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 · 小時新聞特約評論員 王彬
近期,中房集團原董事長、知名學者、企業家孟曉蘇接受采訪時表示,2022 年中國老百姓存款增加了 15 萬億,如果拿出三分之一的存款,恢複對房子的購買、裝修和其他的購買,中國經濟就能恢複。" 勸百姓拿 1/3 存款買房 " 的觀點在網上引發熱議。
又是專家建議,又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專家建議 " 這四個字,漸成一些民衆的反感詞。有些專家執着 " 建議 ",也不得不讓人佩服他們的勇氣。但是," 專家建議 " 可不能光有勇氣,還得接地氣,有煙火氣。否則,就别怪民衆反感了。
聚焦此次專家建議,勸老百姓拿 1/3 存款買房,目的是為了救市場,救經濟。對此,有民衆的第一反應是:為什麼專家老盯着我們兜裡那倆錢?并要對專家進行一個靈魂拷問:專家們是否真正了解老百姓的腰包?
去年民衆存錢的原因,恐怕更多是為了增強未來抵禦風險能力、滿足未來的剛性需求。這種情況下,專家們應該想想,有幾戶人家會拿這些存款去買房。這錢是為了保障生活的,讓生活更好的,而不是為了給下行的房地産市場托底的。很多剛需和改善群體對買房的想法是,不是不想買,而是不敢買。其中的隐憂,才是專家和社會最需要關注的點。
面對争議,這位專家也出來回應了。他說,2022 年我國房屋銷售額從 2021 年的 18.2 萬億元急跌到 13.4 萬億元,減少了将近 5 萬億元,所說 " 拿出 5 萬億元購房 ",指的就是丢掉的 5 萬億元住房銷售額,并非讓低收入家庭去買房。
那我們也不妨分析一下。首先要問的是,社會為什麼要 " 拿出 5 萬億元購房 ",或者說有支付能力的居民為什麼要出錢購房?衆所周知,目前房地産行情并不理想,對一些居民而言,如今買房不僅可能不是一個優質的資産配置選擇,反而有被套牢和賠錢的隐憂。這樣看,他們目前購房意願低,也就不難理解。
再者,專家下的判斷和結論是,拿出 5 萬億元購房,中國經濟就能恢複。這也過于簡單粗暴,低估了經濟複蘇的現實困難和複雜性。如此一來,即使經濟真的複蘇,恐怕也是帶有更多問題和隐患的複蘇,一旦問題隐患爆發,受傷的還是普通民衆。
要想讓老百姓買房,其實邏輯也非常簡單,讓老百姓的收入切實提上來。賺到錢了,大家都有了追求更美好幸福生活的實力和底氣,剛需和改善客群才敢真正買房,他們買房了,市場的預期就會慢慢扭轉,房地産的良性穩健發展,經濟的有序複蘇,便都不是問題。
如今,一些專家和民衆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症結就在于,這些專家距離民衆越來越遠,距離常識和規律也越來越遠。民衆不需要被專家教怎麼花錢,但需要更多人為他們說話,為他們的利益鼓與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