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越來越卷 "、" 節奏越來越快 " 成爲汽車人感歎最深的兩大話題。在這種快節奏和不斷的内卷下,無論是外企還是自主品牌,均面臨着市場新的考驗及打分。
究竟如何應對,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答案。在日前舉辦的 2023 慕尼黑電子展期間,全球連接器巨頭 TE Connectivty(以下簡稱 "TE")圍繞此話題給出了自己的诠釋。
汽車行業呈現 " 新、快、卷 ",供應鏈直面更高挑戰
近年來,智能電動汽車市場滲透速度有目共睹。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 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 374.7 萬輛,市場占有率達到 28.3%。乘聯會預計,2023 年到 2028 年,國内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從 36% 提升至 70%,智能汽車占比有望從 33% 提升至 80%。在此背景下,中國汽車産業的變革越來越體現爲更新、更快、更卷。
" 具體來看,‘新’體現在新技術和應用不斷增多,新的玩家不斷湧現;‘快’體現在研發周期大大縮短,技術更叠加快;‘卷’主要體現在服務卷和價格卷。"TE 汽車事業部中國區高級銷售 & 市場總監鄭榮指出。
圖中人物:TE 汽車事業部中國區高級銷售 & 市場總監 鄭榮(圖片來源: TE Connectivty)
" 在激烈的競争下,我們看到,部分車企品牌兩三年内體量翻幾倍,而有些則突然下滑嚴重。而對于供應鏈企業而言,也面臨着越來越大的壓力。新的市場變化和格局變化對供應商的決策敏銳性、組織韌性、響應速度、創新力度及降本增效能力等均提出更高要求。"TE 汽車事業部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孫曉光補充表示。
圖中人物:TE 汽車事業部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 孫曉光(圖片來源: TE Connectivty)
當被問及是否會焦慮時,孫曉光直言:" 對于 TE 而言,‘卷’字一直存在,也從未規避。大家在 2023 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可以看到,我們除了展示本地創新産品和工藝外,更重要的是展示我們本地化的團隊和體系,這是我們應對國内車市各類新變化的底氣。事實上,面對新的形勢,也早已做好了準備。"
TE 慕尼黑電子展現場圖(圖片來源: TE Connectivty)
四大舉措應對車市之變
" 深耕本地化 " 是目前外資企業在華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環,但将其上升爲企業競争底牌卻并非易事兒。在提及如何通過本地化戰略應對更快、更新、更卷的車市時,TE 給出了以下答案:
◆ 更快——打造精銳團隊,極速響應
據介紹,TE 汽車事業部在華擁有 6,200 名員工,在 30 年的發展中培養了一批 100% 由中國本土團隊組成的從管理層到一線研發制造人員的精銳隊伍。
圖片來源: TE Connectivty
" 要适應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首先要從決策層面徹底地理解和适應這個市場。TE 有個先天優勢是,我們較早制定了本土人才管理本土業務的戰略,在決策上享有絕對授權。一旦市場有所變動,能夠及時靈活地調整。" 孫曉光說到。
除了決策快外,在技術、生産、服務等執行響應方面,TE 中國團隊也把 " 快 " 發揮到極緻。" 我可以非常驕傲的提及一點,早期中國團隊走出去多是外派學習,而今大量的技術、财務、采購等人才正被輸送出去支持其他地區的運營和發展。這充分印證了我們中國團隊的實力,也正是有了強大的團隊作爲後盾,才保障我們所有的決策得到快速實施和執行。"
◆ 更新——創新研發,賦能轉型
