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拼經濟,拼的更是營商環境。近期,中國多地正掀起優化營商環境 " 熱潮 "。
今年以來,全國多地陸續召開會議,密集部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祭出 " 有力舉措,爲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多地掀起優化營商環境 " 熱潮 "
最近,多地政府密集召開會議,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4 月 3 日,上海市相關部門在新聞通氣會上稱,近期将抓緊開展《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第二次修正,進一步夯實營商環境法治體系;着力推動清除隐性壁壘、統一大市場、長三角高水平營商環境建設、市場準入效能評估等工作。
3 月 31 日,《杭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浙江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上獲批準通過,這也是浙江省首部優化營商環境的地方性法規。
3 月 28 日,江蘇全省機關作風建設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大會強調,要讓各類經營主體在江蘇運營成本最低、辦事效能最高、貿易投資最便利、發展預期最穩定。
3 月 27 日,海南召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提出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更優服務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同日,遼甯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會強調,要在降本增效上出實招,加大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力度,不斷優化政策供給,降低各類制度性交易成本……
事實上,今年 1 月起就已有不少地方開始着手部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
如上海年後的 " 新春第一會 ",就是積極部署 2023 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強調,上海作爲重點區域,要跑在前、走在先。對此,上海也拿出了實打實的舉措,包括縮短市場主體辦證時間、簡化申請材料等。
作爲民營經濟大省,浙江省動作也很快。浙江在 " 新春第一會 " 也提出,實現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 一号改革工程 " 大突破。甯波、湖州等地也紛紛推出諸多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新舉措。
北京的措施也很 " 接地氣 ",1 月底發布了《清理隐性壁壘優化消費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從審批、監管、服務各環節提出小切口、務實效的改革任務,打造更優的消費營商環境。
除上述省份之外,今年以來,吉林、河北、甯夏、湖南、安徽、四川、廣東等全國多個省份也陸續通過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民營企業座談會,出台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方式,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行部署。一場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 " 戰役 ",正如火如荼地在中國各地持續熱烈地進行着。
各地爲何普遍重視營商環境改善?
縱觀各地出台的優化營商環境措施,諸多措施可謂 " 升級版 "" 優化版 ",是在過去既有的發展基礎上,又向前邁了一步。
爲何各地今年格外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在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光谷自貿研究院院長陳波看來,有以下三點原因。
其一,營商環境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今年是中國實施 " 乙類乙管 " 的第一年,開春起步狀态事關全局,經濟要想回到原來發展的主路,營商環境的改善将是一種重要的體現。
其二,目前國際經貿合作面臨挑戰,在此背景下,中國要進一步迎難而上,廣迎八方來客,必須要有更好的營商環境,才能逆勢赢得更多國際投資者的青睐與信心,爲國家經濟進一步發展注入國際化動力。
其三,當前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一項重要經濟工作。營商環境的改善,有利于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對全年經濟恢複也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從國内經濟發展的角度,更進一步闡釋各地重視優化營商環境的原因。
" 營商環境一頭連着信心,一頭連着成本,第三頭連着人才。" 郭萬達分析指出,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擴大消費和生産,在市場前景面臨各種内外挑戰的背景下,良好的營商環境對市場主體而言宛如一顆 " 定心丸 "。其次,營商環境的改善還将有利于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最後,要 " 築巢引鳳 ",更要 " 留鳳築巢 ",良好的營商環境對地方留住人才也起着關鍵作用。
打造好的營商環境需要什麽?
在郭萬達看來,營商環境包括政務環境、市場環境,也包括法治環境和人文環境。
他指出,上述細分的環境是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突破口,例如,包括在政務環境上,政府應努力提供辦事效率,縮減審批和辦事流程和時間;法治環境上,要維護公平正義,依法保障相關市場主體權益,給予其更多信心等。
陳波也認爲,對于市場主體而言,一個好的法治環境保護,不僅有利于企業維護自身正當市場權益,還有利于企業展開公平競争。此外,他還指出,在全球化的時代,中國應注重提升營商環境的國際化水平,積極與國際接軌,包括要持續跟進相關商業法規、語言服務和人才服務等細節工作。
今年以來,中國官方多次強調推動民營企業的發展,在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看來,良好的營商環境需要用真招實策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
他對此提出,制度上要進一步完善産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争、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政策上繼續強力減稅降費等。随着政府一系列纾困破繭的舉措落地實施,營商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中國經濟發展優勢和潛能将進一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