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邊的青年還在糾結長衫脫不脫。
韓國網友已經在盤算什麽時候才能解脫。
流行的一句話——
" 對韓國人來說,最好的事情就是永遠不要出生。退而求其次,是盡早離開。"
千禧年世代,在全球的熱烈慶祝下出生,是被寄予過無限期待的新新人類,從小就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科技成果。
究竟是爲什麽,他們會成爲最 " 喪 " 的一代?
這種反差,也像是我們周遭的生活,和那些另一個次元中的影像。
年輕人住着四合院,把北京二環邊的一套住宅樓當成奮鬥目标。
人均名校畢業,鐵飯碗吃着也不香。
實在幹累了,回農村創業又擁有了完整産業鏈。
他們爲什麽永遠自由、熱烈又毫無顧慮。
即使遭遇 " 困難 ",也與真實的我們無關。
一部電影的出現終于打破了幻象。
到底是誰在這裏破了防——
下一個素熙
裴鬥娜主演。
平遙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豆瓣 7.9,近期分數最高的新片。
但比起這些,讓國内網友覺得必看的理由是——
感同身受。
比起職場爽文。
職場霸淩,同态内卷,才像是當代年輕人會遇到的事。
看完它。
你再來判斷韓國人 " 不來了,這世界下輩子不來了 " 的感歎是否誇張。
01
雲端墜落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
每個人都有過吧。
但大多數人也弄丢了吧。
素熙也不例外。
十八歲的素熙,是個愛笑的女孩。
她有一雙美麗的眼睛,在空蕩的舞室裏,她像獅子一樣淩厲而堅定。
在心儀的男孩面前,這雙眼睛又像花蜜一樣甜美。
任何場地,任何裝束,都阻止不了素熙随時尬舞的熱情。
看練習架勢就知道,素熙不是一個懶散的孩子,天賦還很不錯。
但在韓國。
像素熙這樣出身的孩子,沒有資格談夢想。
從小,她就熟練掌握自我閹割術。
雖然成績不錯,但面對堪比天價的大學學費,她閹割了野心,選了一家就業有保障的職業學校;
雖然唯一的興趣是跳舞,但爲了投入實習工作,她又閹割了所有練舞時間。
說起來,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但愛笑的素熙,還是眨巴着她美麗的眼睛,安慰自己:
那又怎麽樣
我以後可是辦公室女白領了
△ 字幕來源:億萬同人字幕組,下同
很清醒,很通透,也很樂觀。
然而,女白領第一天實習就整懵了。
這是一份非常機械的電話客服工作。
所有人告訴素熙,這是一份不能有脾氣的工作。
但沒有人告訴她,這是一份需要 " 耍賴 " 的工作。
用領導的話術修飾一下——
咱們的工作就是控制情緒
先聽 回複
接着是能最大限度地爲顧客解決問題
同時讓他盡可能的回心轉意
怎麽操作?
第一通電話,來自一位暴躁大叔。
素熙開口就是 " 愛你喲顧客 "。
但人家根本不給你講禮貌的機會——
怎麽還不解決?說了要解約寬帶,還要拖多久? 你們什麽辦事效率?
