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車 tech,作者|小遙、娃娃魚,編輯|楊知潮
得益于小鵬 G6 的暢銷,小鵬交出了一份不錯的三季度财報:季度銷量破四萬,毛利率環比改善,現金流增長 27 億,四季度業績指引大幅上調。
這是明線。
還有一條暗線的變化,也事關小鵬這家企業的走勢。
自 2022 年開始,自動駕駛寒冬逐漸結束,多地出台政策支持自動駕駛,機構重新看好該闆塊,小鵬、問界、阿維塔等主打智駕的品牌重新熱賣。
從成立開始,小鵬就一直和自動駕駛綁定,技術一直是這家車企的第一優先項。梳理近兩年的小鵬股價和銷量,可以發現其變動和自動駕駛行業的冷熱有着非常高的相關性。
眼下,自動駕駛的回暖和自己銷量的複蘇,不僅可以改善财報。在估值方面,也有利于讓市場以 " 自動駕駛股 " 的身份重估小鵬,獲得更高的市值。
當然,這條路肯定不是一帆風順的,小鵬還需要賣更多的車,或許還要戰勝華爲。
01 降本增效和反腐
即便三季度賣了四萬台車,價格戰對小鵬業績的影響仍然不小。
财報顯示,小鵬汽車第三季度營收爲 85.3 億元,同比增長 25%,環比增長 68.5%,淨虧損 38.9 億元,同比擴大 63.6%,環比擴大 38.6%。
小鵬汽車三季度營收環比大增,主要得益于以 G6 爲主力車型的交付量的提升。從具體銷量來看,第三季度小鵬汽車總交付量爲 40008 台,達成單季交付 4 萬輛裏程碑,環比增長 72.4%。今年 10 月,小鵬交付量達到 2 萬輛,這也是其自 2018 年開啓交付以來,月銷量首次突破 2 萬輛。
最重要的毛利率數據,小鵬在三季度仍然沒有轉正,爲 -2.7%,和去年同期的 13.5% 相距甚遠。當然比上一個季度的 -3.9% 已經明顯改善。汽車銷售毛利率爲 -6.1%,2022 年第三季度爲 11.6%,2023 年第二季度爲 -8.6%。
對于汽車毛利率的同比下降,小鵬汽車在财報中解釋稱,主要是由于與 G3i 有關的存貨減值,對 2023 年第三季度汽車毛利率産生了 2.9 個百分點的負面影響,以及銷售促銷增加及新能源汽車補貼屆滿所緻。
目前小鵬汽車現金儲備近 365 億元,環比增長 8%,較上季度增加 27.4 億元。此外,大衆的入股尚未完成交割,等那 7 億美元到賬,小鵬的現金流還會更加寬裕,可以投入到接下來的價格戰。
不過考慮到平均便宜了約 10 萬的零跑毛利率都已經轉正,小鵬的毛利率仍然有改善的空間。
而目前小鵬的兩大舉措是:降本增效,反腐。
二季度,小鵬的降本增效在财報中已經有所體現。在收入增長四分之一的情況下,小鵬的銷售、一般及行政開支僅上升了 4%,環比上升了 9.6%。
其中最主要的,是對渠道的改革。何小鵬在二季度财報會議上就透露 " 在銷售網絡進行大刀闊斧的優勝劣汰 "。
在二季度,小鵬汽車的實體銷售網絡擁有 395 間門店,減少了 16 家。财報會議還透露,在銷售渠道上,小鵬已經末位淘汰了 100 多家經銷商,到今年底和明年初将實現 500 家的經銷商規模。
反腐也在三季度初密集進行着,采購部負責人李豐已經被停職,小鵬汽車供應鏈管理總監劉永傑已經接手。
當然,提高毛利率的最好方式永遠是多賣點車,這也是小鵬和所有車企當下最主要的任務。
02 剛出病房,就去蹦迪
僅僅兩個季度前,小鵬還是一家被讨論 " 會不會倒閉 " 的車企。
但随着小鵬 G6 的上市,新款小鵬 G9 的爆發,以及小鵬 P7 的回暖,10 月銷量突破 2 萬台,小鵬已經擁有一個極其全面的産品矩陣。
對于第四季度,小鵬給出的業績指引是:預期交付量達 5.95 -6.35 萬台,同比增長約 101.2% 至 114.7%。考慮到 10 月小鵬銷量爲 2 萬台,這意味着 11 月和 12 月仍然需要賣 4 萬台車。
但這還不夠,小鵬還要擴張。接下來,小鵬還有兩個重點布局:MPV X9 和 MONA。
在此次财報電話會議上,何小鵬透露,小鵬 X9 将在今年年底正式上市、公布定價,1 月初開始交付,目标成爲大型純電 MPV 市場銷量第一的車型。
小鵬的另一個大動作,是低端車系。
11 月 13 日晚,小鵬汽車發布公告稱,收購滴滴智能汽車開發業務資産的首次交割已于 11 月 13 日發生,首次交割後,滴滴各成員公司均已成爲小鵬汽車的全資附屬公司。
小鵬收購滴滴車業務最受關注的點,是項目代号 "MONA" 的 A 級智能電動汽車全新品牌,定價在 15 萬元左右,預計于 2024 年開始量産。
何小鵬在電話會議上透露,預計 MONA 将在 2024 年三季度上市。他還表示:" 明年推出的 MONA 車型隻是一個開始,通過進一步的技術創新和極緻的成本控制,我們還将在最主流的 15 萬元即兩萬美元級别,率先推出多款支持自動駕駛的車型,與同價位段車型拉開巨大代際差距。"
這不是小鵬第一次沖擊 A 級車市場,但此前的 P5 和 G3 都不溫不火,遠遠賣不過埃安和比亞迪。而這一次,小鵬的優勢在于和滴滴的合作,能夠帶來網約車的機遇。但自動駕駛對于網約車和 15 萬級别的消費者有多大影響力,還得再看。
03 自動駕駛回暖
對小鵬來說,一個更深遠的機遇是,自動駕駛的回暖,這有可能使得小鵬的估值邏輯發生微妙的變化。
從誕生開始,小鵬這家車企的關鍵詞就是技術,就是智能駕駛。
