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爲美系車代表,上汽通用 " 一口價 " 全面鋪開。
作 者 | 清 辰
責 編 | 林 東
出 品 | 汽車 K 線
2 月 28 日,上汽集團合資闆塊的重量級角色——上汽通用别克品牌宣布全面啓用新能源定價模式,在合資陣營中率先全面推行 " 一口價 " 銷售策略。
這一舉措不僅打破了傳統汽車銷售的價格博弈邏輯,更可被視爲合資車企品牌在新能源與智能化浪潮沖擊下的 " 全面攤牌 " 與自救行動。

「上汽通用副總經理 薛海濤」
上汽通用副總經理薛海濤坦言:" 燃油車市場已成存量紅海,價格戰難以持續,唯有重構價值體系才能突圍。"
價格戰倒逼 " 一口價 "
2024 年,中國汽車市場經曆一場更加史無前例的價格混戰。
在政策導向和車企加快産業轉型升級的作用下,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提高,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一度連續 5 個月突破 50%。
新能源品牌快速搶占市場份額的過程中,除産品力形成對傳統燃油車的比較優勢外,新能源品牌采用的直營模式、相對透明的定價,也成爲重要因素。與之相對,合資車企卻普遍陷入終端促銷的泥潭。

專業市場調查機構研究顯示,合資車企采用的傳統汽車銷售模式中,消費者往往會遭遇捆綁銷售、價格不透明以及頻繁的終端調價,都可能導緻消費者與經銷商的議價周期被拉長。據統計,2024 年進店後到成交的時間,達三周及以上的比例增至 23%。
以上種種,導緻用戶對傳統經銷模式的信任度一降再降。
—延伸閱讀—
别克品牌在 2024 年率先喊出 " 一口價 " 後,其昂科威 Plus、君越等車型銷量實現六連漲,甚至一度因訂單火爆導緻延遲交付。
這都反映出如今對價格愈發敏感的消費者,對于購車價格高透明度的強烈需求。
2025 年,随着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智能化進程的加速,合資燃油車的市場空間恐被進一步壓縮。

此番,别克通過 " 一口價 ",将 B 級車别克君威的價格下探至 10.69 萬元,對 A 級車市場而言,堪稱 " 降維打擊 "。
可以說,這既是别克應對新能源汽車沖擊的防禦策略,也是激活燃油車存量市場的主動出擊。
去年,上汽集團完成高層人事調整後,别克開始的 " 一口價 " 政策,不僅幫助上汽通用乃至整個上汽集團合資闆塊銷量逐漸回暖,更使經銷商的庫存壓力得以顯著緩解,提升資金周轉效率。
以昂科威 Plus 爲例,限時一口價推出後,其家族銷量在 2024 年 12 月突破 2 萬輛,庫存周轉周期縮短 30%。

與此同時,透明的定價減少了經銷商間的惡性比價,傳統的主機廠指導價與終端折扣的 " 雙軌制 " 被打破,将終端定價權收歸主機廠,推動經銷商從 " 價格談判者 " 轉向 " 服務提供者 "。
據别克品牌方統計," 一口價 " 政策開始後,客戶滿意度和單客價值分别提升 32% 與 28%。
價格與價值間的博弈
從市場層面看,别克全面推行 " 一口價 " 策略的核心,除應對價格戰形成的市場壓力外,還在于消除價格波動。
以别克君威爲例,君威 28T 縱享版 12.39 萬元的 " 一口價 ",爲全國統一價,不存在區域差異。

同時,對比傳統模式下經銷商終端優惠的複雜計算方法," 一口價 " 直接将購車流程簡化,徹底打消了消費者 " 車買貴了 " 的焦慮,将購車決策重心從 " 貨比三家 " 的比價轉移至對産品力和品牌服務的考量。
再從産品層面看,别克品牌依托上汽通用全棧自研的超級融合架構,在智駕、智艙、智驅領域取得技術突破。
别克新一代智能駕駛系統道路場景覆蓋率達 98.6%,智能座艙語音交互準确率提升至 97.3%;還有今年上半年即将發布的别克全尺寸新能源 MPV,将搭載 " 真龍 " 插混系統。

完成一系列技術向産品的轉化,爲别克 " 一口價 " 提供了産品價值背書。
2025 年,别克品牌累計銷量有機會突破 1500 萬輛,并成爲國内最快達成這一銷售紀錄的單一汽車品牌。若能憑借 " 一口價 " 策略達成這一裏程碑時刻,将成爲合資陣營轉型的标杆案例。
與此同時,别克作爲上汽通用的重要銷量支柱,其 " 一口價 " 模式的成功,将直接影響上汽通用其他品牌,甚至上汽集團合資闆塊的戰略選擇。
發布會上,薛海濤明确表示上汽通用已将 " 搶奪燃油車、突破新能源 " 列爲 2025 年的核心戰略,而 " 一口價 " 正是上汽通用努力達成這一戰略的重要手段。

别克宣布全面 " 一口價 " 次日(3 月 1 日),上汽通用旗下豪華品牌凱迪拉克全新 CT5 在浙江國際賽車場上市,同樣高喊 " 一口價 "。
大幅降價雖刺激銷量,但可能壓縮單車利潤。以君威爲例,其終端價較指導價下調超 5 萬元,若無法通過規模效應與成本控制抵消,長期來看也可能将影響研發投入。
此外,價格下探至 A 級車區間,也需警惕品牌價值被稀釋風險。
同理,上汽集團合資闆塊的另一端——上汽大衆,包括旗下豪華品牌上汽奧迪,也面臨着市場份額下滑的局面。去年,上汽大衆途嶽、威然、帕薩特都曾推出限時一口價。

不過,需要合資車企注意的是," 一口價 " 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内提升銷量,也可緩解消費者對合資車 " 高溢價 " 的情緒,但挑戰在于,德系品牌長期依賴品牌溢價,短期内大幅降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品牌形象造成不利影響。
這就需要合資車企在産品價格透明化與維系品牌價值之間,尋求那個微妙的平衡點。
對于經銷商而言,盡管 " 一口價 " 提升了銷售效率,并通過降低庫存,使經銷商回歸到相對健康的運行狀态。但傳統銷售團隊的工作,需從 " 議價 " 轉爲 " 服務 ",這一過程産生的培訓成本與人員流失,可能使經銷商面臨短期陣痛。部分中小經銷商若無法适應服務競争,或面臨淘汰風險。

另外,老車主對大幅降價的不滿可能影響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如何通過增值服務彌補價差造成的消費者心理落差,将是别克乃至所有有意推行 " 一口價 " 政策的合資車企,維護用戶生态的關鍵。
Views of AutosKline:
别克率先打出 " 一口價 " 這張牌,既是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時代的一次悲壯自救,也是行業價格體系重構的标志。其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短期銷量增長,更需驗證 " 透明定價、服務升級 " 這一邏輯的可持續性。
若上汽通用能借此重塑用戶信任、激活經銷商活力,并推動品牌向 " 智能化合資新勢力 " 轉型,或将爲合資陣營開辟一條新路徑。
對于整個行業而言,當價格迷霧散去,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這是一場從 " 能否活下去 " 到 " 能否活得好 " 的終極競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