單就連接器市場而言,車輛高壓化、高頻化的發展,對相關産品質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爲嚴苛的需求。與此同時,小型化,定制化、簡單化也正成爲行業大勢所趨。
對于此,孫曉光指出,對于 TE 來說,行業挑戰也是企業展現價值的機會。面對新的技術趨勢,TE 較早進行了技術儲備,目前在電池、充電、高速高頻等方面均有成熟的技術和方案。據介紹,目前該司全球超過 20% 的銷售額來自新産品。當中,由中國團隊研發的一系列高壓連接器和高速高頻連接器産品,産值不斷攀升。
在 2023 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該司展出了系列由本土團隊開發的産品,當中包括緊湊高能、選型豐富又可支持銅 / 鋁導體焊 / 壓接方案的TE 新一代采石矶高壓連接器系列,響應快、精度高、裝配簡潔的TE 第二代充電插座系列等。其中,采石矶高壓連接器屬于行業首創,目前在全球範圍内逐步得到推廣。
此外,爲快速滿足國内車市變革新需求, 2022 年 11 月,位于蘇州的 TE 中國汽車事業部工程技術中心正式啓用,主要聚焦于電動化和智能化産品的工程研發。啓用儀式上,TE 指出,未來開發的産品除了服務于中國客戶外,還緻力從中國輻射到亞洲乃至全球市場。
TE 中國汽車事業部新工程技術中心(圖片來源:TE Connectivity)
◆ 服務卷——從被動跟進到主動規劃
在鄭榮看來,燃油車時代是場地賽,企業比的是耐性,環境相對比較平穩。而電氣化時代是場越野挑戰賽,環境嚴苛,且存在較大的不确定性 。要在新的賽道赢得勝利,很重要的一點是主動服務,提前做足準備。這當中主要呈現以下兩個方面:
1、 客戶導向——由被動跟進到主動引導。" 過去我們的做法是客戶和市場需要什麽,我們就做什麽。現在則是提前于市場規劃和進行技術籌備,一旦客戶有需求,很快就可以響應。" 鄭榮說到。
2、 産品導向——由被動連接到提前規劃。" 如果把一輛車比作房子,連接器就是線路。原來傳統的房子隻需要幾個電燈,而智能電動時代增加了很多電器,這個時候就需要先把線路提前規劃好,全力保障整個架構的安全和穩定性。" 孫曉光補充指出。
對于車企而言,面對智能化和電動化新的技術趨勢,均在摸索中前行,尤其在安全方面慎之又慎。如果有供應商能主動助力其提升産品,且節省時間,規避風險,勢必會輕松不少。在此情況下,供應商的價值也得以凸顯。
◆ 價格卷——本土智造,降本增效
2023 年以來,車企價格戰此起彼伏,這對上遊供應商的降本需求勢必會進一步提升。對于此,鄭榮指出,在降本增效方面,TE 一直是自覺主動的。
首先,在生産方面,TE 有 1000 餘條自研自動化産線。此外,所有工廠均配備智能立體倉庫、AGV 無人配送、智能化數據采集等,通過協同更多先進運營管理技術來實現降本增效。
其次,在核心工藝和原材料上,TE 已經實現 100% 的本土化。爲提升效率,滿足新技術趨勢下的鏈接需求,公司在設備和工藝上亦不斷優化。2023 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TE 汽車事業部首次展出兩台本土研發的重磅設備——銅端子鋁線超聲波焊接機,以及 FFC(扁平柔性線纜)/FPC(扁平柔性電路闆)端子壓接機。
TE 本土自研設備(圖片來源:TE Connectivity)
除了降本增效外,TE 還提出了" 産能無憂 "的守則。截至 2023 年 6 月,TE 汽車事業部在華已擁有 5+1 座工廠,其中 5 座已開業投産,1 座即将動工。
正是上述徹底的本地化戰略,以及主動迎擊 " 新、快、卷 " 的諸多舉措,使得這家行業巨頭在國内汽車連接器在業務持續攀升的同時,赢得了良好口碑。數據顯示,2022 年該司共計獲得車企及 Tier1 客戶獎項超 50 個,收到客戶感謝信超 100 封。
" 面對國内車市新的變化,我認爲我們更應該像向日葵一樣,根深埋在地下,朝着市場需求綻放。" 孫曉光說到。與此同時,他指出,除了深耕本土外,TE 可以通過 "全球視野,本土定制",滿足客戶對全球性标準産品的靈活定制、敏捷交付和高性價比需求,全力賦能中國車企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