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 " 滴答——滴答—— ""1 床病人該翻身了 ……"" 大家都抓緊了嗎?一二三,翻!"1 月 4 日中午 11 點,南京市第一醫院重症五室,是一個剛剛開了 9 天的病區。此起彼伏的呼吸機、監護儀以及各種設備的機械聲與醫護人員匆忙的腳步交織在一起。重症患者的病情變化瞬息萬變,各項高強度的工作容不得半點懈怠,每一步操作都需要小心翼翼不出錯 ...... 這裡被稱為 " 離死神最近的地方 ",是拯救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一個個危重症病人在這裡重獲新生。
自創 " 糖果翻身法 ",7 名醫護為 230 斤患者翻身
氣管插管、俯卧位通氣、呼吸治療、抗休克治療 …… 這是一位體重 230 斤新冠重症患者的治療闖關過程。從 2022 年 12 月中旬開始,南京市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床位開始擴充,12 月 27 日,南京市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 5 室病區開放,從急診轉來的第一個危重患者就讓醫護人員們 " 吓一跳 "。該科主任章淬介紹,這位病人的體重非常大,230 多斤,來得時候病情很危急,做完心髒手術後不久,還患有銀屑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基礎疾病。這給救治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 病人不僅血壓很低,氣管插管,給與 100% 氧氣的情況下,氧飽和度也隻有 50 多,而根據臨床判斷,持續氧飽和度低于 93,就要到醫院就診了。" 章淬說," 這幾天,監測血氧、心率等各項生命體征,我們一刻不敢松懈。最難的是每天給患者進行‘俯卧位通氣’。"
" 插管固定住!大家都各自抓緊了,一二三,翻起來 …… " 現代快報記者在重症病房看到,給 230 斤體重患者翻身,需要 7 名醫護人員,他們提前把枕頭、護墊放在合适的位置,充分保護好可能的受壓部位,上下兩層床單沿左右相反方向卷緊,固定好管路、患者肢體,并在患者頭端保護好各種管路,固定氣管插管, 統一指揮,左右兩邊拉動床單,就像卷 " 大白兔 " 奶糖一樣,合力幫病人整體翻身。
章淬介紹,這是南京市第一醫院醫護人員在 2020 年支援武漢期間自主發明的 " 糖果翻身法 ",病人在深鎮靜、肌松狀态翻身比較困難,病人無意識,容易扭傷肢體,各種治療導管容易脫出,傳統的俯卧位通氣翻身方法需要多人一起搬動患者,再用枕頭、護墊墊起受壓部位," 糖果翻身法 " 可以用最少的人,用最高的效率,來幫病人做俯卧位通氣。
經過一周的治療,讓章淬感到十分欣慰的是,這位胖胖的患者的病情在逐漸好轉,氧合指數大幅上升,病人血壓、心率也在穩定。" 他還需要後期更多的積極治療,才能順利轉入普通病房。"
最艱難的時刻已經挺過來了,全員收治重症患者 180 例
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後的一周,疫情防控也面臨着新的挑戰。" 我記不清自己是具體哪天被感染的,應該是十幾号吧。" 章淬回憶,感受到病人突然增多的時候是 12 月中旬。" 沒想到病情進展速度那麼快,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的病人一下子多了,病區很快被填滿,現有的重症病房不夠了。" 在重症病房,患者無法自理,多髒器功能出現不全,需要醫護團隊 24 小時生命支持,及不間斷悉心照顧。加上需要進行各種有創操作,重症科室也成為工作強度和壓力最大的科室之一。
除了病房不夠,最缺的還是人手。章淬介紹,病區 200 多名醫護人員,陸續感染,最難的時候原本 12 小時的一個班,拆分成 6 小時一班,隻要退燒了,或者覺得身體還行,醫護人員就輪流值班管病人。很多感染後返崗的醫護人員,都感覺身體狀态趕不上感染前,特别是給病人翻身時,需要更多的人手來幫忙。" 如今,最艱難的時刻我們已經挺過來了,ICU 醫護人員相互扶持、輪番上陣經受住了考驗,也極盡所能确保危重患者救治。"
據了解,面對重症病人越來越多的現狀,為了确保 " 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南京市第一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醫院第一時間迅速優化現有資源,擴充重症醫學科床位,增開重症病房,擴增床位 15 張,提升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同時還組織其他專科醫護人員至重症醫學科參加輪訓,進一步做好危重症救治力量儲備。截至目前,全院 5 個 ICU 病區已收治各類重症患者近 180 例,各醫護人員始終堅守崗位,全力做好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通訊員 孫忠河 現代快報 + 記者 安瑩 王益 / 文 鄭芮 /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