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藍鲸财經記者 王曉楠
8 月 10 日,東嶽集團(0189.HK)在官網公開表示," 東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宏是東嶽的創始人 "," 新華聯等股東單位一直堅定支持張建宏董事長爲代表的管理團隊 "。東嶽集團此次發文似乎說明東嶽集團日常經營管理仍在創始人張建宏的掌控之中,明示新華聯的角色隻是股東。對此,藍鲸财經多次緻電東嶽集團無果,東嶽矽材(300821.SZ)董秘辦對藍鲸财經表示,公司日常經營管理按照公司合規性進行審議程序。事實上,東嶽集團掌握着上市公司東嶽矽材絕大多數的董事會席位。
作爲新華聯破産重整中極爲重要的新材料闆塊的核心資産,東嶽集團及東嶽矽材也備受資本青睐,無論是此前試圖參與新華聯重整的氟化工企業聯創股份(300343.SZ)還是最近出手的電解液龍頭公司多氟多(0022407.SZ),都在業務協同性上與東嶽集團及東嶽矽材十分 " 合拍 "。
裂隙已經打開,東嶽集團也在籌謀自身的利益最大化,8 月 9 日,東嶽矽材公告稱,張建宏與另外兩名股東齊信投資管理(淄博)有限公司及 Dongyue Wealth Limited 達成一緻行動協議,東嶽矽材變更爲無實際控制人狀态。東嶽集團對于重整方的到來,并未表現出歡迎姿态。
内部裂隙:東嶽集團 " 獨立 "?
8 月 9 日早,東嶽矽材公告稱,公司收到東嶽集團告知函,東嶽集團的股東張建宏與另外兩名股東齊信投資管理(淄博)有限公司及 Dongyue Wealth Limited 達成協議,自 2023 年 9 月 1 日起,齊信投資和 Dongyue Wealth Limited 均以與張建宏一緻的方式行使持有的東嶽集團股權的表決權。
此前,新華聯掌門人傅軍通過新華聯國際控制東嶽集團 23.12% 的股份,爲東嶽集團最大的單一股東。而張建宏也隻持有東嶽集團 11.81% 的表決權,但結成一緻行動人之後,張建宏一方擁有表決權則達到 19.39%。
自 9 月 1 日起,張建宏及其投票意向一緻的股東與傅軍擁有東嶽集團表決權的股份比例将較爲接近,其他股東持股比例較爲分散,無任何單一股東能控制東嶽集團股東大會,任一股東均不能控制股東大會決定東嶽集團董事會半數以上成員選任。因此,東嶽矽材的實際控制人由傅軍變更爲無實際控制人。
8 月 10 日,東嶽集團在官網公開表示," 東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宏是東嶽的創始人 "," 新華聯等股東單位一直堅定支持張建宏董事長爲代表的管理團隊 "。東嶽集團此次發文似乎說明東嶽集團日常經營管理仍在創始人張建宏的掌控之中,東嶽矽材董秘辦對藍鲸财經表示,公司日常經營管理按照公司合規性進行審議程序。事實上,東嶽集團掌握着上市公司東嶽矽材絕大多數的董事會席位。
東嶽集團和東嶽矽材的舉動引起了監管的注意。8 月 10 日,深交所對東嶽矽材下發了關注函,要求公司核實并說明東嶽集團股東的一緻行動協議簽署的主要背景、主要内容以及一緻行動期限。同時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管理層控制、多個股東或股東與管理層共同控制情形、主要股東是否存在謀求公司控制權的意向。
新華聯與東嶽集團的淵源要追溯至 1996 年,新華聯投資控股東嶽集團,發展至今,公開資料顯示,成立于山東淄博的東嶽集團已經成長爲中國氟矽行業龍頭企業,建成了全球一流的氟矽材料産業園區和完整的氟、矽、膜、氫産業鏈和産業群。東嶽集團及東嶽矽材也成爲了新華聯破産重整過程中的優質資産吸引着重整方參與。
外部厮殺:聯創股份及多氟多紛紛入局
2022 年 8 月 9 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受理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重整,并于 2022 年 9 月指定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擔任新華聯控股管理人。
在 5 月法院決定對 *ST 新聯啓動預重整程序後,陸續有 10 家意向投資人提交報名材料。8 月 7 日晚,*ST 新聯披露了最新進展,公司和臨時管理人分别與重整投資人盈新資産、招平資産、外貿信托、京津冀投資、廣東久科、德遠投資簽署了正式重整投資協議,此舉将爲 *ST 新聯帶來總額約 19.28 億元的資金。
上述六名重整投資人以現金方式認購轉增股票,其中盈新資産按照 1.08 元 / 股的價格受讓 *ST 新聯資本公積轉增股份,與 *ST 新聯 8 月 7 日 1.71 元 / 股的收盤價相比,盈新資産以将近 6 折的價格斥資 12.96 億元拿下了 12 億股。其餘五名投資人則是按照 1.2/ 股的價格受讓 *ST 新聯資本公積轉增股份,合計花費了 6.312 億元受讓了公司 5.26 億股。
