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事兒不少,隻挑重點聊。本周雖然上市了不少新車,但有權利第一個登場的,那必須是小米 SU7 Ultra。新車 52.99 萬元的起售價本身就具有十足的話題性,一方面這個價格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已經是個難以企及的價位,注定仍然是少數人的玩物。但另一方面,以這台車的綜合性能表現來看,它賣 152.99 萬元我都覺得沒有問題,畢竟你很難找到一個能和它完全對位的競品車型,那就算實力相近,價格又飛到天上去了。所以這次的 SU7 Ultra 的上市算是給所有品牌都上了一課,畢竟人家是個造車領域的新人,而那些号稱百年老店的品牌,你們真的是要 " 百年 " 了麽?


盡管刷新更高的賬面參數和測試成績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是小米的慣用方式,但不得不說這個方式确實有效,而且早就應該用在汽車領域。實際上,目前的國内市場除了中國品牌在 20 萬元以内的價格區間占據主流,其他領域依然被外國品牌牢牢把控,這也讓他們一直處在自己的舒适區,不僅産品更新緩慢,價格還高很多,屬于躺着就把錢賺了。那如今小米 SU7 Ultra 的到來無疑又給了這些躺着的家夥狠狠一擊,要麽爬起來應戰,要麽直接死床上。如此一來,咱中國消費者必然能夠從中獲益,哪怕你真的不買小米,不買中國品牌的車,也應該感謝他們把那些外國品牌的價格打下來。

那提到外國品牌車型的價格,本周就有兩個很有意思的事兒來讓大家對照着看一下。我們都知道以比亞迪爲首的中國品牌把混動車型的價格打成了白菜價,讓汽車這種工業品回到了應有的物美價廉階段(當然,這隻是在一部分細分市場實現了)。面對這種情況,有些企業選則直面迎戰,就比如一汽豐田剛剛喊出的,8.98 萬元的卡羅拉雙擎一口價,先不說這車配置水平如何,至少這個價格表明了豐田的态度,哪怕打輸了也是雖敗猶榮。另一方面,東風本田中期改款的思域也在這周上市,1.5T 純燃油車的起售價是 12.99 萬元,2.0 混動版的起售價則是 13.99 萬元。盡管很快還會有大幅度的終端優惠,但這官方指導價顯然已經不能再順應國内市場了,看看自己的市場份額都跌成啥樣了?

最後來聊聊剛剛發布的改款新車—— 2025 款小鵬 G6。新車在外形、内飾的設計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車内的部分,不僅比老款看上去更顯高級,同時也把此前一些不合理的設計進行了優化,進一步加強了用戶的使用體驗。而配置方面,新車也進行了更有針對性的升級,儀表盤和中控屏的尺寸都有所升級,而且還加入了流媒體後視鏡和前排座椅按摩等功能,提升可以說是全方位的。對于小鵬來說,G6 是自家 SUV 産品線的絕對主力,讓這款車變得更強對于自身的生存而言顯得尤爲關鍵,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如果能以原有的價格買到升級之後的小鵬 G6 那無疑也是更有吸引力,那究竟能否如願,還要看小鵬這個月的新車上市策略了。
本周其實也還是不少新車上市或者發布的,隻是限于篇幅問題我們無法逐一去解讀。對于喜歡傳統燃油車,尤其是追求駕控能力的用戶,新上市的凱迪拉克 CT5 是個值得去研究的好車。而想要買高級純電 SUV 的消費者,理想 i 系列的車型很快就要來了,這周也是剛剛發布了理想 i8 的新車官圖,看上去很優雅,而車内部分盡管還沒透露,但相信以理想品牌對于用戶需求的洞察能力,也絕不會讓人失望,值得等待。
更多原創熱點汽車資訊可關注 58 汽車微信号:wubache