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依婷
編輯|袁斯來
2023 年,很少有中國公司會放過 " 出海 " 這個熱詞。在尋找新大陸的過程中,海外人才成爲最緊缺的資源。
China Insights Consultancy 今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到 2026 年底,中國海外企業雇傭的員工總數預計将接近 500 萬,其中本地勞動力将占 60% 以上。
面對自身龐大的用人需求以及當地複雜突變的環境,國内公司原先的管理系統難以遷移至海外。在陌生的國度,如何盡快讓人員就位成爲企業面臨的難題。
彼時正尋找新創業方向的林坦看到了出海公司面臨的困境與日益增長的本土用人需求。
這是個處于早期和藍海階段的市場。沒有太多猶豫,林坦在 2021 年創立了國内第一家爲出海企業提供雇傭和薪酬管理服務的平台—— PayInOne。
PayInOne 由此開始在全球落地,成爲企業的名義雇主,使其能在超 180 個國家更快簽約員工。企業通過使用其 SaaS 平台可以同時管理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員工薪酬發放等事務。
經過 2 年時間,目前 PayInOne 已經爲 OPPO、小米與欣旺達等數百家公司提供服務,其中 80% 選擇直接簽約,對接客戶中一半爲千人以上的公司。即使成立不久,今年 PayInOne 的營收已經增長了 3 倍。
前期僅通過投流便有不少大型客戶主動前來咨詢并尋求合作。如此熱情的背後是公司們在海外踩過的一個個坑,而 PayInOne 的出現在何種程度上爲其避坑并實現自身快速成長,對此我們與林坦聊了聊。
出海用人難也費力
2021 年,遠程辦公風潮進一步刺激了企業的全球用工。
在全球化的平台出現前,出海公司們多選擇自建團隊或通過區域型服務商在海外管理人事,但低效、管理難度大等問題一直存在。
林坦跟 36 氪分享,某國内最大的電商公司之一曾找到他們,希望采用平台服務商的形式管理海外團隊。公司可以在線上平台統一管理海外員工的入職簽約、繳稅、當地福利獲取、按周期的薪酬發放等業務,将人事與财務權限收回總部。
此前的三年間,該公司在海外已經搭建了業務架構并找到員工。但回顧來看,其三年的用人與合規化成本遠高于使用平台統一管理。
除成本更高以外,人事管理權的旁落也令出海公司們憂心。以往,企業會派駐國内高管前往海外搭建本土團隊,随着團隊壯大與高管歸國輪替,企業對當地團隊的實際管控能力必然逐漸減弱。
通過 PayInOne 這個第三方平台,企業不僅可以統一管理入職到薪資發放,也無需擔心駐地高管掌握人事和财務。
根據林坦介紹,無需在各地分散管理後, 企業的全球員工管理效率提高 300%,總體成本能降低 50%。
PayInOne 平台,圖源企業
而對比早已存在的區域型服務商,選擇創立于國内的平台型服務商對出海公司而言更具有安全感。
區域型服務商指分布在特定國家爲出海公司代理招聘、簽約和薪酬發放等業務的第三方服務商。這類服務商往往零散分布且良莠不齊,當企業要出海到多個國家時需要評估并管理多個服務商。
林坦透露,此前國内一頭部短視頻公司曾在印尼開展海外業務,其選擇尋找當地服務商管理本土員工與發放薪資。但 3 個月後,當地服務商帶着本該發給數百員工的百萬美元薪資與服務費跑路。由于是跨國業務,該公司想通過法律追訴變得困難重重。
想出海掘金的中國公司在此刻顯得被動。陌生環境難以消除的不信任感、複雜的合規流程以及當地特殊的風俗習慣都被擺在面前,未知讓不少公司都頻頻踩坑。
此時,PayInOne 确定了自己的賽道:充當名義雇主,以第三方的身份幫助企業和員工簽約。同時它也包攬了當地員工背調、工簽資質審核、稅務合規等業務,根據不同的貨币、銀行、稅收、福利和法規自動化計算和發放薪酬,幫助企業分擔風險的同時節省其成本。
先去最難的市場
确定方向後,PayInOne 需要盡快把市場鋪開,開展自己的業務。首站便選擇了最難的地區:歐洲。
歐洲的合規嚴苛程度衆所周知。從各項稅務合規、不同國家差異化落地政策到隐私數據保護,歐洲的審查都更爲嚴格。
據了解,一家公司想要在歐洲成立主體,從摸清楚當地法規到配齊各類人員便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PayInOne 也花了大量時間與成本。2021 年一整年中,PayInOne 主要精力除了投入産品研發外便是做各類法律合規。爲了讓歐洲的公司成立,他們尋找了大量當地律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完成并遞交了各類合規書。
即便如此,PayInOne 也遇到過對當地福利以及稅務計算相關内容了解不及時,被迫走補繳流程的經曆。
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 歐洲的合規要求最複雜,但完成後歐洲的标準可以大體延續到北美、新加坡等地。" 林坦表示。
除歐洲的合規經驗重要外,歐洲也因消費體量大等原因長期成爲出海公司的必争之地。
以近年火熱的新能源汽車出海爲例,據汽車咨詢公司 Inovev 數據顯示,今年歐洲銷售的電動汽車中有 8% 由中國品牌制造,歐盟委員會預計這一數字可能在 2025 年達到 15%。
除在當地銷售外,汽車産業鏈大企業也選擇到歐洲建廠,離市場更近。匈牙利便吸引了大量中國電動汽車電池制造商:去年 8 月,甯德時代宣布投資 73.4 億歐元在匈牙利建廠;今年 7 月,欣旺達也宣布計劃在匈牙利建設動力電池工廠。
面對這一火熱景象,林坦也表示,目前國内第一、第二梯隊的新能源車企幾乎都曾來找 PayInOne 咨詢過出海歐洲的用人業務。今年欣旺達在匈牙利的人員落地也是由 PayInOne 來輔助完成。
目前,PayInOne 在歐洲設有最多的分公司,爲出海公司們提供靈活用工、全職用工簽約以及幫助在當地的主體計算薪資福利等業務。
除歐洲外,PayInOne 近期也覆蓋了許多其他在一帶一路沿線布局的客戶。其近期客戶畫像顯示,約有 46% 的客戶來自一帶一路地區,其中不乏中集集團和央國企制造業客戶。
目前,PayInOne90% 的客戶都爲中國出海公司,海外公司的占比并不高。
而縱觀全球,美國與日本的巨頭 LinkedIn 領英、Recruit Holdings 等已在全球搭建人力資源網絡,打開了全球招聘市場。
作爲其中鏈路的一環,PayInOne 所處的賽道也已有企業走在前列。2019 年成立于美國的獨角獸公司 Deel 承接着全球客戶,成立 4 年便拿下了 7 輪融資超 6 億美元,投後估值 120 億美元。
PayInOne 也曾被稱爲 " 中國 Deel"。事實上,盡管因服務對象差異,PayInOne 與 Deel 在業務上有些許不同,但林坦最初對 PayInOne 的定位也并未局限于國内出海公司。
" 我們目前也有 10% 左右的海外客戶,之後我們希望每年逐步擴大這一比例。" 林坦說。
PayInOne 的團隊成員多來自高盛、亞馬遜等企業,有海外從業和留學經驗。由此來看,其爲全球客戶服務也具有先天條件。
但全球招聘市場遠比國内成型且複雜,出現更早的公司已在不斷占領市場,國内傳統人力企業也在轉型做出海業務,新入局者層出不窮。PayInOne 或将面臨不小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