在此之前,*ST 新聯的第一大股東爲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新華聯控股 "),其持有公司 60.83% 的股份,實控人爲傅軍。重整之後,*ST 新聯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預計發生變化,盈新資産将成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1986 年出生的王赓宇将成爲 *ST 新聯實際控制人。
就在 *ST 新聯重整迎來轉機之際,A 股另一家上市公司多氟多也将資本之手伸向了新華聯控股的重整。
8 月 8 日晚,多氟多發布了關于媒體傳聞澄清暨風險提示公告,對于近日有媒體在網絡發布題爲《多氟多拟出資 35 億元參與新華聯破産重整謀求東嶽集團控制權》的文章,公司根據截至目前的事項進展,現予以澄清說明。
就這一則公告也将多氟多參與重組一事放到了台面上。多氟多稱,公司與東方資産合作,将以拟成立投資聯合體的方式報名參與新華聯重整項目,該投資聯合體預計由中國東方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以東方資産名義牽頭組建,拟采用有限合夥企業的組織形式。
同時,多氟多也表示,由于本次投資人招募以公開招募遴選的方式進行,公司是否能被确定爲最終的重整投資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因公司參與破産重整投資人的招募和遴選條件,未達到公司審議和信息披露的标準,故在媒體報道該事件後,公司第一時間進行澄清。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4 月,北京一中院裁定新華聯控股與新華聯礦業有限公司等五家關聯企業實質合并重整,并指定新華聯控股管理人擔任新華聯控股等六家公司實質合并重整管理人。
局面生變:司法重整是解局關鍵
曾被譽爲 " 湖南第一民企 ",新華聯控股面臨着破産重整的沒落局面。
*ST 新聯的背後是新華聯集團。新華聯集團創立于 1990 年 10 月,涵蓋文化旅遊、化工與材料、礦業與石油、金融與投資等多個産業,年營業收入超過 800 億元,企業總資産超過 1000 億元。目前,集團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 100 餘家,其中包括 *ST 新聯、東嶽集團(0189.HK)、賽輪輪胎(601058.SH)、華瓷股份(001216.SZ)等 13 家控股、參股上市公司。
其中,*ST 新聯原爲新華聯不動産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1 年上市,2016 年更名爲新華聯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自上市以來,公司确立了 " 文旅 + 金融 + 地産 " 的發展定位,形成了文化旅遊業、金融業、房地産開發業、商業等多産業布局。
随着 2019 年房地産調控收緊,*ST 新聯的經營狀況開始急轉直下,同時也導緻整個新華聯控股财務體系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迅速崩塌。2020 年,*ST 新聯虧損 12.86 億元,2021 年虧損繼續擴大到 38.93 億元,去年公司再度虧損 34.16 億元,三年累計虧損 85.95 億元。今年上半年,*ST 新聯預計虧損 10.97 億元 -13.41 億元。
在自身業績壓力之下,近幾年公司還陷入了資金困局。2022 年 8 月,*ST 新聯公告稱,湖南富興以公司控股股東新華聯控股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爲由,以債權人身份向北京市一中院申請對新華聯控股進行破産重整,北京市一中院已裁定受理。
雖然 6 名重整投資人給 *ST 新聯帶來了生機,然而對于後者持續虧損、高額債務以及訴訟擔保,重整投資人所面臨的的風險也不低。
截至 2023 年 2 月 7 日,新華聯及控股子公司對外擔保總餘額爲 163.49 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産的 616.05%;逾期債務對應的擔保本金餘額爲 77.67 億元,涉及訴訟的擔保金額爲 12.79 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 2022 年度經審計的期末歸母淨資産爲負,該事項觸及上市規則中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公司股票已于 5 月 5 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如果公司 2023 年度出現上市規則中規定的退市情形,*ST 新聯的股票将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交易。
傅軍曾表示,司法重整也許是解決新華聯債務問題的唯一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