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前後是個分水嶺,一直到現在,二手 iPhone 的行情都不行 ",華強北某商家大冰(化名)對钛媒體 App 無奈地表示," 我手裏的 iPhone12 已經跌了 3、400,其它型号還有跌得更多的,收回來後價格蹭蹭往下掉。我這種囤貨少的還好,同行一個月虧 10 萬以上的多的是。"
今年以來,手機行業仍未從寒冬中走出來,市場預計會達到十年來最低水平。即便是 iPhone,年初爲了刺激銷售,在三方平台以及渠道也開始了降價促銷。雙 11,iPhone15 系列霸榜多個電商平台排行榜,但是較大幅度的補貼降價,也讓二手 iPhone 行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黑色 11 月,雖然這個月還沒過完,但這麽說一點也不誇張。"
不過,二手 iPhone 不斷降價的原因是多重的,iPhone15 系列的補貼促銷是是一方面,華爲、小米等新旗艦大賣也對二手 iPhone 的價格造成了一定影響,再加上雙 11 期間二手平台促銷活動的因素,讓很多二手商家 " 入了冬 "。
面對價格的下跌,有的商家選擇降價趕緊出貨,也有的趁着這波行情補貨,降低總體的成本。用大冰的話來說,行情是波動的,在華強北做生意,就看你嗅覺準不準、膽量夠不夠。
轉轉集團分析師告訴钛媒體 App,今年 iPhone15 系列發售後的降價幅度明顯快于前幾代,更快的降價幅度自然使得 iPhone15 系列的保值率有了更快地下降速度。但從長遠或者較長一段時間來看,這種短期促銷所帶來的影響是有限的,且二手手機的價格波動相對于新機市場來說更爲穩定,随着促銷結束,二手市場也會回歸其本身的發展軌道中。
iPhone15,從開售破發到雙 11 的霸榜冠軍
每一年的 iPhone 新機都被當作全球手機行業的風向标,但鑒于 " 擠牙膏式 " 的升級,這兩年的新 iPhone 都成爲蘋果 " 不作爲 " 的代表作。今年依舊如此,雖說 A17 Pro 處理器一騎絕塵,但在性能過剩的當下,并沒能引發用戶的興奮。反倒是钛金屬的應用,更輕的重量,算是給了消費者一個換機的理由。
在開售當天,钛媒體 App 也是到線下直營店見證了果粉最爲期待的時刻。雖然當天在店外依舊是排起了長隊,但早已沒有了當年熬夜排隊的景象。這裏面有快遞、即時零售影響的因素在,但更多的還是 iPhone15 很難引發多數人的購買欲。
當天,钛媒體 App 也是從多個黃牛口中得知,iPhone15 标準版已破發。到了下午,部分顔色内存的 iPhone15 Pro 破發,沒過幾天,全線破發。截止到 11 月 19 日,我們從華強北某商家拿到的回收單可以看到,跌幅最高的版本相較于發售價已經跌去了 1900 元。一名蘋果授權店員工表示,iPhone15 标準版的需求比較少,剛開售價格就有所下滑。Pro 版本剛開始貨少價格還比較堅挺,但現在也是供大于求。
"iPhone 新機首銷的賺頭是越來越少了,就看下手時機準不準 ",大冰透露道," 如果你不貪心,一買一賣倒手還是小賺的,就怕那些自以爲價格到底的人,壓了很多貨在手裏。"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的下滑早已在上一代機型便已顯現,CINNO Research 指出,2022 年上市的 iPhone 14 系列遠不及 iPhone 13 系列同期的銷量成績,其 Q4 ’ 22 在國内市場的銷量對比 iPhone 13 系列同期下滑達 25%。CINNO Research 還預測,2023 年中國智能機市場蘋果手機銷量或将達 4550 萬部,同比小幅下滑 2%,其中蘋果最新一代 iPhone 15 系列機型對比上一代 iPhone 14 系列同期銷量成績下滑 22%,減少約 290 萬部。
市場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數據也顯示,iPhone 15 系列在中國首發 17 天内的銷量較 2022 年發行的 iPhone 14 系列下降 4.5%。談及 iPhone15 系列上市後的表現,IDC 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對钛媒體 App 指出,這裏有多方面的原因存在,蘋果自身産品力的提升有限,創新不足,對于消費者的吸引下降,需求較高的 Pro 和 Pro Max 系列由于産能問題供貨依然不足,還有華爲的競争以及中國消費者這幾年對于華爲需求的集中釋放。
不過,就在衆人看衰 iPhone15 的時候,雙 11 購物節則成了蘋果的反擊戰。在固有的觀念中,這本應該是高性價比産品的舞台,卻讓蘋果一枝獨秀。根據京東手機競速榜顯示,雙 11 期間單品累計榜前五名中有四款是 iPhone,最新發布的 iPhone15、iPhone15 Pro 和 iPhone15 Pro Max 更是攬下前三,iPhone13 位居第五。
從前十名中可以看到,除了小米 14,擠進榜單的國産品牌基本都是拼性價比的中端産品。對比之下,iPhone15 系列如此高的客單價還能夠有這樣的銷量,的确是遙遙領先。不僅如此,iPhone15 系列還霸榜了 6000 元以上和新品累計榜的前三名。品牌銷量和銷售額榜,蘋果也是高居首位。
