,就标記着這種變遷。正如著名電影學者戴錦華的評價:" 通過張藝謀和他的電影,西方指認着中國,指認着中國的文化曆史與現實,指認着中國電影。"
但無論審美怎樣變化," 真實感 " 和 " 層次感 " 都始終是好照片、好電影的重要标準。張藝謀覺得,獲得其中的 " 層次感 " 又格外不容易:" 和畫素描一樣,最難畫的是過渡。"
" 比生活中好看⼀點點 "
有趣的是,如今的張藝謀,有意識地與攝影保持一定的距離," ⼏⼗年以前我就有意開始不去玩相機了,攝影師的理念過于深入,容易沖淡對故事和人物的把控 ",他努力在攝影理念和導演精神中尋找平衡。
但幾十年的 " 影像極客 " 經曆,仍然深刻地影響着張藝謀的創作——
從早些年用簡陋的設備拍攝和沖印開始,他對于新技術始終心态開放:" 我是中國導演⾥⾯第⼀個⽤數字攝像機的。"
張藝謀早年在劇組拍戲。(圖 / 視覺中國)
對于中國人的審美變化,他也有着精準的感知:" 豔麗是在過去。那個時代已經過去……現在還是要⾃然和諧……克制一點,要有層次有過渡 "。
對于人心的描摹,更是張藝謀堅持的主題:" 體會人心、把握人心、了解人心、感知人心,可能都是⼀個永遠的标準。"
從某種角度來說,張藝謀始終是那個拍攝中國、拍攝時代、拍攝人心的攝影師。而今天,他在探索時代影像的道路上遇到了另一個同行者。
小米多年來一直是影像探索的先鋒,影調、抓拍、雙畫質、相機水印都開創了行業先例。在感知人心的道路上,小米也在探索——這種外化的精進,和内化的追尋,是小米與張藝謀的交彙點。
因此小米在 14 Ultra 的影像研發階段,特别邀請張藝謀擔任影像首席顧問,科技和人文合力,大師審美賦能與頂級 Summilux 光學系統,讓每個人都是 " 大師人像 " 的創造者。
小米 14 Ultra,讓每個人都是 " 大師人像 " 的創造者。(圖 / 微博 @雷軍)
特别是當下這個人手一台手機、人均博主的年代,攝影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影像随着硬件提升而更富細節,但許多時候這些細節并不能帶來 " 層次感 "。張藝謀心目中的層次,不僅僅是立體感的影調、臨場感的色彩,同時還更要細節豐富、過渡細膩,主次分明。
這樣的表達,被小米工程師們化用在了最新的産品當中。特别是在拍攝最生動、最複雜也恰恰最具層次的人像時,小米 14 Ultra 的鏡頭,可以記錄下環境光自然真實地反饋于人臉上,皮膚的細節恰到好處、漸進虛化的背景,讓屬于生活的故事感自然浮現。
小米 14 Ultra 的鏡頭,讓屬于生活的故事感自然浮現。(圖 / 微博 @雷軍)
" 比生活中好看⼀點點 ",是張藝謀心目中的好影像。這恰與小米 " 超越人眼,感知人心 " 的記錄層次不謀而合:好的影像屬于時代,服務人心。
透過小米 14 Ultra 的鏡頭,實現 " 讓真實有層次 " 的記錄,這是 2024 年的開始,張藝謀帶給我們的新驚喜,是探索者小米在前行之路上的又一足迹,亦是一個又一個你我,在平凡日常中,得以不平凡的生活方式。
作者:劉小虎
校對:遇見
排版:鹿子芮
封面:微博 @電影第二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