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是全世界現在最矚目的一次出訪,沒有之一。
3 月 20 日下午,中國最高領導人乘專機抵達莫斯科,開始他對俄羅斯的國事訪問,并在機場受到俄方熱情迎接。
看新華社的報道,抵達後不久,他就在克裏姆林宮與普京舉行了會見," 兩位元首就中俄關系及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坦誠的交流。"
交流的話題不少,都非常重要,大家多看看新華社稿件就知道。但坦率地說,對世界很多人來說,最關心的,還是烏克蘭危機。
兩位領導人又是怎麽談的呢?
看新華社報道,中國領導人是這樣說的,總共有 5 句話。
他強調:在烏克蘭問題上,和平、理性的聲音在不斷積聚,大多數國家都支持緩和緊張局勢,主張勸和促談,反對火上澆油。曆史上看,沖突最後都需要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不久前,中方專門發表了立場文件,呼籲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單邊制裁。我們認爲,越是困難重重,越要爲和平留下空間;越是矛盾尖銳,越不能放棄對話努力。中方願繼續爲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我總覺得,5 句話,深意含焉;或者說,中國就是這樣勸和促談的。
1,第一句話,大背景。" 在烏克蘭問題上,和平、理性的聲音在不斷積聚,大多數國家都支持緩和緊張局勢,主張勸和促談,反對火上澆油。"
請注意,大多數國家,自然也包含中國在内。确實,我們可以在各國最近的表态中,越來越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這就是和平、理性的聲音,都在勸和促談,都反對火上澆油。
那又是誰在火上澆油呢?
2,第二句話,曆史經驗。" 曆史上看,沖突最後都需要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
我覺得,這句話最有分量。可能當局者迷,也不乏火上澆油者,但看古今中外的曆史,沖突會一直持續嗎?
最終,不還是要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嗎?
不能早認識這一點,不能早下這個決心,不過是在最終談判前,更多的傷亡、更大的損失和更痛心的悲劇罷了。
3,第三句話,中方作爲。" 不久前,中方專門發表了立場文件,呼籲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單邊制裁。"
領導人指的,應該是中國外交部不久前發布的《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言簡意赅,總共 12 點。
烏克蘭危機,還是要政治解決,而且,要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單邊制裁,這才是标本皆治。
反正,這個文件發布後,世界普遍表示歡迎。聯合國和俄烏雙方都積極評價。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說,中國和平計劃中的一些内容,可能成爲讨論烏克蘭局勢和解問題的基礎。
普京又會怎麽說,我們後面就會談到。
4,第四句話,中方主張。" 我們認爲,越是困難重重,越要爲和平留下空間;越是矛盾尖銳,越不能放棄對話努力。"
" 四個越 ",充滿了辯證思維。
這應該也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真是語重心長,苦口婆心。
5,第五句話,中方下一步。" 中方願繼續爲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還是要政治解決,我們還會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什麽是建設性?
就是對事态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即繼續勸和促談。
關鍵普京怎麽回複?
看新華社報道,普京說了兩句話。
第一句話,普京說," 俄方贊賞中方在重大國際問題上一貫秉持公正、客觀、平衡立場,主持公平正義。"
你們中國,一貫秉持公正、客觀、平衡立場,主持公平正義。
俄羅斯也看在眼裏,普京當面表示贊賞。
第二句話,最關鍵,普京說," 俄方認真研究了中方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的立場文件,對和談持開放态度,歡迎中方爲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1,中方的立場文件,俄羅斯不僅看到了,而且認真研究了。
2,俄羅斯對和談持開放态度,我們可以談。
3,俄歡迎中方繼續發揮建設性作用。
應該說,對于中國的勸和促談,普京也作出了比較積極的響應,尤其是 " 認真研究 ",這就是态度。
當然,談判肯定不能隻是一方,烏克蘭怎麽看?
前幾天,秦剛和烏克蘭外長庫列巴通了電話。看新華社的稿件,我印象最深的,庫列巴對秦剛表達了兩點。
第一點,庫列巴祝賀中國近期成功促成沙特與伊朗和解。
最近中國出面,促成沙特和伊朗這兩個中東大國的曆史性和解,國際社會一片叫好。中國的客觀公道,中國領導人的外交藝術,烏克蘭也看在眼裏,所以表達祝賀。
第二點,庫列巴還表示,中方發布的立場文件體現了推動停火止戰的誠意,希望同中方保持溝通。
中國确實真心誠意,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勸和促談,希望俄烏停火止戰。烏克蘭也看在眼裏,所以要和中方保持溝通。
最後,我還要說的一點。
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當事方,深度介入危機的是美西方。但中國并沒有袖手旁觀,真的一直在勸和促談。從在北京主持沙特伊朗對話,到發布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文件,到和普京的當面交流,充分體現了中國 " 和爲貴 " 的一貫立場。
事實上,在所有大國中,中國是唯一一個系統提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立場的國家。澤連斯基積極評價,普京也表示認真研究。
這是一個積極的信号。那美西方如果想政治解決烏危機,就應該支持中方倡議主張。
但關鍵是它們會支持嗎?
看視頻,克裏姆林宮的活動結束後,應該已經很晚了。夜幕中,普京親自送出門外,目送中國領導人上車,然後揮手告别。
第二天,他們還将再次見面,估計還會談到烏克蘭危機。
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
嗯
爲中國的外交努力
爲領導人的外交藝術
點贊吧
俄烏啊俄烏
和爲貴
你們真不要再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