降價的 iPhone,二手商家的 " 夢魇 "
市場永遠都不是靠口嗨,消費者會用自己的錢袋子投票。沒有賣不出去的商品,如果有,那一定是價格沒到位。
某種程度上來說,iPhone15 發售初期的平淡表現,完全是因爲定價沒能讓消費者滿意。借助雙 11 的補貼,降價的 iPhone 沒人能拒絕,效果也是立竿見影,霸榜多個平台排行榜。
據了解,作爲 Apple 官方授權渠道,京東平台的降價直接帶動了 iPhone 15 系列的火爆銷售,11 月 10 日晚 8 點 iPhone 15 系列至高優惠 1100 元。同時,蘋果在天貓上的官方旗艦店,也推出了 " 滿 6988 元減 500 元 " 的補貼。不過,這是天貓方面的補貼,其它直營渠道并未降價。
Canalysy 研究分析師鍾曉磊對钛媒體 App 表示,從目前的市場動态來看,蘋果在高端市場的主導地位及生态護城河仍舊穩固,且今年相較去年同期的供應狀況有所改善,Pro 系列對比去年雙 11 有更大的價格松動,能刺激到部分需求。
補貼後的 iPhone 新機,刺激了市場需求的爆發。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新機市場的增長,随之帶來的是二手市場行情的下跌。轉轉集團分析師向钛媒體 App 表示,今年 iPhone15 系列發售後的降價幅度明顯快于前幾代,更快的降價幅度自然使得 iPhone15 系列的保值率有了更快地下降速度。
該分析師透露,發售至今,iPhone15 和 iPhone15 Plus 這兩款機型的保值率稍差,iPhone15 Pro 和 iPhone15 Pro Max 的保值率較好。大存儲機型的保值率也好于小存儲機型,這也與當下這些機型的市場銷售表現一緻。
" 本身我們做的就是一個快進快出的生意,現在新機降價速度這麽快,基本是前腳收後腳就虧 ",大冰說道," 你來我們這,沒有人敢說自己這兩個月賺錢了,一些囤 iPhone 老機型的更是如此。"
钛媒體 App 了解到,由于市場初期對 iPhone15 系列的市場行情不看好,一些二手商家會大量收 iPhone14 系列還有更 " 老 " 的 iPhone12 系列。在他們看來,差不多的外觀,性能也夠用,性價比要比新機高很多,會吸引來更多本來要換 iPhone15 系列的 " 釘子戶 "。
按照正常的邏輯來說,這種經營行爲并沒錯,但誰也沒料到發展的軌迹會如此變動。經過這一波補貼,二手 iPhone 的行情被打了下來," 虧嘛了 " 成了很多二手商家的口頭禅。"iPhone12 128GB 版本拿貨時間也就前後錯了幾天,價格就差了 400 塊,隻能認 ",大冰感慨道。
月虧 10 萬,等待下一波行情
iPhone 是二手機市場的硬通貨,沒有出不了的貨,隻有出不了的價格。
在新舊交替的節點,iPhone15 的降價,進一步擴大了 iPhone 老機型的降幅。" 很多 iPhone14 靓機機主出貨換 iPhone15 或者其它的産品,導緻市場上出現了更多的 iPhone14 高成色機,使得更老機型的 iPhone 不得不降價來提升優勢 ",大冰表示,除了新機雙 11 促銷,二手平台的促銷活動,對整個二手市場 iPhone 也造成了一定影響,導緻老款 iPhone 加速貶值的速度。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 iPhone 自身體系價格變動導緻的二手行情下跌,國産旗艦在這段期間的崛起,也對 iPhone 造成了較大的沖擊。有機構預計,到今年年底,華爲 Mate60 系列出貨量将在 2000 萬台左右,華爲手機全年出貨量預計在 4000 萬—— 5000 萬台。剛剛發布不久的小米 14,上市一周銷量也破百萬。
轉轉集團分析師向钛媒體 App 指出,伴随着市場競争的加劇和理性消費思潮的普及,在充分競争下,強如 iPhone 也需要通過降價來提振銷量。而消費者端在換機時也更爲理性克制,會優先選擇更具性價比的機型。
在這波 " 混亂 " 的行情波動下,10 月、11 月成爲二手 iPhone 商家的惡夢,看着價格的一路下跌,也沒有什麽好辦法。小的商鋪隻能是加速出貨,保證現金流的健康,同時通過補貨來壓低整體的成本。
" 其實要是效率高,還是有得賺的,如果你手裏都是靓機,也并不會說每一部都會虧,相對來說也更好出貨 ",大冰告訴我們," 那些單月虧 10 萬的其實也都是有實力能承受的,他們囤的貨也多,都是幾百台,賺錢的時候也是大幾十的賺。當然,也有規模大的商家在囤貨,嘴上說的留一天就虧幾千塊,也是在等着這波下跌行情過去。"
分析師指出,從長遠或者較長一段時間來看,這種短期促銷所帶來的影響是有限的,且二手手機的價格波動相對于新機市場來說更爲穩定,随着促銷結束,二手市場也會回歸其本身的發展軌道中。
大冰對此也表示認同," 等過段時間,價格應該就能穩定了,市場會自己調整,大家也都在等待下一波行情。"
他還指出,其實起起伏伏很正常," 說實話,大多數時間還是掙錢的,那些賣慘的話就當一半聽就行。"(文中大冰爲化名,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 / 杜志強,編輯 / 鍾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