靈魂三問之後,素熙慌得一逼。
隻好按照手冊上的話術,一句一句來。
如果隻是客戶難纏,忍忍也就算了。
關鍵是。
寬帶公司從來不想對解約迅速響應。
但他們又必須假裝,我已經在響應。
于是,年輕聽話、不谙世事的實習生,就成了便宜好使的擋箭牌。
讓客戶回心轉意,就是老賴三部曲——
拖延時間,變相威脅,多給好處。
遇到怕麻煩的,把解約步驟說得特複雜。
報身份證,報家門,報訴求,講到你不想講,不想解約爲止。
遇到精打細算的,就要把違約金說成天價,再使勁送現金券、折扣券。
但不是所有客戶都受落。
受不了的,會暴跳如雷,口吐芬芳。
- 我不是說了我不參加活動
也跟你們說了三天前來維護了嗎
你們到底想幹什麽
- 顧客 如果你想續期的話 費用 ……
媽的 臭婊子
受氣,已經是這份工作最簡單的部分。
糟糕的時候,還會遇到油膩男的性騷擾。
實習生每個電話,領導都在實時監聽。
但被淩辱的時候,領導絕對不會出頭。
隻有丢了客戶,他們才會蹦出來質問—— " 你怎麽又拖後腿 ";或者送多了現金券,他們才會心疼你給公司造成的損失。
每逢周一,每個區的客服中心都要參加競争排名。
靠後的話,當然又是享受大領導的連珠炮式羞辱。
當你做出了一點點成績,意氣風發跑去問領導——
工資好像不對呀。
他們就會給你展示合同上的 " 細則說明 ":
你 KPI 不行呀,那就要 " 按實際情況浮動 " 咯。
技術含量低,毫無價值感的工作日常,終于掐滅了素熙眼裏的光。
大人們成功了。
他們成功将一頭自信張揚的小獅子,馴服成唯命是從的小白兔。
02
硬着陸
" 素熙啊,成熟一點吧。"
這是大人最常對素熙說的話。
社畜就是這樣的,工作就是這樣的,成爲大人就是這樣的。
素熙從小訓練的最好的一項技能,就是調整心态,接受現實。
直到——
她的上級領導,燒炭自殺死了。
沒有人去關心,他爲什麽死了。
公司第一時間與之割席,不許員工參加葬禮,并讓實習生簽署保密承諾書。
所有孩子都簽了。
唯獨素熙遲遲不願意。
新來的領導,第一次俯下身,放軟了語氣——
素熙,你不是一直爲了這件事痛苦嗎?
向前看,我們向前看,簽了承諾書,痛苦就可以結束了。
哦,原來這就是大人們适應職場,治療痛苦的方法。
如大人所願,素熙成熟了。
她把所有的自我都閹割完,成了一台效率至上的完美機器。
深夜,素熙接到一個有點不正常的電話。
對方是一個爸爸。
他的聲音很低很低,還伴随着若隐若現的啜泣聲。
但素熙很專業,專業到,已經無法發現對方在哭。
她調動着引以爲傲的獨門話術,面帶微笑,毫無感情地勸這位爸爸——
客戶,您這樣就解約,太虧了。
對方沒有怒吼,沒有不耐煩。
隻是結巴地說——
我的 …… 我的孩子死了,所以不再需要了,麻煩你解約吧。
如果是小獅子素熙,這時一定會使勁道歉,使勁安慰。
但時光沒辦法倒流。
現在的素熙,隻是一台無所不用其極,隻想達成業績的機器。
好的 顧客
不過您若使用滿一年 費用會比違約金少哦
您的使用費可以分期支付 但違約金要一次性付款哦
當素熙爲了在大廠生存,閹割了個性,成了業績冠軍。
而始終代表公司的領導,又進一步閹割了人性——
- 這個月我的工資應該是 350 萬才對
- 這是正式員工的薪資
還有就是 實習生的提成不是當月發放的
實習生不是不穩定嗎 所以一兩個月後才會發放
- 那如果不幹了 錢就要不回來了嗎
- 那公司也得有個保障才行
你穩定幹下去 就當在銀行存了一筆錢
如果你不服氣,再争取。
那麽,就隻能是自取其辱了。
不想幹是可以滾蛋。
但是,素熙還能滾到哪裏去?
當一個底層年輕人爲了适應職場,已經把底線降到最低——尊嚴,個性,脾氣 …… 統統可以不要,隻想要一份被承諾過的報酬,而在系統的眼裏,他們依然隻是随時能被替代的零件而已。
在《黑暗榮耀》裏,有一句絕望又浪漫的台詞——
" 水太冷了,我們等到春天再死吧。"
遺憾的是。
現實裏被折磨得精疲力盡的素熙,已經等不來春天了。
03
下一茬素熙
電影的前半段,用素熙的視角,凝視她行屍走肉的職場生活;
後半段,則是以裴鬥娜飾演的女警,重現了素熙自殺的真相。
素熙的自殺,幾乎沒有任何懸念。
但,到底是什麽造就了這一切?
是素熙心态不行?
還是資本作惡,壓榨員工?
