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3 月 20 日,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表示,耳念珠菌正在以 " 驚人的速度 " 傳播,目前已遍布美國一半以上的州,成爲緊迫的公共衛生威脅。
根據研究,耳念珠菌可導緻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患上嚴重疾病,且具有耐藥性。從 2019 年到 2020 年,美國的感染人數增加了 59%,達到 756 人,2021 年感染人數增加了 95%,達到 1471 人,2022 年感染人數進一步上升,達到 2377 人。
紐約流行病專家瓦利德 · 賈韋德表示,新的發現 " 令人擔憂 ",由于感染通常發生在患有健康問題的重病患者身上,因此主要任務是防止真菌傳播給醫院重症監護病房的患者,但不幸的是,此類真菌具有極端生存和繁殖能力。
近一半感染者 90 天内死亡
CDC 稱,近一半感染了耳念珠菌的患者會在 90 天内死亡,而且在受感染的住院病人中,估計有 30% 至 70% 的人最終會死亡。但 CDC 真菌疾病部門的醫務官員梅根 · 萊曼說,該機構不清楚有多少死亡可以直接歸咎于這種真菌。因爲被感染的人通常還面臨着其他多種健康問題,因此耳念珠菌既可能是直接死亡原因,也可能是與其他不良健康因素一起加速死亡的原因。
CDC 的專家表示,耳念珠菌能停留較長時間,并且能通過病人和被污染的物體傳播。
" 由于真菌會在表面停留很長時間,因此對醫院進行徹底清潔具有挑戰性。醫療機構常用的一些消毒劑對這種真菌不起作用。" 萊曼說。美國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傳染病部門的醫學教授威廉 · 沙夫納說:" 如果(真菌)進入了醫院,就很難控制和消滅。"
美國官員說,新冠疫情很可能加劇了耳念珠菌的傳播。因爲随着公共衛生部門對新冠病毒的關注度提升,導緻對耳念珠菌篩查的重視程度降低。此外,耳念珠菌容易附着在護理服、手套和其他個人防護裝備上。在理想情況下,這些裝備應該經常更換,但由于疫情期間供應短缺,這些裝備在經常被重複使用,可能也加速了真菌傳播。據悉,該真菌也可以附着在呼吸機或其他醫療設備上。
多數感染
發生在醫院和養老院等機構
耳念珠菌于 2009 年在日本首次被發現,其感染緻死率高達 60%,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的真菌名單。據悉,耳念珠菌菌株最早是由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從一名 70 歲日本婦女的耳道中采集,并經米卡芬淨此種抗真菌藥篩選而得。後續的支序分析顯示該菌株爲念珠菌屬的一個未曾描述過的物種。
近年來,全球有 40 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現耳念珠菌感染病例。自 2012 年以來,美國、巴西、智利、秘魯和哥倫比亞等美洲地區國家均報告有此類感染病例出現。
大多數耳念珠菌感染都發生在醫院和養老院等醫療機構,其感染途徑通常是接觸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或通過人際傳播。
該真菌有兩種影響人體身體的方式:
第一,這種真菌可以生存在人類皮膚、直腸或口腔等特定區域,這一過程被稱爲 " 無症狀定植 "。在這個過程中,患者不會表現出感染症狀,但可以将真菌傳播給其他人。
第二,這一真菌也可能進入血液或傷口,導緻嚴重的侵入性感染。在這一過程中,患者會出現典型的感染症狀,如發燒和發冷。
什麽是超級真菌?
超級真菌學名是耳念珠菌,是一種真菌物種,2009 年在日本被發現後,在美國、印度、韓國、委内瑞拉和英國等國家也發現了這種真菌。
這種真菌具有多重耐藥、病死率高
以及采用傳統實驗室鑒定方法
都難以識别的特點,
引起了全球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
但并非所有的耳念珠菌都是超級真菌,
隻有對多種真菌藥物耐藥,
并有較強的緻病性的耳念珠菌
才被認爲是 " 超級真菌 "。
一般人不易感染超級真菌
一般情況下耳念珠菌不會感染健康人群。這是一種醫院内感染真菌,一般僅在住院病人(特别是本身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通過人與帶菌者或帶菌物體的接觸傳播。
根據文獻報道,感染耳念珠菌的危險人群一般有以下幾類:
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和抗真菌藥物的人群;
使用中心靜脈導管、呼吸管、飼管和膀胱導管的住院病人;
長期住院的病人;
免疫系統缺陷的病人。
簡單地說,這種超級真菌一般隻發生在本身有基礎疾病的住院病人身上,正常人不易感染。
如何預防是關鍵
經常用皂液和流動水洗手,
是預防耳念珠菌感染的重要方法。
如果家庭成員中
有感染耳念珠菌的患者,
在探望照看病人時
可以戴上一次性手套,
探望病人後及時洗手,
避免耳念珠菌傳播。
來源:東方網、央視新聞、紅星新聞、财聯社、上海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