或許是巧合,小鵬的頹勢和自動駕駛的寒冬驚人的一緻。
進入 2022 年,自動駕駛持續兩年的熱度逐漸退散。第三方數據顯示,2021 年,國内自動駕駛累計披露的融資金額超過 382 億人民币。到 2022 年,這一數字就下滑到了 205 億。海外一大批自動駕駛企業倒閉,各類企業股價暴跌。
銷量的走勢也類似,從 2022 年下半年開始,小鵬汽車銷量連續下滑,最低不過 5000 台,前一年的新勢力銷冠最終全年被蔚來、理想、哪吒反超。與此同時,被外界诟病爲 " 沒有技術 " 的理想、比亞迪卻成爲最熱賣的品牌。
但最近幾個月,自動駕駛似乎有回暖趨勢,最明顯的驅動力來自政策端:
今年三季度以來,全國各級政府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發布了近 20 條政策,以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的産業發展、運營管理以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
包括工信部宣布将啓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
合肥市正式發布《合肥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全域開放方案》。
深圳市工信局發布《深圳市加快打造 " 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 " 三年行動計劃 ( 2023-2025 年 ) 》等等。
近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車測評管理中心對外發布《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規程》 ( C-ICAP ) 自動駕駛測評規則,主要包含 " 真實道路表現 " 和 " 可實現功能 " 兩個部分,将采取分步實施的方式推進,預計将在 2025 年推出完整測評體系。
銷量方面,今年上半年,具備駕駛輔助功能的乘用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 42.4%。最近幾個月,小鵬和問界的銷量明顯回暖,甚至連一直賣不動的阿維塔的銷量都開始上漲。很明顯,消費者買車更看重智駕功能了。
相關企業股價上漲明顯,賽力斯股價相比五月低點翻了兩倍多,小鵬相比年初低點也翻了兩倍。多家機構也開始看好自動駕駛版塊。
而縱觀當下的汽車行業,智駕起飛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就是小鵬。何小鵬本人也表示 " 明年将是用戶選用 XNGP 的需求爆發期。"
04 必須面對的華爲
不過做技術有個缺點,技術隻對老大友好。
從顯卡到手機芯片,再到 AI 大模型,基本都會有一家絕對領先的企業。一款頂配的智能手機,廠商基本不會考慮高通以外的任何品牌。一位預算充沛的顯卡消費者,也通常不會考慮英偉達之外的選擇。
這或許也是小鵬和華爲吵架的根本原因。
簡單回顧下這場嘴仗:
11 月 1 日,何小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炮轟 AEB 造假:" 我認爲 99% 是假的。" 這番話被懷疑暗指華爲,畢竟 AEB 是問界 M7 的一大賣點。
11 月 3 日晚,餘承東在朋友圈回怼:" 連 AEB 是什麽,居然有車企的一把手還根本沒有搞懂呢!" 隔天,何小鵬在朋友圈回應:" 我最近評價了一個行業亂象,結果行業沒急,非行業的倒急了,不知道他急什麽 "。
後續,火藥味越來越濃,小鵬汽車官方以及 AITO 汽車官方都開始下場 " 科普 AEB",小鵬汽車還曬出了小鵬 P7 的 AEB 成績單,并表示小鵬自研 AEB 在正規測試中接近滿分。
最終,11 月 9 日,何小鵬在微博和朋友圈同步發文,表示和解。
嘴炮可以停,但兩家的根本矛盾還是沒有解決。
縱觀目前的一二線廠商,不管是比亞迪、理想、蔚來、埃安,還是長安、吉利、長城,這些品牌都不以智駕爲第一賣點。像比亞迪的掌門人更是公開表示自動駕駛是 " 忽悠 "。
數來數去,最青睐自動駕駛的,就是小鵬和華爲。
兩家最近的勢頭也都非常兇猛。問界銷量再次回暖,小鵬也是月銷過兩萬。兩家都有希望成爲國内最好的智駕品牌。
而成爲智能駕駛老大能夠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首先自然是能夠提高銷量。占領消費者的心智後,向往智能化和性能的消費者自然會先考慮購買。估值上相比行業老二、老三、老四也有着巨大優勢。
不久前,由于華爲的實力和市場表現,李想表示要避開華爲。但理想可以避開,小鵬卻避不開,因爲兩家的定位接近,對小鵬來說,華爲是必須直面的,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必須努力擊敗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