過去的韓國電影,也許會鐵闆釘釘地告訴你——
讓弱者受害的,一定是某個面目猙獰,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反派。
但在《下一個素熙》裏。
你根本找不到一個真正的反派。
因爲素熙的死,本質不是自殺,而是一宗人人有罪的 " 東方快車謀殺案 "。
在這輛高速行駛的快車上,沒有人知道自己信任的 " 正義 " 是什麽。
他們被數字化的生活包裹着,因爲無處可逃,所以無意識地合理化一切不平等規則,再無意識地将手中的利刃,刺向無力還擊的年輕人。
素熙死後,她的爸爸義憤填膺。
天天加班,拿錢又少,可不是把人給逼死了嗎。
但當女警問他,你們做父母的,就沒有關心孩子的工作嗎?
爸爸愣了:我不知道啊!早知道這家公司這麽沒人性,我怎麽會讓她去?
家長不知道。
學校呢?
企業跟孩子們簽的合同,一直存在兩個版本,也就是傳說中的 " 陰陽合同 "。
但孩子拿不到工資,在公司沖動打了人。老師不僅沒幫出頭,隻是一如既往地洗腦、道德綁架。
所有的工作都一樣
有好有壞 有喜有悲
你這是在砸學弟學妹們的飯碗啊
破案了?
查到這,女警鐵了心認爲,一定是學校在吃企業的回扣。
教務主任懵了:
我們還不是爲了保就業率,雖然合同不公平,但畢竟學生有了工作,你好我好大家好。
從哪裏 回什麽
這就是現實
新生入學率 畢業生就業率 教育廳隻會用這個評估學校質量
我們隻能通過那個評估才能獲得各種教育資源及認可
說到底。
所有人爲了活下去,都隻能跟着指标辦事。
至于指标本身合不合理,那不是我們小老百姓能管的。
那麽,是制定指标的人錯了嗎?
女警不死心,跟教育局對質:一個勁兒要就業率,犯罪你們都不管嗎?
對方又是一臉無辜。
我們隻看數據判斷,其他都是學校自行管理。
至于犯罪,那又是勞動局的事了。
超冷漠,沒人性?
沒辦法,因爲教育局也是要分地區競争的——
就業率是政府下的指标。
而學生的待遇、發展、幸福感 …… 對做數據有幫助嗎?
沒有,那就不重要。
可怕的從來不是 " 一個素熙 " 死了。
而是當一個孩子獻祭出她的人生後,這個頑固不堪的系統,依然毫發無傷。
甚至。
大家因爲害怕自己會成爲下一個素熙,選擇掩蓋自己的良心,繼續維護着系統的無情運轉。
企業說:是存在加班,但那都是自願的啊。誰讓她家境不好,發錢瘋。
學校說:這孩子以前就會打架,早知道她不是省油的燈。
教育局說:哎呀,企業招工應該背景調查的。這種有問題的孩子,就不該往企業裏送。
總之千言萬語,那都是孩子的個人心态問題。
你看,每個成年人都好心虛。
但他們又掩耳盜鈴地,正義化自己的心虛。
誰才是素熙之死的幕後兇手?
或者,是無止境的内卷。
也是将内卷合理化,本不應出現在文明社會的 " 苦難美學 "。
如果說,過去的韓片,還能告訴你——
小人物的義勇,是系統失序的良方。
那麽如今的韓片,則是小人物的熱血和善良,最終會在龐大的體制下,變得碎片化,泯滅殆盡。
想要批判現實,改變現實,還有可能嗎?
電影裏,教育局的負責人被女警劈頭一頓罵之後,氣勢淩人地反向教育:
你已經找到了教育局。所以呢?下一步,去總局嗎?還是别的地方?
是啊,女警已經沒有地方可去了。
因爲她忘記了。
警察,從來不是什麽正義使者,僅僅是讓系統看起來沒問題的潤滑劑。
畢竟儆惡除奸,也是要講 KPI 的。
如果過去,素熙領導的燒炭自殺案,關系到局長升職,可以被草草了結。
那麽現在,你自認爲的 " 救救孩子 "。
當然又可以是領導眼中,一個吃力不讨好的燙手山芋。
回頭看那句韓國的喪系發言。
" 盡早離開。"
這隻是負能量嗎?
還是下一個素熙,提前寫好的遺書?
寫到這,Sir 也有點喪了。
Sir 實在不知道,一個社會到底要怎麽做,才能讓素熙們擁有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唯一知道的是。
還有很多素熙,還沒被電影拍出來。
而這。
需要無能爲力的大人,一起說出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奇愛博士多店老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