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财經,綜合多家外媒消息,美國快餐連鎖店賽百味(Subway)已同意私募股權公司 Roark Capital 的收購提案。
賽百味官網截圖
根據賽百味 24 日發布的聲明,Roark Capital 的最終出價爲 96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700 億元)。這個價格低于賽百味在今年 2 月 100 億美元的報價。賽百味表示,這筆交易是 " 公司多年轉型之旅的一個重要裏程碑,将把賽百味的全球影響力和品牌實力,與 Roark Capital 在餐飲業和特許經營模式方面的專長結合起來,實現加盟商、消費者和員工的共赢。" 目前這筆交易正在等待相關部門的批準。
賽百味成立近 60 年,在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 3.7 萬家門店。近年來賽百味門店的銷售情況不盡如人意。其主要競争對手每家門店的平均年收入都在 100 萬美元左右,而賽百味每家門店平均年收入還不到 50 萬美元。去年賽百味在美國的門店數量降至 20576 家,遠低于 2015 年時的 27219 家。
曾是全球連鎖快餐霸主
備受海歸白領們的喜愛
全球最大的快餐連鎖品牌是誰?
相信在國人的心中一定是麥當勞或者肯德基。但事實上,作爲擁有 58 年成長史的全球餐飲巨頭,賽百味在巅峰時期其門店數量已經超過了西式快餐王者麥當勞,奪得全球規模最大連鎖快餐企業的霸主地位。
巅峰時期,賽百味在 112 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 4.5 萬家門店,超過麥當勞(3.7 萬家)和肯德基(1.5 萬家),不僅是美國快餐行業的巨無霸,更是門店數量第一的世界級快餐品牌。
然而,高光時刻總是短暫的。自 2014 年起,賽百味就陷入了經營困境,截至 2022 年 11 月,賽百味在全球的門店數量已經下降至 3.7 萬家,與風頭最盛時,門店少了近 8000 家。
據行業媒體 Restaurant Business 統計,2016 年開始,賽百味在美國關店 300 多家;2017 年,賽百味關門 909 家;2018 年快餐巨頭賽百味關閉了超過 1100 家在美國本土的門店,目前在美門店不足 25000 家,創 8 年以來的新低。
銷售額方面也是屢創新低。根據公開資料,2016 年賽百味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額下降至 113 億美元。2020 年疫情期間,在美市場的銷售額一度跌至 83 億美元,相當于 2012 年 180 億美元銷售額攔腰砍半。
在中國市場,賽百味的表現就更爲慘淡。1995 年,賽百味進入中國。剛進入中國時,北京、上海的中産階級都以能吃上一頓至少 30 多元冷餐爲榮。
此前,聯合創始人 Fred DeLuca 來華考察時看到生意爆棚的肯德基,曾信心滿滿的判斷自家餐廳起碼能開 2 萬家。
28 年後,賽百味在全國的門店數量僅有 661 家,高峰期也不過 700 家。口味上過于堅持傳統,雖然曾經備受留洋白領的喜愛,但是一直不能被下沉市場的廣大群衆所接受,是其一直在中國無法擴張的關鍵原因之一。
社交媒體上網友曬圖評論
新任 CEO 一手推動700 億元 " 賣身 "
2015 年,締造賽百味輝煌的 Fred DeLuca 病逝,管理權落到了坐享其成的家族手中,賽百味開始走下坡路。
于是,他們請來前漢堡王首席執行官約翰 · 奇德西(John Chidsey)挑起大梁。這位賽百味新任 CEO 最靓麗的履曆就是他擔任漢堡王的 CEO 時,把漢堡王賣給了 RBI(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奇德西來到賽百味先裁掉了約 40% 的員工,然後就傳出包括 RBI 在内的多個财團在與賽百味洽談收購事宜。彼時,賽百味以約 100 億美元的價格挂牌出售,買家有高盛集團、貝恩資本、TPG 資本及 TDR 資本 ……
最終接盤的,是來自美國的 PE 投資機構 Roark Capital。其以 96 億美元(約 700 億人民币)的交易額戰勝競争對手 TDRCapital、Sycamore Partners 等一衆知名機構,結束了賽百味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私人家族所有權。
奇德西向《華爾街日報》透露,本次交易後 Roark 計劃将賽百味作爲一個獨立的實體保留在其投資組合中。
或許在奇德西看來,賽百味從家族企業轉爲被資本集團收購,有利于其未來的發展。
Roark Capital 是一家總部位于美國亞特蘭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管理資産規模達 370 億美元。目前,Roark Capital 旗下規模最大的業務闆塊 " 食品和餐廳 " 下投資了擁有包括唐恩都樂(Dunkin ’ s)、芭斯羅缤(Baskin Robbins)冰淇淋的餐飲集團 Inspire Brands 和 FOCUS Brands。
編輯|段煉 蓋源源
校對 |劉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