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4 月 14 日訊(編輯 潇湘)美國總統拜登在本周一 ( 4 月 10 日 ) 簽署法案,結束了美國新冠疫情的 " 國家緊急狀态 "。與此同時,從世界衛生組織網站公布的全球疫情數據來看,新冠的全球大流行也已經趨于結束,新冠的發病和死亡對人類的威脅已經不再像過去幾年的高峰期那麽嚴重。
不過,在一些全球衛生健康領域的專業機構看來,全人類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間的 " 戰鬥 ",還遠沒有到可以松懈的時候……
英國預測性健康數據研究公司 Airfinity 周四就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随着近年來病毒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未來十年将有高達 27.5% 的幾率再度發生像新冠疫情這樣的緻命大流行事件。
Airfinity 在報告中表示,氣候變化、國際旅行的增長、人口的增加以及人畜共患疾病帶來的威脅,都是造成疫情風險發生幾率上升的原因。快速推出疫苗将是減少死亡人數的關鍵。
根據該公司的模型,如果在發現新病原體 100 天後推出有效疫苗,發生緻命大流行的可能性将下降至 8.1%。
Airfinity 表示,在最壞的情況下,一種變異後能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禽流感病毒,可能在一天内導緻英國多達 15000 人死亡。
随着全世界現在正學會與新冠共存,目前各國衛生專家正将他們的注意力轉向爲下一個潛在的全球公共衛生威脅。在過去的二十年裏,已經出現了包括非典 ( SARS ) 、中東呼吸綜合征 ( MERS ) 和新冠 ( Covid-19 ) 在内的三種流行冠狀病毒,2009 年還發生過豬流感大流行。
近期,H5N1 禽流感病毒的迅速傳播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擔憂。雖然到目前爲止隻有一小部分人被感染,也沒有迹象表明它已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鳥類中飙升的感染率以及越來越多哺乳動物染疫的案例,已經讓科學家和政府擔心病毒可能正在發生變異,使其更容易傳播。
Airfinity 表示,像 MERS 和寨卡 ( Zika ) 這樣的許多高風險病毒,目前尚沒有被批準的疫苗或治療方法,現有的監測政策不太可能及時發現新的大流行病,這凸顯出了加強對大流行病防範措施的迫切需要。
Airfinity 首席執行官和聯合創始人 Rasmus Bech Hansen 表示,建立一個強大的大流行病防範系統,将能爲全球防止類似 COVID-19 大流行病或更糟糕的事情發生提供一道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