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老盈盈 11 月 10 日,安謀科技産品研發副總裁劉浩在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 2023 年會暨廣州集成電路産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ICCAD 2023)上表示,中國作爲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之一,擁有規模龐大的 OEM 廠商與領先的生産能力,尤其是近年來汽車 " 新四化 " 進程不斷提速,加之 " 軟件定義汽車 " 的趨勢之下,以新能源爲代表的智能汽車滲透率進一步攀升,爲汽車芯片的發展帶來了萬億級的市場機會。
" 電動汽車上的芯片數量是常規動力汽車的 2-3 倍,智能汽車上的芯片會更多,不難想象汽車芯片在未來是個複合增長率很高的市場。2020 到 2025 年,中國國内動力總成芯片複合增長率(預計達)30.9%。如果把動力、底盤、安全、車身和駕駛員信息這些系統整體綜合起來,複合增長率爲 20.4%。" 劉浩稱。
在汽車承載的芯片和軟件比重越來越高的同時,車載架構的變遷對汽車芯片的安全、算力、場景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劉浩認爲,汽車芯片面臨着三大挑戰。第一是安全,包括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安全是一切的基礎,ISO26262 和 IEC61508 是關于汽車安全的國際标準。動力、底盤、網關、域控、輔助駕駛、自動駕駛,這一類相關的系統一般要求 ASIL D;儀表盤、座艙、車身,這一類一般要求 ASIL B;車規其實是門交叉學科,是電子工程和機械工程的交叉。實際工作中,真正有汽車電子車規經驗的人并不多。一項設計,車規級項目的研發工作量,大約是非車規項目的 2-3 倍,另外車規的認證時間也很長。
第二個挑戰是計算。計算是汽車芯片中最重要的一項能力,不同的車載應用場景對算力、芯片架構的複雜性,以及功耗、性能、面積等提出了不同需求。
" 有的場景下芯片廠商最在意單核高算力,這時就希望芯片性能優勢能夠最大化;有的場景下芯片廠商更在意的是多處理器的異構計算,需要不同計算單元異構融合,産生最佳的協同效果,在 SoC 系統層面實現全局最優;也有些場景,芯片廠商可能在意功耗、面積、成本、複用和實時性。對于同一個芯片内,或者多個芯片産品線、多個芯粒之間,又或者在芯片組、全系統裏,如何能夠做到最佳的權衡和協調,進行多維度多層次的最優設計,這其實并不容易。" 劉浩說。
第三個挑戰是軟件。劉浩認爲,現階段,OTA 升級已變成智能汽車的常規能力," 軟件定義汽車 " 趨勢已愈發明顯,産業上下遊的合作已經從傳統的環狀拓撲結構轉向網狀拓撲結構,芯片廠商與 Tier1、OEM 廠商等上下遊的協同模式将變得越來越重要。
那麽,在 " 軟件定義汽車 " 的趨勢下,如何實現産業上下遊之間的高效協同呢?對此,劉浩表示,若想快速無縫地滿足汽車的軟件定義需求,一個标準化的軟件架構平台必不可少。
劉浩最後稱,作爲中國最大的芯片 IP 設計與服務供應商,安謀科技正進一步依托 Arm 全球龐大的計算平台生态,将國外先進技術帶到國内的同時,也以更加本土化的視角,通過不斷深化本土創新讓自身的産品技術輻射包括智能汽車在内的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